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運動與摩擦力》課後反思

《運動與摩擦力》課後反思

《運動與摩擦力》課後反思範文

  《運動與摩擦力》是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運動和力”的第五課。本單元屬於力學知識板塊,學生初次學習,但對力已有初步的感受。教材從研究小車的運動開始,轉到力的概念認識、力的測量;然後進入本課的學習。此前學生已經掌握用彈簧秤測量重力的大小的方法,本課的知識是學習第六課“滑動與滾動”的基礎。本單元的學習內容與初中《科學》的力學單元聯絡緊密,為今後學習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滾動摩擦力、慣性等知識打下了基礎。

  本課的探究活動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感知摩擦力和測量物體運動時的摩擦力。第二、研究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光滑程度關係,這一活動是要求學生根據材料來自行設計實驗、檢驗推測。第三、研究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重量的關係。

  一、將抽象知識生活化,體現從“生活走向科學”的教學理念。

  摩擦力這個概念比較抽象,雖然生活中很常見,但學生不瞭解,我採取了分步教學的方法。首先,我從生活中的事例入手,給學生看兩組生活中的照片(新舊鞋底和新舊輪胎),立足於學生的生活,建立“摩擦”概念。然後透過把手按在桌面上往前推的活動引導學生透過感受認識“摩擦力”。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和我們的生活聯絡的很緊密。

  二、彙總實驗資料,體現“證據意識”

  結論得出要透過實驗資料作為依據。所以,學生實驗是重點,但實驗過程中對資料的記錄與分析卻是結論得出關鍵點。我在教學時把學生三次測量的資料都進行彙總,在彙總表上進行資料的分析,這有利於發展學生運用資料解釋和推理的能力,形成“證據意識”。當然,在彙總所有資料的同時,也發現了一組“另類資料” (其中有一組在光滑的表面測得的摩擦力反而比在粗糙表面測得的摩擦力大),這當然也是一組不容忽視的證據,我沒有輕易批判和否認,而是引導學生對這組另類資料進行分析,鼓勵這一小組透過多次實驗,找出更多的“證據”來判斷是否正確,很好地保護了學生的探究熱情。

  三、個人-小組-班級,體現思維的.階梯性

  這堂課實驗方案的設計、資料的分析、結論的得出我都試圖讓學生的思維經歷一個從“個人—小組—班級”這樣的過程。小學科學課講究合作,但合作是基於個人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的。就拿“摩擦力大小和物體表面光滑程度有什麼關係”這個問題舉例:我已經將全班資料在黑板上進行了彙總,那麼直接看著這9組資料說說我們的發現就好像變得很有說服力。但是那樣,發現結論的可能就是最早發言的那幾個學生,其他學生可能還沒來得及思考就被迫接受了,長此以往,他可能他們就可能對“思考”慢慢失去興趣。因此,我安排了一定時間給學生“小組討論“我們的發現”,並把這一提示打在大螢幕上。全班交流時,我先請小組說說在組裡討論的發現,然後再從彙總表中看看其他組的資料是否也支援我們組的觀點,體現了從“個人—小組—班級”的思維階梯性。

  不足之處:

  學生沒有真正理解“摩擦力”

  在學習了摩擦力的概念之後,老師提問“木塊在桌面運動時有摩擦力嗎?”有部分學生竟然回答“沒有”。我想這和我在安排學生體驗摩擦力時活動安排不當有關。在體驗摩擦力的時候,我讓學生把手用力按在桌面上,然後往前推。學生推了以後感到“痛、麻”當然也感受到了那股“阻力”,自然就得出了摩擦力。但這樣的摩擦力得出太激進與片面,會誤導學生“很費勁”的才是摩擦力。以至於他們看到老師輕鬆推動木塊時覺得根本沒有摩擦力了。

  其次,在摩擦力的測量上也沒有被學生真正理解和接受。雖然測量方法是學生自己得出來的,看上去“以生為本”但學生仍然是被老師牽著鼻子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為什麼摩擦力的方向和物體運動方向是相反的,而測量時卻是一致的?為什麼測得的拉力就是摩擦力?我在本課的教學中還沒有很好地解決“物體在勻速運動過程中的拉力就相當於它所受到的(動)摩擦力”的問題。

  除此以外,這堂課的器材選擇、時間安排都是值得再從改進的,我想我會針對這節課繼續探究下去。

【《運動與摩擦力》課後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