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圖形影象/多媒體> 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使用

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使用

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使用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現代資訊科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也廣泛使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恰當運用現代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形象化、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更好地合作探究,感知知識形成的過程,使學生印象中比較枯燥的數學課變得魅力無窮,使學生真正體驗到“快樂”學習,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從而確保小學數學教學的最佳化。

  一、 在創設問題情境時使用,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在匯入新課時,合理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創設新穎有趣的問題情境,能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調動積極情緒,使學生樂學、愛學。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一課時,新課伊始開啟計算機,螢幕出現這樣一組畫面:小狗、小貓等五隻動物在跑道的起跑線上準備賽車,他們的車輪形狀各異,有軸心在車輪中心的圓形車輪,有軸心在車輪邊上的圓形車輪,有橢圓形的車輪,也有正方形的車輪,還有長方形的車輪。“砰”!出發令聲響了。小動物們滑稽的表演把大家的注意力全吸引住了。“誰能最先達到終點?”教師把這個懸念留給學生。同學們看了小動物們滑稽的比賽場面感到十分好笑,教師提出問題後更是議論紛紛,興趣盎然,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都想說出正確答案,但因知識的限制,怎麼也講不出所以然來。這時,教師用略帶神秘的表情說:“如果同學們學習了今天這節課的知識,肯定能解答這些問題。”這樣在講授新知識之前,透過有趣的故事畫面創設問題情境,提出與新知識有關的問題,造成強烈的懸念,使學生疑中生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新知識。

  二、 在遇到重難點時使用,促進學生知識內化

  小學生遇到知識重難點往往不容易解決。這時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創設學生感知的過程,把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協同利用起來,促進心理內化,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的理解,從而達到其它教學手段達不到的效果。

  例如,相遇問題應用題的重難點是正確理解相遇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和分析解題思路。在教學中先設定這樣一道準備題:張華家距李誠家390米,兩人同時從家裡出發,向對方走去。張華每分走60米,李誠每分走70米。在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時,可分以下幾步進行:第一步,創設動態情境,幫助學生準確理解題意。用螢幕顯示:張華、李誠兩家用太陽表示並不斷閃爍,當發出一聲悅耳的響聲後,張華、李誠分別從兩家同時出發,相對而行,經過3分鐘後兩人相遇,這時又發出一聲悅耳的響聲,張華走的路程用藍色表示,李誠走的路程用紅色表示,螢幕底色是淺黃色,色彩清晰豔麗。這時教師提出問題:有幾個人在運動?出發時間怎樣?從哪裡出發?出發後方向怎樣?結果怎樣?這樣用計算機所具有的聲、光、色、形的特點,創設動態情境,抓住“相遇問題”的關鍵,加深學生對“兩地、同時、相遇”關鍵詞的分析和領會,形象深刻地提示了事物的發展、變化與結果,使學生準確理解相遇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充分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優勢,為後面的例題教學清除障礙。第二步,觀察、質疑,得出結論。利用計算機逐分逐分地演示兩人走的時間與路程的變化情況,並質疑:(1)出發3分鐘後,兩人之間的距離變成了多少?(2)兩人所走的路程的'和與兩家的距離有什麼關係?從而使學生準確理解到:相遇時兩人所走的路程的和就是兩家的距離這一重要的數量關係。這樣充分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優勢,適時啟發、點撥,給予學生方法上的指導,引導學生思維活動“上路”,從而為後面的例題提供豐富的資訊與表象。

  三、 在學生思維受阻時使用,幫助學生突破思維障礙

  學生在學習中經常會遇到困難,思維受到阻礙。這時也可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適時巧妙演示,透過誘導、點撥,使學生溝通遇阻的思維,從而突破思維障礙。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後,講解這樣一道題:把一個稜長為4釐米的小正方體表面全部塗上紅色,然後切割成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一共可切多少塊?其中一面、二面、三面有紅色的各有幾塊?還有幾塊一面紅色也沒有?由於解答本題要有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學生解答起來很困難,而教師利用教具進行引導理解又存在著諸多不便。如果透過計算機輔助教學,利用螢幕上的“切割”、“旋轉”、“提取”等動態演示,既可以使學生順利地突破思維障礙,又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四、 在揭示規律時使用,促使學生完成知識建構

  採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動態圖象演示,可把知識的形成過程清楚地顯示出來,幫助學生掌握內在規律,從而完成知識的建構。例如,在教學圓面積計算公式時,學生對於其推導過程特別是等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長方形這個“化圓為方”的道理難以理解。這時可藉助計算機輔助教學演示,把一個圓2等分,用紅藍表示兩個半圓,再把兩個半圓分成8個相等的小扇形,讓小扇形一個一個地從圓中“飛出來”,排成兩列,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閃爍顯示。再依次進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補,讓學生透過對比,直觀地看出等分的份數越多,越接近長方形。在此基礎上,再透過移動演示,使學生建立圓半徑、圓周長的一半和所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寬之間的聯絡,從而推匯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五、 在資訊反饋時使用,及時矯正教學程式

  在教學中,能否及時處理好教學反饋與矯正,影響著教學效果的好壞。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幫助教師採用多樣資訊輸入、反饋方式進行教學,及時調整教學程式。

  例如,在課堂範例教學中,運用計算機教學的教學優勢,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對剛學的知識或對數學問題解決過程、結果進行反思與回顧,教師及時有效地對學生反饋的資訊進行正確評價,對共性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宏觀強化,對個別問題作微觀指導,從而加深理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六、在複習鞏固時使用,提高複習效率

  在考前複習階段使用多媒體,老師將提前準備好的習題,一上課就能出示給學生,不用再往黑板上抄寫,既節省了老師的精力,又節約了學生的時間,擴大了課堂的容量,提高了課堂效率。

  總之,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數學教學注入新的生命力,多媒體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機結合,是數學教學改革中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由於其視聽結合、手眼並用的特點及其模擬、反饋、個別指導和遊戲的內在感染力,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教學要以素質教育為目標,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探索知識的過程,品嚐學習的成功體驗和樂趣。以現代教育技術輔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重視學生學習過程,重視師生間、學生間的思維互動。這樣的數學課堂才是多彩的數學課堂!

【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使用】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