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觀書有感》教學札記

《觀書有感》教學札記

有關《觀書有感》教學札記

  《觀書有感》教學札記

  《觀書有感》是南宋理學家朱熹的一首教育子女的古詩,詩中名句“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更是家喻戶曉,寓意深刻。在教學這首古詩時,筆者抓住詩文與畫面、詩文與寓意兩方面的聯絡,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詩文與畫面的聯絡

  古詩不同於白話文,它講究韻律節奏,對仗工整,寥寥數字卻表達出詩人豐富的感情世界,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古詩的教學,只有讓學生進入詩中所描繪的畫面,方能品悟到詩人的感情,揣摩作者的寓意。本課的教學,筆者有效利用了課文中的插圖,在學生初讀古詩後,便引導學生仔細看圖,並從圖到找到相應的詩句。學生一邊唸唸有詞,一邊展開豐富的想象,彷彿置身於情境中,透過這一環節的自主閱讀與學習,“天光”、“雲影”、“方塘”等詩中景便一下子進入了學生的視線,並定格於自己的腦海中。這時教師再引導學生將自己腦海中的畫面用語言表達出來,課堂上學生盡情的表達,自由地想象,詩文中簡練的語言此刻已變成了學生自己的語言。在學生交流中,筆者發現學生對於“一鑑開”和“徘徊”兩個詞語不能正確理解,此時教師則很好的發揮了主導作用,生動的講解讓學生很快理解了詞語,並且使得學生腦海中靜止的畫面,更加的栩栩如生,水如明鏡般清澈,雲影來回閃耀,動與靜有機的結合,學生對於詩文的意思水到渠成。

  二、詩文與寓意的聯絡

  這首古詩作者借讀書時所看到的情景來教育子女:只有不斷的讀書、不斷的學習,汲取知識的營養,人的心智才能更加的聰慧。但是在詩文中,卻未曾提到與讀書、學習有關的內容,如何引導學生揣摩作者用意,透過文字型會作者的感情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以下是筆者在課堂上與學生的一段對話:

  師:詩的題目是《觀書有感》,但是四句古詩中,作者卻隻字不提“讀書”、“學習”,作者的用意何在呢?是不是文不對題呢?

  (學生陷入沉思,片刻有學生舉手發言)

  生:朱熹是著名的詩人,他一定是將所要表達的.意思隱含在詩句中。

  師:表達某個意思時,我們可以採用直接表達的方式,開門見山,也可以採用間接表達的方式,將含義蘊藏於文字中,由讀者去發掘,這樣更加耐人尋味。那麼在這首詩中,作者將這一寓意藏於何處呢?

  (學生再次陷入沉思,許多同學將古詩朗讀了一遍又一遍)

  生:我們讀書學習不能侷限於教科書中,還應拓寬自己的閱讀面,就像詩中所說要有“源頭活水”。

  (教室裡響起了掌聲,受其啟發,更多的同學舉起小手)

  生:在上一首古詩《冬夜讀書示子聿》中,陸游告誡兒子要想學到更多的學問,不僅要多讀書,還要勤於實踐。我認為在《觀書在感》這首詩中,作者所表達的意思也應該如此。

  生:社會是一本無字的大書,我們不能侷限於校園內,課堂上,應放眼課外的世界,這樣才能使自己所獲得的知識如同半畝方塘的水一樣,保持清澈明淨。

  師:同學們剛才說得真好,“親身實踐”、“放眼課外”、“走向社會”這些都是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就如同詩中所說的那樣,它就是“半畝方塘”的“源頭活水”,只有不斷的向書本、實踐求取知識,獲得營養,人的精神生命才能更加的豐盈、充滿活力。

  教後反思:

  古詩的教學如果只停留於理解詩句的層面,那麼語文課堂將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語文教學也失去了應有的要義。只有引導學生入其境,悟其情,明其意,才能使古詩教學充滿生機活力。

  本課的教學,教師沒有死死拽住學生去理解詩句含義,而是抓住了兩處“聯絡”,有效的組織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利用課堂教學資源——插圖,啟發學生的想象,幫助學生在詩中賞畫,在畫中尋詩,透過這一有效的學習過程,學生的腦海中便呈現出一幅動態的畫面,置身於情境中的學生怎能不有感而發?

  在突破教學重難點——揣摩作者寓意,教師沒有直接點出主題,而是兩次引導學生深入文字,揣摩作者的用意。學生的思維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已完全沉於課堂,置身課文的情境中,與文字、作者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學生的思維活躍,情緒高漲,所獲得的感悟也也深刻,學生的認識經歷了由膚淺到深刻,由不知到深知的學習過程,個性得以充分張揚,情感得到了激發與培養,對語文學習的要義也有了更為深刻的體認與領悟。

【《觀書有感》教學札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