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讓心靈開花《橋》課後反思

讓心靈開花《橋》課後反思

讓心靈開花《橋》課後反思

  “學生是祖國的花朵,老師是辛勤的園丁。”這是多少年來人們對老師工作的形象比喻。的確,做為一名教師,每一天都會像園丁一樣培養人,塑造人。但做為一名教師,最高的境界是能走進學生心裡,催開學生的心靈,讓心靈開花。今天,聽了何玉秀老師講授的《橋》一課,,驚喜地發現,何老師憑著自己紮實的語文教學功底,精湛的教學藝術,在瞬間走進了學生的心,讓每一名學生的心靈開花。

  一、讓人性之花在學生心中開放

  《橋》這篇課文,處處充滿著人性的美。老漢是黨支部書記,又是父親。面對滔滔的洪水,人們驚慌失措,而老漢卻穩如一座山。慌而不亂的老漢,此時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因為他是幹部,心中只有群眾,這是人性第一美。當他發出了“是黨員的留下”的時候,他想到了他是黨員,黨員就應該吃苦在前,享樂在後,這是人性第二美。當在人群中發現自己的兒子,一把揪住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群眾,把兒子留在最後,在這一時刻,老漢的人性美達到了高潮,這是人性第三美。如何讓人性美在學生心中紮根、昇華呢?何老師沒有一處空泛地講解,而是精心設計了不同的朗讀形式,針對不同的朗讀內容,讓學生自讀自悟。第一讀,他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他就像一座山”這一處,讓學生透過讀,品悟出這座山代指老漢。他平時在人們心目中的威信像一座山,在困難面前他又是人們的一座靠山!第二讀。他讓學生練習朗讀:“你還算是黨員嗎?”因為兒子在老漢心中,不僅僅是兒子,他更是一名黨員。所以,他讓學生先用黨員的語氣讀這句話,又用父親的`語氣讀這句話。這對比中,學生自然感悟出了老漢內心中的矛盾,更懂得了老漢此時此刻拋棄了親情,牢記著黨性。第三讀,他設計讓學生練讀“少廢話,快走!”當群眾安全過橋,僅剩下父子的時候,老漢才想到自己是一位父親。

  這三處讀的設計,可見何老師煞費苦心。三處內容是課文中人性之美的一次次昇華。學生朗讀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這種充滿著黨性與親情的人性美。這種對黨的熱愛,對老漢這位父親的熱愛油然而生。學生心中的人性之花不就自然開放了嗎?

  二、讓親情之花開放

  文章是以老漢的妻子來祭奠丈夫和兒子中結尾。何老師對結尾的處理非常地巧妙。他讓學生在悽婉的二胡樂曲中讀結尾。然後讓學生思考:老太太心裡在想著什麼?學生此時完全進入到了文章中去,能親自己領悟到這種人間最偉大的親情。失去丈夫和失去兒子的痛。但學生透過對老漢的瞭解,也知道了,老漢也是一個有親情的人。但是在生與死的關頭,他為了群眾,捨棄了親情。這樣的人,表面看沒有親情,其實,是最有情的人,他視群眾在親人,這種親情才是最偉大的,最高尚的。

  三、讓師生間的感情之花開放

  我們平時常常課堂中的師生關係。都知道最完美的師生關係是民主、平等、和諧、開放的。姚老師在這節課上,把這種師生關係完全體現了出來。他沒有一處高屋建瓴地講授,而是創設了大水到來時的一種特定情境。讓學生親自感受這種情境中人們的表現,感悟到老漢出現對人們逃生中所起的作用,感悟到老漢在危急關頭讓黨員留下的高尚,感悟到老漢讓兒子最後走的偉大。面對學生有創意地理解,他及時地給以表楊,面對學生理解中的困難,他春風化雨般地引導。整節課,學生在強烈的求知慾中度過,老師真正地走進了學生心裡。

  如果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能在自己的課堂上讓學生的心靈開花。我們的語文課堂上不就生機盎然了嗎?那我們的課改也定會碩果累累。

【讓心靈開花《橋》課後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