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教學實錄

《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教學實錄

《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是怎樣結合寫景和懷古來抒發感情的。

  2、瞭解作品中典故的含義及其作用。

  3、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人生觀教育。

  【教學重點】

  1、情與景的自然結合

  2、用典的貼切自然

  【教學難點】

  如何理解人生如夢。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嵋共比高。

  請問:這首詩中的三父子是誰?(蘇洵、蘇軾、蘇轍)

  一代蘇長公,四海名未已。投荒忘歲月,積毀高城壘。

  再請問:這首詩中的蘇長公又是誰?(蘇軾)

  不錯,是蘇軾。我們今天就學蘇東坡的一首詞《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正是蘇東坡在投荒的歲月裡寫的,詞人蘇東坡因為被貶湖北黃崗,當時叫黃州的地方。一般說來,被貶職總歸有點不太舒服,但是我們現在反過來審視這件事情,我們倒還覺得蘇東坡的貶職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正是由於貶職,使他突破了小人們的包圍,使他真正開始審視人生的真諦,從而寫出了流傳千古的曠世傑作《前赤壁賦》和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二、教師範讀全詞,學生揣摩詞的意境

  補充註釋:

  風流人物:此處指傑出的英雄人物。

  亂石:①陡峭不平的石壁。②群山。《釋名》:山體曰石。

  小喬:吳國喬玄有兩個女兒,都美貌出眾,人稱二喬。大喬嫁給孫權的哥哥對策,小喬嫁給周瑜。唐代詩人杜牧《赤壁》有銅雀春深鎖二喬的詩句,指的曹操築銅雀臺,打算滅吳後將二喬擄為己有的典故。

  了:初嫁了就是剛嫁過去。了字是襯詞,填詞時遇到文氣不完整處,常加一、二字作襯,並沒有實在意義。

  強虜(檣櫓):檣是船上的桅杆,櫓是搖船的工具。這裡是以區域性代全體的借代修辭方法,用檣櫓代全部戰船,再引申整個水軍。有的本子作強虜或狂虜,那就直指曹操的軍隊了。

  灰飛煙滅:被焚燒成灰或煙飛散消逝掉,形容曹操的'軍隊遭火攻後的慘敗。

  江月:臨照在大江之上的月亮。

  三、指名學生朗讀全詞

  師生評價讀

  怎樣才能把詩詞讀的入情入境?

  生:理解詞的意思

  生:把自己的心放進文章中去,自己彷彿置深其中。

  師:怎樣才能理解這首詞那?

  生1:自己查工具書

  生2:小組討論交流

  生3:再不會的問老師。

  好,就按你們的方法自己學習。學生自學交流。

  四、理解與賞析

  1、交流展示:你讀懂了那一句?說說你的理解?根據你的理解把感情讀出來。

  2、賞析全詞:

  ⑴ 一、二、三句歷來被人們稱道,有誰說說它的好處在哪裡?

  詞一開篇,江山、歷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懷古思緒。境界開闊,氣象恢宏,籠罩全詞。大江東去,淘空一切,喚起我們所有的嚮往。浪怎能沖洗手古風流人物呢?顯然是作者的感情在起作用,使無數傑出人物在詩人的視野裡都如滾滾長江水一去不復返。由江水的流逝想到歲月的無情,引發歷史想象,非常自然。我們知道,孔夫子早就有逝者如斯夫的嗟嘆。這三句寫景和抒情議論結合得天衣無縫。給人以強烈的感情衝擊,併產生對歷史和人生的思索。

  ⑵ 四、五句點明什麼,寫赤壁為何要假借他人之口?

  第四句引出歷史上的風流人物,這一句進一步提出三國周郎赤壁作為一篇主腦,文章由此生髮開去。

  人道是三字用得極巧,點明此處赤壁並不一定是赤壁之戰的所在地,詩人只是藉此抒發感情,並不想做考據家。

  ⑶ 六、七、八句寫了怎樣的赤壁之景?有什麼作用?

  第一、二、三句總寫長江,引起人的懷古思緒,這幾句具體寫赤壁之景。先寫江岸石壁,亂寫出險怪,穿寫出高峻。再寫江面波濤,驚寫洶湧,拍描繪出水石相搏的情狀。卷句寫出浪花四濺,狂瀾奔騰起伏的異景,聲音、色彩、姿態,無不逼真。這幾句,作者抓住懸崖、陡壁、驚濤、波浪這些可視性極強變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闊斧橫畫縱抹,描繪了一幅奇險雄偉的畫面;並暗寫赤壁之戰驚心動魄的場面和英雄豪傑們的雄姿,表現了作者的豪邁奮發。

  ⑷ 九、十句在全篇中起到什麼作用?

  這一句承上啟下。江山如畫是從眼前景色得出的結論。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時俊傑。這長江、這赤壁,豈不引起人們懷古之幽情?於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

  ⑸ 學生齊讀上片,體會景中之情,總結內容。

  描寫赤壁景象,引起對古代英雄的緬懷,充溢著對建功立業的渴望。

  ⑹ 上片重寫景,下片遙想一詞接應上文,心往神馳,八百七十四年前的周瑜就在作者描寫的赤壁雄奇壯麗景色中出現了。閱讀下片前六句,討論蘇軾刻畫了周瑜怎樣的形象?

  明確:描寫了周瑜雄姿英發風流俊雅的英雄形象。小喬初嫁美人襯英雄,寫盡俊偉風姿。據史書記載,建安三年(198)喬玄把自己美麗的次女嫁給周瑜,不久吳主孫權又拜周瑜為大都督,這時周瑜才二十四歲。羽扇綸巾,描寫周瑜儒將裝束,手握羽扇,頭戴綸巾,從容閒雅,一派儒將風度。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以曹操水軍的慘敗襯托周瑜指揮若定蔑視強敵的氣概。小喬初嫁距赤壁之戰(建安十三年,周瑜時年三十四歲)十年,放在一起寫,是為了突出地表現周瑜少年得志建立功業的形象。

  ⑺ 討論作者為什麼要著意描寫周瑜年青有為英氣不凡。

  抒發對英雄業績的仰慕之情,引發自己未能建功立業的感傷。蘇軾這年四十七歲,不但沒有建樹,反而待罪黃州。懷古思今,感慨萬千。下面幾句就是寫自己失意的感傷之情。

  ⑻ 後五句是怎樣寫人生感慨的?

  故國神遊,承接上文,道出了對英雄時代、英雄人物的疾情嚮往。這種嚮往在兩鬢斑白年近半百功業無成的現實面前變得可笑。多情應笑我是倒裝句,須解作:應笑我多情。這裡用自嘲方式寫自己的感傷,感情大落,最終發出人生如夢的感慨,以呼應首三句。英雄人物,豐功偉績,全都是過眼煙雲,稍縱即逝,也是心境曠達,瀟灑酒酬月。

  ⑼ 如何理解人生如夢?

  有人說人生如夢表達了作者消極頹廢的處世態度,其實不然。本詞表現了蘇軾複雜矛盾的思想。蘇軾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響,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諸葛亮等經世濟時的人物,希望尊主憂國,渴望建功立業;一方面又酷愛陶潛,追慕老莊,在險惡的政治逆境中能夠保持超然物外的曠達態度。又跟僧人親密往來,精通禪學。儒、道、佛三家思想,本來是矛盾的,但蘇軾習慣於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區別對待,採用外儒內道的形式,把它們統一起來,從而構成了蘇軾世界觀中既有積極進取的精神,又交織著齊生死、等是非的虛無態度。這首詞中壯麗江山、英雄業績,既激起了他豪邁奮發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產生人生如夢的感慨。這首詞具有感奮和感傷的雙重色彩。蘇軾的感傷是由於建功立業的激切熱望不能實現而萌發的,我們應當更多地體會他對事業對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傷感。人生如夢反過來也可以激發我們對人生的追求,這也正是這首詞的理趣所在。從語言上體會這首詞,也是奮壓倒了傷。意境壯闊,風格豪放,反映了蘇軾的寬闊胸襟。

  五、師生共同討論這首詞的藝術特色

  1、結構嚴謹:開頭寫赤壁的景色,中間寫周瑜的戰功,最後寫作者的感嘆。這幾部分的聯絡很密切,過渡很自然,用遙想過渡到第二部分,用故國神遊過渡到第三部分,前後很巧妙地串成一片。

  2、成功地描寫了赤壁戰場雄奇的景色。

  3、塑造出一位雄姿英發的英雄人物──周瑜。這樣的英雄形象在文人詞裡還是首創,開拓了詞的境界。

  六、學生齊讀全詞,進一步體會詞的意境

  七、課堂練習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辛棄疾》)

【《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教學實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