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新課程的故事與解讀》讀後感作文

《新課程的故事與解讀》讀後感作文

《新課程的故事與解讀》讀後感作文

  新課程的變革對於我們每一位老師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認真的學習新課程,才能將新課程的理念運用到我們的實際教學中。那如何將新課程的理念運用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呢?如何在教學活動中進行教師的角色轉變呢?帶著這些對問題,我閱讀了《新課程的故事與解讀》一書,在書中解讀新課程。以下就是我閱讀此書的一些感想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 書中的題目很吸引人。

  每個故事的題目,都很吸引人,貼近我們的教學生活。如:“我們該教學

  生幹什麼”“當老師的感覺”“他們學到了什麼”“教師在課堂上忙些什麼”等等。每當看了這些題目的時候就讓人有種想繼續閱讀書中內容的衝動,帶著這種衝動我每天連續閱讀幾十頁,有種越看越想看的感覺。

  二、 書中的故事隱含的理念值得閱讀。

  這本書是一本理論結合教學實踐的讀本,該書介紹一位課改專家在進行新

  課程改革過程中將自己聽到的,看到的.一些在學校中發生的事情,以故事的形式記錄下來,並將新課程的內容與這些小故事結合起來,展現在讀者的面前。因此,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就能讓人很容易的瞭解作者在每一故事中要表達的意思。如:在“我們教學生幹什麼”這一章中,作者透過一個讓孩子解決生活中小事情的故事,發現孩子解決生活中一些問題的能力很弱,甚至不知道怎樣解決。讓讀者意識到,我們現在的教育應該要教學生學什麼?我們要改變傳統的知識放在第一位的觀念,因為我們對知識和技能的關注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而對“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和方法”意義的認識和關注程度還遠遠不足。作者指出教師一要教學生怎樣做人,二要教學生怎麼思考問題,最後才教學生具體的知識技能。

  還有“基礎知識削弱了嗎”這個故事內容也很值得去看。作者分別舉了日本孩子、美國孩子、和中國孩子上美術課畫蘋果,而教師卻運用不同的指導方法,效果不同。透過對比,能看出中國孩子只要一次就能把蘋果畫得很像,而美國和日本的孩子要經過3次才能繪畫出蘋果。我們的孩子是最好的畫家嗎?我們的孩子畫出的是自己的蘋果嗎?不是,是老師的蘋果,我們的孩子只有技法上的模仿。所以孩子學到的是“統一的標準答案”。雖然美國的孩子的“蘋果”不太像蘋果,但是他們心中的蘋果是體驗到的“蘋果”,是他們自己創造的蘋果。他們鼓勵幼兒追求個性化、特色化、豐富敏銳的內心世界,排斥的是統一的標準答案。在新課程中,作為教師也要鼓勵幼兒追求個性化、特色化的作畫,在掌握知識方面也要有自己的想法。此外,還要在開展活動時讓幼兒多體驗、多交流,這樣孩子才會有自己的想法。作者有一句話說得很好:自己參與感悟與體驗到的知識是最珍貴的,學生才不會忘記。

  新課程的改革,不僅要求教師要轉變角色,還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等等,因此,老師只有不斷地學習新課程的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這樣才能跟上教育改革的大潮,才能做一個與時俱進的老師。

【《新課程的故事與解讀》讀後感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