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核舟記》第二課時的教學實錄

《核舟記》第二課時的教學實錄

《核舟記》第二課時的教學實錄

  教學目的:

  1、解決本單元教學要求段篇質疑中提出的幾個問題。

  2、透過對說明文的學習探討作者如何選材組材為中心服務的特點。

  教學重點:圍繞學生課前質疑的問題展開討論,以便深入理解課文。

  1、作者為何先寫船艙再寫船頭?引用蘇軾《赤壁賦》語句的目的何在?

  2、人物形態的描寫有什麼作用?

  3、最後一段似乎跟主題無關,可否去掉?

  教學難點:作者文章中蘊涵的深層思想。

  教學方法:討論、引導、評述。

  教學步驟:

  一.課前3分鐘介紹。學生介紹《小王子》及作者,點評。

  二.複習前一節課相關文言常識。(出示幻燈片)

  1、字音:

  罔不貽八分有奇衣褶矯首昂視不屬錐髻虞山篆章

  2、解釋加點字的含義:

  明有奇巧人特別手巧

  罔不因勢象形無不模擬(如象形字)

  石青糝之塗

  其兩膝相比者靠近(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珠可歷歷數也清清楚楚(如歷歷在目)

  其船背稍夷平(化險為夷的夷為平安)

  鉤畫了了清清楚楚(今有清晰明瞭)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挑選

  3、比較多義詞的用法:

  為宮室/中軒敞者為艙/為人五(刻是刻有)

  能以徑寸之木/以至鳥獸、木石(木頭樹木,如草木皆兵)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長約八分有奇(特別零數)

  東坡右手執卷端/其人視端容寂(邊正,如端正)

  高可二黍許/珠可歷歷數也(大約可以)

  能以徑寸之木/閉之/石青糝之/左臂掛念珠倚之(的窗塗左膝)

  4、找出句中通假字。

  長約八分有奇有同又

  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橫

  詘右臂支船詘同屈

  三、新授:

  前邊我們掃除了字面障礙,簡單明確了本文總分總結構及主體部分以空間方位(船艙船頭船尾船背)為順序的說明順序,也向同學們簡單介紹了蘇軾及其《赤壁賦》,今天我們來討論同學們段篇質疑中提到的幾個問題:(幻燈片顯示)

  1、作者為何先寫船艙再寫船頭?引用蘇軾《赤壁賦》語句的目的何在?

  2、人物形態的描寫有什麼作用?

  3、最後一段似乎跟主題無關,可否去掉?

  4、本文似乎是一篇簡單的說明文,好像沒表達什麼更深的感情,是這樣的嗎?

  老師:首先請同學們來看問題1作者為何先寫船艙後寫船頭?(同桌討論)

  學生:思考,但一時沒有答案。

  老師:齊讀一下課文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總結一下作者筆下的核舟特點:

  學生甲:小巧

  老師:學會從文字中找有代表性的詞語來表達

  學生:奇巧、靈怪

  老師:為什麼說它奇巧、靈怪?

  學生:那麼小一個核舟,刻了那麼多人和物。

  老師:請同學們邊看核舟的圖示(幻燈片顯示),邊思考核舟的大小(長八分有奇,八分,不足3釐米,高兩黍許,即兩個黃米粒高。這麼小的一個空間內王叔遠刻了什麼?

  學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蓬;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並篆文三十有四。

  老師:是不是刻畫東西多,刀法精細就可以稱為靈怪、奇巧?

  學生:搖頭,但不能說出所以然。

  老師:雕刻出來的材料多但不能說明精,充其量只能說明他技術高超而不能說明他藝術性強。如果作品缺乏主題也就缺了靈魂。大家看核舟的主題是什麼?

  學生:蘇軾泛舟赤壁

  老師:王叔遠贈送核舟時明明確確告訴作者雕刻主題了嗎?

  學生:沒有

  老師:那他是怎麼知道的?

  學生:猜測出來的,他用了一個蓋

  老師:根據呢?

  學生:船艙部分對聯的描寫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句子是《赤壁賦》中的句子。

  老師:那麼這兩個句子的作用是什麼呢?

  學生甲:是蘇軾兩次遊覽赤壁的環境描寫,秋季和夏季

  學生乙:它交代了蘇軾仕途不得意時泛舟看到的美好景色,在這樣的美好景色裡他才能忘卻憂愁。

  學生丙:很像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和《鈷姆潭西小丘記》裡的環境和感情吧?

  老師:很好,能聯想到剛剛學過的柳宗元,柳和蘇相似的經歷,相似的環境。《赤壁賦》中耳得之為聲,目遇之成色的環境與《鈷姆潭西小丘記》多麼相似。請同學們回憶

  清泠之狀與目謀,瀴瀴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齊聲背誦)

  老師:好,眼前有多少恬淡與美好,心中有多少塊壘之氣不能宣洩呢!那麼現在可以總結出兩副對聯的作用和作者先寫船艙的用意了吧?

  學生甲:交代環境,利於突出主題

  學生乙:打破時空侷限,移來江上風月

  老師:很好很好,有了這樣的背景,興趣相投而又神態各異的.人物出場就合情合理了。

  老師查過一些資料,桃核舟是雕刻的禁區,因為紋路比較粗,而且多有小孔通內部,能用的材料萬中選一,明清只有極少的人敢向桃核下手。王叔遠也只雕出了兩三枚核舟。又因為傳說桃木能辟邪,一如我們學過的王安石《元日》中的描寫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樣,所以桃核雕一般存於宮廷,貴於金銀。你覺得王叔遠把這麼珍貴的核舟送給作者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他們關係好吧。

  老師:除了這一點,還有嗎?

  學生:王叔遠覺得作者能讀懂他,能理解他的苦心吧。

  老師:很好。知己。下面看作者怎麼樣讀懂王叔遠的。請同學們思考第2個問題人物刻畫有什麼作用?

  學生沉思。

  老師:音樂家透過音樂說話,舞蹈家透過形體說話,文學家透過語言說話,那麼雕刻家透過什麼來說話呢?

  出示幻燈片課文第三自然段。老師範讀,請學生上臺表演三個主要人物的動作神態。注意人物的細微差別。

  學生三人上臺,分別模擬蘇軾、魯直和佛印。其餘同學互相提醒學生突出執卷端,撫魯直背,如有所語,佛印袒胸露乳,矯首昂視,臥右膝,詘又臂等動作。

  老師:能分析三人的動作神態有什麼特點嗎?

  學生甲:三人都比較放鬆,自然。好象心情也都比較好。

  老師:對,寬鬆的氣氛裡能看出他們豁達的胸懷。但我們看過《赤壁賦》。裡邊交代過蘇軾與誰遊赤壁嗎?

  學生:只說過客,但沒說誰。

  老師:那麼我們可以看出來,王叔遠有意識地把仕途不得意、有退隱思想的蘇軾與好友魯直和皈依佛門的佛印請到了一起,可見他真是讀透了《赤壁賦》讀透了蘇軾。這樣的三個人物面對如畫的江月,很自然能產生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的思想。同學們再來看,三位主人公神態一樣嗎?

  學生:不同。蘇軾和魯直更為謹慎一點,而佛印是目中無人了。

  老師:為什麼會如此呢?

  學生:蘇軾和魯直畢竟還在做官,而佛印已經出家。

  老師:對。前兩位並未退出官場,也未脫出紅塵,從他們共閱一手卷的如痴如醉可以看得出,而佛印已看破紅塵,所以能放浪形骸。

  主人公如此,兩個舟子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下面再請兩個同學來模擬兩舟子的神態。

  學生兩人上場,根據理解和老師的朗讀來做動作。學生互相提醒錐髻仰面,攀右趾,若嘯呼狀;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的神態刻畫。

  老師:兩個舟子是隨從人物,寫他們兩個是否多餘?

  學生:不是,應該也是一種襯托。船漿閒置不用,水手沒有在崗位上,一個仰天吹哨,一個平靜如水。可見真是泛舟,可見主人給他們的環境也是很輕鬆的。

  老師:對,水手如斯,可見主人更是如斯。這樣愉悅的環境,這樣優美的景色,人本是自然的一部分,能與自然溶為一體,物我合一,該是多麼美好的事情。我想兩個舟子也是王叔遠向主人公送去的會心的微笑吧。下面請大家再來看文章最後一段,思考最後一個問題最後一段與核舟關係不大,能去掉嗎?

  學生:不能,是在總結。

  老師:好。老師現在也來總結一下

  有蘇軾泛舟赤壁,方有了《赤壁賦》,有了《赤壁賦》,方有了核舟,有了核舟,方有了《核舟記》。一根紅線穿了幾粒明珠,這在中國文學史上實屬罕見。魏學洢看似在一板一眼地介紹核舟,但全文卻充實而又光輝。作為雕刻藝人,王叔遠捕捉並刻畫了瞬間的人物形象,讓人物的組合在默然無聲中說話,他讀懂了蘇東坡。而魏學洢又讀懂了王叔遠,他在審視核舟時聆聽了這種奇妙的說話,藉助了一系列的動詞來為人物添色。我認為他在構思本文時,胸中有赤壁的如畫江山,有蘇軾為之神往的人生佳境,有審視和讚賞靈技的靈感,有把這一切混沌起來加以昇華、融如自我的創造力。(幻燈片)他在文章結尾處連用了九個為字,我們可以設想,他是怎樣掰著手指頭,如數家珍第一一點算。這裡邊有有朋如此的自豪,有對這一微雕精品的真誠而又熱烈的讚歎。同學們,魏學洢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不僅僅是一枚小小的核舟,他還教會了我們如何閱讀:不僅用眼睛看,還要用心來思考。

【《核舟記》第二課時的教學實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