閱讀屋>職業/專業/職能> 職業倦怠你也會嗎

職業倦怠你也會嗎

職業倦怠你也會嗎

  職業倦怠你也會嗎

  【案例】

  讀者曉霞來信:

  曾經的我為教師這樣的職業驕傲自豪過;曾經的我站在講臺上也是那樣地從容與自信;曾經的我也是懷著一顆熾熱的心去對待每一名學生;曾經的我認為,我對教書懷有一種激情,一種熱愛,一份耐心,我相信能一直成為學生熱愛的好老師。

  可現在,十多年過去了,我卻發現錯了,卻不知錯在哪裡,錯在當初的選擇嗎?錯在我沒有教學能力嗎?儘管現在我仍然很認真地去備課,但是我卻很難有一顆平和的心態了,這是所謂的職業倦怠嗎?

  【解析】

  曹浩(貴州省心理學會

  成員,本報特約心理專家)

  解析:

  職業倦怠的可能性

  從事一項工作,一干就是十幾年、二十年,疲了、倦了,很正常。保姆天天打掃衛生、洗衣做飯;會計、出納天天與數字和錢打交道;教師天天對著學生,備課、教學、批改作業、教育調皮的學生。這些工作很單調,做久了就會倦怠,但是對他們又很重要,不能輕易放棄。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看到很多家長自己做什麼行業,就不讓自己兒女做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也是由職業倦怠產生的心理動機。

  職業倦怠的產生,至少有三種可能性:一是你根本不喜歡這個職業,只是受到職業表面的吸引,投入到這個領域,真正深入時,表面特徵不起作用了,你會慢慢覺得要靠很強的意志力才能支援我們去做這些工作,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覺得倦怠;二是關於這種職業的能力你發展不起來,不能勝任這份工作,你排除萬難、像頂著八級風一樣地做別人輕鬆完成的工作,就容易疲憊或倦怠;三是個人的心結造成的,比如說,你從小就看著血腥場面害怕,然後選擇了外科醫生,就會從實習醫生起產生倦怠,因為這刺激著你內心最脆弱和敏感的東西。

  職業倦怠主要取決於,你是否熱愛你當前從事的這個職業和專業。如果缺乏對職業崗位的熱愛,職業生涯中遇到的任何困難都會被放大,甚至不是問題的問題也會因為不恰當的比較造成煩惱。當然,即便一個人熱愛自己的職業也可能會出現職業倦怠,而且在人的一生的職業生涯裡,可能要反覆出現幾次這種情形,也就是平臺期或瓶頸期。你會覺得自己已經無法超越目前的狀態了,這種情況基本可以確定處於倦怠期了。

  增強對職業的認同感

  職業倦怠不完全是件壞事,很可能是將要邁上新平臺的前奏。前提是我們要做好更高目標的職業規劃。一般的職業倦怠期,往往出現在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瓶頸期。瓶頸期是什麼呢?就是我的職務基本能夠勝任,但是勝任不愉快。一般情況下,當我們度過了新入職、適應職場的階段,又沒有新的目標出現時,就容易進入倦怠狀態。這個時候,你該進一步思考人生目標和追求了,該有更宏偉的人生計劃和理想了,這個時候,你需要的是重新設計和規劃你的職業生涯。

  要想真正徹底戰勝職業倦怠,還是得增強對職業的認同感。應對職業倦怠的方式,首先要在讓自己倦怠的職業裡,找到樂趣,找到新奇感,找到有趣的特點。如果職業本身沒有,那就自己設計一些讓自己工作時覺得饒有趣味的小環節,把枯燥乏味的東西和形象生動的東西建立起聯絡,這樣一來,做這個事情的.愉快程度就提高了。

  學習克服倦怠的方法

  馮小剛導演可能有好幾次就處於這個階段。剛開始,他的職業和影視無緣,那他幹著幹著就會倦怠,倦怠的結果讓他選擇了影視行業。但是從影以後,拍了幾部片子也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他會再一次進入倦怠期。後來他選擇改變題材,先是拍賀歲片,《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拍了很多年,又拍《夜宴》,實際上是對自己的一個轉型,但《夜宴》沒有成功,後來就拍《集結號》,拍《唐山大地震》,這兩部片子等於是在另外一個轉型期獲得的巨大成功。

  還有張藝謀,原來一直在走他的文藝片的路線,然後是商業片,轉回來又拍了《山楂樹之戀》,其實也是文藝片。他好像是在不斷地轉換,包括拍《三槍》那種搞笑小品似的電影,也是一個導演在不斷克服職業倦怠的過程。像他們這些人克服職業倦怠方式值得我們學習,通常是沿著自己一個持續的、基本不換工種的方向前進,換的是題材,是角度,是工作物件,不換工作本身。

  所以,克服職業倦怠的另一個秘訣就是換題材、換工作物件、換產品,但不輕易換工種。換工種的潛臺詞是對自己的職業認同產生了質疑,覺得自己選錯了行,而且一個人離開自己原有的熟悉的專業和職業領域的軌道,還能獲得很大成功的案例真是很少見,雖然不能否認這種人的存在,但是鳳毛麟角,因為大多數人還是沿著自己原有的職業、專業方向繼續前行才能獲得不斷的成功。

【職業倦怠你也會嗎】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