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建築/建材/工程/家居> 淺析城市建築中的文化元素應用

淺析城市建築中的文化元素應用

淺析城市建築中的文化元素應用

  一、當代中國建築中傳統文化缺失的表現

  建築是文化與科學技術的有機融合,更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物質體現。不同階段的建築不僅擁有區別於其他時期建築的特點,而且是對不同社會階段文化特徵及品質的詮釋。中國的傳統建築有著濃厚的民族文化特徵及區別於其他建築的獨特風格,例如萬里長城及天壇都是本土傳統建築文化的很好詮釋。濃厚的傳統文化不僅能夠推進建築的快速進步,同時建築又是對文化的宣揚和體現,兩者互相融合,互相促進。然而當下的建築創作對這一點卻沒有較好的認識,隨著當代建築文化內涵的匱乏,傳統建築文化元素日漸失去了其在現代建築創作中應有的地位與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精神特質的匱乏

  建築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文化與精神內涵,我國本土的傳統建築創作理念以“天人合一”、“師法自然”為根基。建築的人文思想與精神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文明程序中有著具體的體現。但是由於越來越多的當代設計師對西方等外來文化思想的盲目崇拜,我國獨有的優秀文化與精神內涵並沒有得到很好的運用和體現,從而在西方文化思潮與本土傳統文化的對抗中並沒有完整地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和呈現出來。

  (二)地域文化性特徵的欠缺

  不同的城市有著不同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生態環境,因此,我們在進行建築設計時應注重相應材料與結構的運用都應有不同的表現。我國傳統建築的佈局與結構都體現著地域的文化特徵,但是隨著現代建築形式的衝擊,城市建築的同質化使得地域文化特徵逐漸弱化。

  (三)歷史文化的遺失

  傳統建築的歷史相貌隨著時間的推進已日漸模糊,當下我們如何繼承燦爛的建築文化、較好地儲存傳統建築的歷史面貌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傳統建築記載著我國的歷史文明程序,即便是如今高度發展的科技也無法取代古人的思想智慧。

  二、國際建築界對於中國建築師的認可

  隨著我國國家大劇院、CCTV新辦公大樓及鳥巢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建築設計的完成,中國的建築發展引起了國際範圍內的廣泛關注。2012年中國本土建築設計師王澍獲得了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利茲克建築獎,這標誌著中國的建築創作發展得到了世界範圍的肯定。在未來的城市建築創作中,充分體現當地的地域文化特徵,不僅對中國、更對世界各個國家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本土建築師王澍的獲獎,從側面向我們透漏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在我國城市建築同質化日漸嚴重的今天,應該更好地處理歷史文化、地域特徵及精神內涵特質等相關的因素。

  三、建築設計中傳統文化表達的重要性

  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具有繼承性,國外文化是這樣,中國文化亦是如此。真正有底蘊的文化是深存於歷史程序中的,並且客觀地存在於人與自然界、社會的關係中。在我國本土的建築設計中,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主要體現在空間與形式、色彩與材質等方面。在進行現代建築設計時,對以上幾個方面進行剖析與運用,可以對現代建築設計中傳統元素的運用提供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四、傳統元素在現代建築作品中的運用——以王澍作品為例

  (一)傳統元素在建築空間中的運用

  我國本土的傳統建築多以群組的表現方式展現,與經典的繪畫藝術表達一樣,比較注重建築空間氛圍的營造,它隨著時間的韻律而變化,提供給大眾觀賞與遊憩的藝術空間,並且能夠給人們以直接的和人性化的審美感受。中國傳統的思想觀念意識主要由以“禮制觀念”為主的理性思想和以“老莊思想”為主的感性思想兩大部分組成,反映到建築空間上來,就會有理性的庭院和感性的園林兩種完全不同的空間形制。王澍的文人情結不僅影響著他生活的點點滴滴,而且由於長期受到濃厚的傳統文化的陶染,使得王澍成為最接近中國本土傳統文化特質的建築師之一。王澍首個比較有影響力的建築作品是坐落於蘇州大學的文正圖書館。蘇州園林是江南傳統園林的典範,王澍以園林文化為設計背景,但又不是對蘇州園林經典景色的完全移植和複製,而是嘗試著去擺脫其固有的形式,在現代建築中融入傳統園林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元素。在蘇州大學文正圖書館的設計上,王澍將蘇州園林的多種造景方式及理念融入其中,巧妙地將圖書館的形式與周圍的自然環境融合在一起,使得文正圖書館在山與水的映襯下顯得尤為和諧與美妙。

  (二)傳統元素在建築形式中的運用

  我國本土的建築設計師始終將經典傳統建築中的元素作為設計的重要靈感來源,從古代的固有式建築到現代的建築設計,建築設計師們一直在傳統元素與現代審美間尋找符合現代大眾審美趣味的符號。在現代建築設計創作中穿插本土傳統建築的經典元素,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與新型裝飾材料,再現傳統建築文化,這是將傳統文化元素運用到現代建築設計的最為基本的表現方式,我國的傳統建築,在構成上基本分為屋頂、牆身和臺基三大部分,建築結構多呈現對稱的形式,在長久的人類歷史文明程序中產生了獨特的審美價值。現代建築中的傳統文化元素多是經過提煉的,去除了古建築中繁瑣的裝飾形式,透過現代科學技術與新型裝飾材料加以呈現,毋庸置疑這是現代建築設計創作中傳統文化元素運用的重要方式。王澍,作為本土的建築設計師,將新型的裝飾設計材料、先進的科學技術與簡化的提煉元素相融合,既滿足了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又較好地展現出了傳統文化的現代美感。

  (三)傳統元素在建築材料中的運用

  傳統建築裝飾材料與創新型科學技術的融合,賦予了當今建築設計新的生機,本土建築設計師王澍在建築裝飾材料的選用上大都選用能夠體現濃厚的歷史文化特色。在營造方法上,大多采用傳統的砌築方式。其對傳統材料的獨特選擇和運用,體現了他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理解和眷戀。在當今的建築設計中,透過對傳統建築材料的運用,不僅能夠讓人產生對過往的美好回憶,而且能讓人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體會到傳統文化所獨有的特殊氛圍。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二期建築的設計中,立面採用了青磚砌築的方式,達到了豐富的裝飾肌理效果。建築師對青磚等材料創新性的運用,不僅傳達了傳統建築文化,也很好地迎合了當代人們的審美意識。此外,在寧波博物館的設計中,外牆由竹條模板混凝土構成,透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在牆上形成較為細緻的竹子肌理,而且能較好地表達因地制宜的地域性設計特徵。

  (四)傳統元素在建築色彩中的運用

  建築外在的色彩作為一種重要的視覺中介,傳遞著一種審美資訊,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人產生不同的心理情感。所以,在進行現代建築創作時,對於材料色彩的把握十分重要,一方面要符合現今時代的精神特質,另一方面又要考慮不同地域的自然環境、氣候與地理位置。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建築設計中,王澍在整體建築的立面設計上使用了原生態的杉木板,這使其在紋理、色彩及質感方面與自然界中的象山完美地融合。在象山校區一期工程的山牆面處理上,王澍採用傳統民居的黑白色彩搭配,與周圍的自然環境協調地融合在一起,完美地描繪出了一幅江南水鄉的畫面。

  五、結語

  身處當今日趨同質化的社會,王澍並沒有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建築設計創作相對立。本文對傳統文化元素在王澍建築作品中的運用進行了分析,總結了其建築設計的特點,並對其設計思想及理念進行了深入分析,對更好地將傳統建築文化運用於現代建築設計進行了探索。我們在進行現代建築設計時,應該重視建築本身的特質。此外,我們新一代的設計師在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建築的融合點時,要注重對自身文化素質的培養,從而創造真正屬於我們本土的建築。


【淺析城市建築中的文化元素應用】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