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藝術> 鴻門宴對比藝術淺談

鴻門宴對比藝術淺談

鴻門宴對比藝術淺談

  “對比”是文學創作中經常運用的藝術法則。它不僅可以為作品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意境,從而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還可以有力地突出主題,為主題的表現服務。“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形體的對比;“黑雲翻墨未壓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是色彩的對比;“蟬躁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是聲音的對比;雨果的《巴黎聖母院》自始至終更是貫穿著美與醜、善與惡的對比。下面,從對比角度對《鴻門宴》作簡要分析。

  一、宴會前後戰爭形勢的對比

  文章一開始,便給人一種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感覺。曹無傷的告密,亞父范增對項羽的不斷點撥,逐步導致場上形勢對劉邦極為不利,火藥味愈來愈重,戰爭一觸即發。這其中,曹無傷的密報“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是矛盾的導火索;范增分析劉邦“志不在小,急擊勿失”,更是道出了項羽與劉邦水火不相容的形勢,矛盾更加激化。然而,隨著雙方在鴻門宴上的明爭暗鬥,局勢逐漸平緩直至風平浪靜。在鴻門宴中,項羽為劉邦的假意屈從、謙卑之詞及張良的巧言機辯所迷惑;為樊噲義正詞嚴、有理有節有據,貌似訓斥實則恭維的話語所矇騙,實質上恰恰迎合了項羽居功自傲、捨我其誰的思想,使之狂妄自大心理抬頭繼而麻痺輕敵。透過項羽“善遇之(劉邦)、賜坐(樊噲)、受壁(張良)”等一系列語言動作,充分反映了項羽由盛怒到息怒,由擊之到不擊的心理變化。正是這種對比,折射出項羽由“氣吞萬里如虎”走向“四面楚歌”的內在必然性。

  二、主帥對將士的態度對比

  透過閱讀《鴻門宴》,我們可以感受到劉邦知人善任的胸懷。正是這種識人善斷使得集團內部能夠上下一條心,生死與共;而項羽則是狂妄自大,剛愎自用,用人失察,這必然造成集團內部的種種矛盾。劉邦駐軍霸上,忽聞項羽欲擊之,大驚之下“為之奈何”,虛心向張良請教,得謀士張良相助。後又會見項伯,功於心計,巧於逢迎,不但“兄事之,更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化敵為友,為己所用。張良分析雙方力量大小,權衡利弊,出謀劃策。對此,劉邦言聽計從,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表現出對部下的極大信任。在雙方共宴時,張良注意到局勢變幻莫測,危機四伏。於是又尋找機會,面授機宜。要劉邦當機立斷,從速脫身。樊噲帶劍擁盾怒闖酒宴,言語鏗鏘,以攻代守,配合默契。由於劉邦對將士的信任,上下團結一致,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從而在鴻門宴這場“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險境中,透過大智大勇的較量取得了勝利。

  反觀項羽,他似乎也能夠採納謀士的建議,可以從“范增說項”得到證明。他聽到曹無傷的密報及范增的說服後,大怒,決心消滅劉邦。可是聽到項伯說“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恐損其威,恐傷其信,又改變了主意,答應項伯“善遇之”。用人失察,朝令夕改,未能集思廣益,缺乏謀略和政治遠見,於是在鴻門宴上,被劉邦請罪、張良巧言所矇蔽,完全忘掉既定之決策。面對范增“舉玉玦以示者三,默然不應”,對“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他也是熟視無睹,一意孤行,喪失了一次又一次機會。這充分暴露出項羽頭腦簡單、趾高氣揚、目中無人的思想。僅憑一己之力,逞匹夫之勇,致使謀臣不能施其謀,將士不能效其力,最終導致全盤計劃落空。

  三、人物語言上的對比

  劉邦面對項伯的到來,“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並約為婚姻,極盡籠絡利用之能事,表現了劉邦圓滑、世故的性格。劉邦對項羽的謝罪之詞,讓人聽起來情真意切,滴水不漏。“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寥寥數語,既隱瞞了事實真相,又尊崇了項羽;既否認欲王關中,又把不實之詞推到小人身上,有力地突出了劉邦能言善辯、看風使舵的性格。

  綜上所述,《鴻門宴》至少從以上三個方面體現了“對比”這一藝術法則,文章一波三折,扣人心絃,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鴻門宴對比藝術淺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