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初中歷史學科教研計劃

初中歷史學科教研計劃

初中歷史學科教研計劃範文

  一、指導思想

  貫徹國家和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有關精神,落實市教育局整體工作部署,以課堂改革創新為總抓手,轉變方式,創新文化,積極打造個性鮮明和特色突出的品牌學校;以解決現實問題和需要為出發點,以校本研究為重點,以研究學情為核心,以全面育人為宗旨,提效益,保均衡,堅持科學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內涵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努力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二、工作目標

  以課程開發、課堂創新、課本內化為主旋律,以課堂改革和創新為主陣地,推進課堂教育教學整體改革,走內涵發展之路,提高初中歷史學科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歷史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創新水平,促進全市初中歷史教育教學均衡發展,提高現代公民的人文素養。

  工作思路

  依託壽光市初中學段20xx年度教研活動安排,結合全市初中歷史學科的實際與現狀,貫徹“五個一”精神, 突出“五個重點”, 落實“六項措施”。

  三、工作重點

  1、開展教育核心價值觀大討論活動,樹立並落實正確的核心價值觀,準確定位教育質量。

  2、開展課堂教學效益年活動,深化並整體推進課堂教育改革,實現更大程度的均衡發展。

  3、開展學案“點線面體”設計與執行方略行動研究,最佳化並創新學習設計,構建高效學習方式。

  4、開展課程標準(修訂版)研訓活動,吃透其精神實質,實現基於課標的教與學。

  5、開展三本(校本、師本、生本)研討活動,建立個性化教學和適合教育。

  四、具體措施

  (一)深化課堂研究,確保優質高效

  進一步推行“帶著思想上課”做法。結合濰坊市優質高效課堂策略,狠抓課堂教學,全面發揮課堂主陣地作用。大力推行“xx48”課堂推進策略和“一案多解”、“同課異構”、“一課多省”、“學案‘點線面體’設計與執行方略”等一系列有效做法,強化質量意識,確保教學中心地位不動搖。抓常態課堂,改變課堂結構,轉變教學方式,建設優質高效課堂,實現“輕負高質”目標。

  1、 研究新課標,研究教材,注意課堂教學的針對性。

  認真學習和理解《歷史課程標準》,做到活學、活用。一是準確把握《初中歷史課程標準》的結構和各部分的含義和實施要求,尤其是對其中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內涵有一個全面、準確的理解,恰當實施,在教和學時做到心中有數;把握歷史課程目標的三個層次:總體目標、年級目標和內容目標,不同年級在實施時選準著力點,在夯實基礎知識的同時,時時與課程標準的要求同步,落實學科能力,時時進行閱讀、寫字、答題、考試等方面的規範訓練。二是結合《標準》要求和初中學生的年齡、心理、認知特點,堅持正面引導以激勵和鞭策學生,堅持準確評價,讓學生明瞭對與錯、是與非,在知識的學習中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力求解決當今學生管理的難度加大,學習積極性降低的問題。

  2、研究教法,循循善誘,準確把握教師的主導性。

  精細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撰寫,一方面思考教學內容的呈現,另一方面還要設計問題引領學生如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教材中內容哪些是學生熟悉的和陌生的,核心內容、重點、考點是什麼,教科書是如何闡釋的,需要補充的材料是什麼,如何引導學生去解決、探究,怎樣呈現內容更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等。每節課的教案要能體現出教學的主要手段,全面完成歷史教學任務,寓思想、政治教育於教學過程中,建立起新型的課堂育人文化,逐步培養學生的民主、合作和團隊精神。。

  3、解讀教材,重組彙整,重視課程資源的開放性。

  教師要深入鑽研初中歷史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瞭解教材知識體系,明確本學期的教學任務與要求,作好學期教學總體安排,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明確本章、本課的教學目的與任務。制定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體現三維目標的要求,用顯性的動詞(如記住、說出,畫出……)來統領。準確掌握歷史課本中史實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結合教材,注意開展活動,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4、研究學生,研究學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在全部教學環節中,學生是主體,而教師要在履行組織、指導、示範和傳授知識的同時,高度重視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啟發、指導和培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傳統學習方式。堅持面向育人,面向學生。培養學生學會自主性學習,合作性學習,探究性學習,接受性學習。

  5、學案導學,教學相長,尊重教與學的規律性。

  進一步減負增效,深化常規改革。對教學常規進行適當規範,分為必備常規和特色常規兩類。必備常規包括:備課、檢測(單元或階段或隨堂檢測)、導學案創新使用、精品案例設計、業務積累(可剪貼)。特色常規,學校根據各鎮街實際自行安排,突出實用、適用、有用即可,數量根據師生成長需要各單位自定。

  學案的`編寫要堅持十二個要點。包括知識點、能力點、情感點、整合點、重難點、自主點、合作點、探究點、測試點、生成點、創新點和反思點。

  學案在使用的過程中要求做到“四可四不可”。 “四可”是:可刪減、可增加、可最佳化、可組合;“四不可”:不可不用、不可照搬、不可不研、不可不管。要對學案進行創造性使用,對統一下發的學案進行修改、完善、更新,做到迴圈使用。要堅持面向個性學案。學案編寫採取“個人——集體——個人”的 “三結合”備課程式,即個人主備——集體研商——個人完善。第一個“個人”是指按備課分工的主備教師,第二個“個人”是指同年級同學科的每個教師,根據班情、教情、學情和考情進行修改完善,根據個人特長、學生特點、班級特色和學科特質,真正設計出同課異構的個性化學案,真正實現個性化教學。堅持 “三要三不要” 的學案執行要求,即要創作,不要照搬仿造;要創新,不要剽竊偽造;要創造,不要虛構編造。

  (二)推進校本研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不斷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素質,以研究“培養什麼人以及怎樣培養人”根本問題為主題,落實“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中心要求,抓實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升理論底蘊和專業功力,關注教師生存狀態和專業發展。不僅培養名師,更要培養名師團隊。從多方面抓好骨幹教師的培養,尤其注重青年教師的基本功,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搭建平臺。

  今年將繼續舉行“初中骨幹教師現場限時學案設計大賽”、“初中青年教師專業發展與成長論壇”和“初中教研工作計劃解讀與評審”、“學案有效性研究”、“課堂教育改革優秀案例評選”、“教學能手評選”、“教學達標”等系列活動。

  (三)針對課改中發現的問題,開展課題研究,堅持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學。

  開展系列教學研究,以提升歷史教研的境界,提高歷史教師的理論素養、專業素養。做好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由經驗型轉變為研究型、專家型的必由之路,這種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本學期,抓好教師的教學反思,要求教師做好教學後反思,寫進教案中,並將其作為備課的重要內容。平時多收集一些教學片斷,整理成教學隨筆,作為教學積澱。既可以形成有價值的教學論文、案例,又可以在反思中不斷總結和提升自己。

  (四)指導教師進行自我成長規劃,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鼓勵廣大歷史教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基層學校教師進行教育科研課題和教改實驗的宏觀指導,強化教科研成果的應用意識,深化對課堂教學過程最最佳化研究,真正做到“研究一點,實踐一點,總結一點,提高一點”,讓教科研成果發揮出應有的價值。

  (五)充分發揮名師輻射和帶動效應,實現以點帶面

  研究擬定學科教師專業標準,完善教師培養體系,提高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和整體素質,關注教師職業倦怠現象,不斷提升教師幸福指數,發揮榜樣引領作用,建設教師專業團隊和精英團隊,形成高素質、創新型教師隊伍。教研隊伍落實教科研中心“五個一”工作方針,以構建“科學、人文、和合、高效”的教研文化為總路線,實現研究、指導、服務三大職能有機統一。發揮科研創新、智力服務和文化引領作用。

  (六)搞好初中與高中銜接教育

  透過暑期培訓、學案編寫、學術講座、組織“銜接教育”專項測評等系列創新活動,搞好初、高中歷史教材的銜接,為學生的高中學習甚至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附:月段活動安排

  1月份

  1、教研工作總結、網發新學年曆史學科教研工作計劃

  2、編寫新學期學案設計

  3、組織學校期末自主檢測命題、考務與分析工作

  4、組織《行知天下》編寫工作

  2月份

  1、舉行“初中骨幹教師現場限時備課”大賽

  2、舉行第八屆初中校長論壇

  3、開展學生個性化特質研究活動

  3月份

  1、開展新課標學習活動

  2、開展學科德育專題研討會

  3、舉行“育人質量”評價研討會議

  4、舉行“初中青年教師專業發展與成長論壇”

  5、開展教師專業標準研讀活動

  6、舉行課標、課程與課堂關係研討活動

  4月份

  1、學校自主期中命題、考試

  2、舉辦第六屆幹部師生讀書成果展示暨初中生辯論大賽

  3、舉行學習理論與高效學習專題研討會

  4、組織參加濰坊市教育教學重大問題行動研究推介活動

  5月份

  1、歷史學科學業水平考試複習迎考研討會

  2、畢業年級學業水平模擬命題與測驗

  3、開展課堂體制與機制研究活動

【初中歷史學科教研計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