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有感於諾獎大師的母語情懷作文

有感於諾獎大師的母語情懷作文

有感於諾獎大師的母語情懷作文

  2月28日《濟南日報》報道“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丁肇中教授第二次訪問山東大學,對當今世界上最前沿最尖端的物理實驗進行介紹,兩個小時的報告,丁教授沒有夾雜任何英文單詞,即使提到地名和高校名稱時,也用音譯的漢語。就一些專業名詞,他先後5次就漢語的說法向講臺下的助手求助。”要知道,丁教授1956年就到了美國,英語早就是他工作的第一語言。這就自然讓人回想起1976年在諾貝爾獎頒獎宴會上,丁教授堅持用漢語致辭的情形。無獨有偶,在前不久召開的華人科學家大會上,又只有丁教授一人堅持用漢語作報告。

  丁教授在如此諸多重要場合的執著行為,讓每一個國人感動不已。是什麼力量使得丁教授對母語有如此深厚的情懷?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這就是母語的魅力,是一個海外遊子對祖國故鄉的深摯的熱愛。是啊,在漂浮的遊子心中最愛聽的聲音也許就是充滿濃厚深情的鄉音,最愛寫的'文字就是一筆一畫、方方正正的中國字。無怪乎上一世紀一首《我的中國心》一經傳唱就響遍長城內外、世界各地;今天,入世、申奧、申博融入世界的程序中,母語早已成為連線全球炎黃子孫強我中華不可分割的紐帶。

  我們更不曾忘記吉鴻昌將軍胸前“我是中國人”的字牌所表現的華夏民族錚錚鐵骨,喬冠華外長在聯合國大會上響亮的國語和豪爽的笑聲讓龍的傳人揚眉吐氣。此時此刻,母語豈只是交際的工具,文化的載體,更是民族的象徵,祖國的尊嚴。

  吟誦唐詩宋詞,我們感受祖國語言的優美聲韻;品味《三國》《紅樓》,我們體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法國人說:“法蘭西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俄國人說:“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而我們更應自豪地說:“歷經千年磨礪的中國漢語,一定會成為全世界共同的財富。”

  但是不可否認,現實生活中也出現了許多極不和諧的音符。如上海市的一個雜誌社曾招聘學生翻譯,結果發現應聘的學生英語水平很高,但漢語表達卻很不盡人意;更讓我們大跌眼鏡的是漢語知識大賽的冠軍被新加坡的留學生奪得。這種種令人尷尬和悲哀的現象不能不引起我們深刻的反思。中國人不會說中國話,不會用中文寫文章,作為炎黃子孫該是無法交代的吧。

  還有更讓人不能容忍的是,在改革的旗號下,雙語教學之風居然刮進了語文課堂。只要稍有教育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母語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透過祖國語言文字的學習,積累知識,提高素養,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愛國、愛民族的情感,並會用這個工具去交流交際。與世界接軌,重視外語的學習固然不錯,但無論如何也不能在專門承傳祖國文化的語文課上進行外語強化吧。教育家於漪對此提出了強烈的批評,她說:“語文課用外語來上是殖民地中的殖民地。”告誡我們“熱愛我們民族的語言要像熱愛我們的眼睛一樣。”應該說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更是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的使命。是的,我們是那樣深摯地熱愛我們的祖國,那麼我們首先就應該深摯地熱愛我們的字正腔圓、永遠充滿神奇魅力的母語。

【有感於諾獎大師的母語情懷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