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得體會> 有感於區域活動的組織與指導的心得體會

有感於區域活動的組織與指導的心得體會

有感於區域活動的組織與指導的心得體會

  案例:

  陳老師剛提要進行區域活動,小文就輕聲地說了一句:“沒意思。”陳老師不滿地看了他眼,小文趕緊低下頭。一會兒其他孩子都已找到了活動內容,陳老師發現小文還在猶豫、觀望,就問:“小文,你想玩什麼?”小文不語,陳老師見美工組玩的人不多,說:“去塗色,好嗎?”小文點點頭。可沒過幾分鐘小文、亮亮、丁丁等幾個孩子都提出要換組,陳老師點頭同意了。小文選擇了科學區,開始擺弄起磁鐵、小棒、棉花等,陳老師對小文說:“你可以用磁鐵試一試,哪些可以被吸住,哪些吸不住的。”小文說:“我早就知道了,我已經玩過好幾次了。”“那你可以再動動腦筋,想想還可以怎樣玩?”小文將磁鐵撥過來,撥過去小聲的嘀咕著:“想不出來。”陳老師剛想說什麼,就聽到爭吵聲,陳老師急忙趕過去調解。小文趁機跑到了娃娃家,可那裡的孩子們說人滿了,不同意小文參加。小文一生氣,把娃娃家的玩具打翻了。陳老師無奈地看著小文。

  分析:

  區域活動是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有相對寬鬆的活動氣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能夠滿足不同幼兒發展的需要。而從案例來看無論是孩子們還是老師都無法體現區域活動的教育功能,這裡可能會有以下問題:

  1.區域設定形式化。

  2.材料投放目的性不明確。

  3.教師指導欠恰當。

  對策與思考:

  一、師生互動,設定區域。

  區域的設定直接影響幼兒活動的效果。在設定區域時,教師應注重引導幼兒參與,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幼兒從眾心理使孩子們喜歡模仿別人,如建構區中有人做了個手機,就有許多孩子模仿,老師可以透過扮演顧客去欣賞、挑選,引發幼兒對自己的手機進行改進、創造,而且還可以透過開設“手機店”讓製作者推銷自己的手機,以此深化、拓展活動內容。也可針對某些區域活動中人過多過擠的現象,教師可引導幼兒透過分析和討論來重新設定區域數量,更換區域內容,增添遊戲材料。又可透過持卡入區的辦法來限制某個區域的人數(沒卡的幼兒可透過與持卡幼兒協商來交換區卡)。這種辦法既解決了人多擁擠的問題,也培養了幼兒的規則意識,豐富了幼兒的交往經驗。

  二、提供開放性的材料。

  區域活動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透過遊戲材料來實現的。材料的不同,幼兒的操作方法不同,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所獲得知識經驗也就不同。因此教師應考慮材料的多用性、安全性和開發性。讓孩子根據自己的發展水平去活動材料,使每個孩子在不斷地成功後向高層發展。

  幼兒是不斷髮展的個體,區域活動的材料也應根據幼兒的發展而變化。既要貼近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又要有利於幼兒獲得知識經驗。

  三、個別指導與支援扶助。

  教師對幼兒活動區的指導,首先應放在對幼兒活動的觀察上.從整體上要了解全班幼兒不同的學習興趣、不同的發展水平、不同的學習方法和活動中幼兒的情緒等。對能力特別強或特別弱的幼兒,應留意他們活動的`動機、目標和困難,在適當的時候提出建議,以幫助他們完成任務。其次,教師要對幼兒的興趣與需要以及表現,作出適宜的、及時的的反映,提供適時的、適當的隱性指導與幫助,並對活動區進行調整、補充、支援和擴充套件幼兒的活動,使幼兒在活動區的遊戲中探索與認識周圍世界,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會與人交往、合作,調節與表現自己的情緒。

  四、尊重幼兒、科學評價。

  活動區的評價可透過個體過程性評價與集體的交流評價來進行。如個別的過程評價,教師根據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進行不同的適當評價。

  總之,要解決區域活動中的困惑,不僅是方法問題,更重要的是教師觀念的轉變,只要我們教師樹立正確的區域活動觀念,把區域活動作為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基本活動,不斷地開拓活動空間,解放孩子,讓孩子們在玩中求發展,發揮區域活動的實效性,使每個區域真的活起來,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所在。

【有感於區域活動的組織與指導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