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課後反思:教研課讓我成長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課後反思:教研課讓我成長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課後反思:教研課讓我成長

  本學期學校教研課開展了主題式教學研討活動,旨意在學校創設一種教學模式,為其他教師提供一個可學習,可模擬的教學路子,努力提高我校的課堂教學效率,教研課讓我成長。這次教研活動中我執教了《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第一課時,為教師們示範了怎樣將識字教學與解詞教學與閱讀教學有機高效地結合,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語文第一課時,我們常常以識字、解詞,瞭解文章內容為主要目標。這節課我也不例外。我以識字與讀文為主要目標,以理解詞語為主線,貫穿著識字,讀文,瞭解主要內容,明確文章體裁,使識字與閱讀教學緊密結合,更主要的是我在教學過程中教給孩子學習方法,使他們學會學習。

  成功之處:

  1、在理解“司空見慣”一詞時,我結合自己備課時的體驗(司空是什麼意思?後來自己查字典找到了答案)設計問題。我猜測學生也許能說出詞語的意思——見多了就不覺得奇怪,卻並不一定知道司空的意思。因為在這個解釋中並沒有司空的意義,理解司空還要了解成語背後的典故。於是我設計了一個問題“司空”是什麼意思?果然不出我所料,我給四個班上了這節課,竟沒有一個孩子知道它的含義,於是我藉助這個問題講述了其背後的典故,學生方恍然大悟“司空“竟是古時候的一個官名。在探究中他們又學到了理解成語的方法,即瞭解成語的出處,演變過程和現在意思等等。學生既學會了知識,又會學知識,真是一舉兩得。在理解“追根求源”時,我以生字“械”“域”“玫”為媒介,一邊探尋這些字的演變過程,造字特點,一邊理解“追根求源”的含義,讓學生在體驗中理解詞意,還學會一種做事方法,做事態度——追根求源,使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同時得到發展,範文《教研課讓我成長》。另外我還注意使用激勵性的評價,引導學生認識到這種學習態度的重要,使他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也得到了培養。

  2、學習“見微知著”一詞時,我讓學生用書中的話來解釋這個詞語,一來使這個深奧的詞語變得通俗易懂,二來也帶領學生走進文字,為讀文做好鋪墊,尤其是後來我讓學生通過了解“三個故事中誰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來理解見微知著的內涵時,又為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做好了鋪墊,收到了一石二鳥的效果。

  這堂課的教學雖然以識字解詞為主,但我不忘與讀緊密結合,且不說理解詞語時我結合文字完成教學,單說讀出詞意這一方法既理解了詞語,又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例如在檢查學生對生字掌握的情況時,我要求學生讀出自己對詞語的理解,在理解了詞語後,我又要求學生帶著理解和感受再讀詞語,這時學生讀得聲情並茂了,再讀課文時,有了對詞語的語感,課文也讀出了自己的理解。如果我們堅持這樣的訓練,從細節上下功夫,從基礎抓起,無論是字詞教學還是閱讀教學,無論是理解詞語還是朗讀文章,都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不足之處:

  在這節課中,學生在回答“文中講了哪些關於科學家發明的故事?”時有些費力,如果我能注意引導學生結合學習“見微知著”時體會的“誰看到了什麼現象想到了什麼”來思考,效果就會好多了,就會減小問題的坡度,當時我以為這樣做會有牽出答案的嫌疑,卻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智慧,真實聰明反被聰明誤,錯失了對學生的引導,成了一個小小的遺憾。

  教研活動結束了,不管這堂課會得到怎樣的評價,我卻在備課中增長了智慧,在查閱字典的過程中追根求源,品味著研究的滋味,如同品嚐著香醇的美酒;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豐厚了自己的文化底蘊。我為自己能用汗水和心血設計出一堂語文課而感到高興,在這樣的活動中我將不斷成長。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課後反思:教研課讓我成長】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