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摘要:環境藝術教學不僅是一門注重理論的課程,同時也是一門十分注重課外實踐參與的課程。縱觀環境設計教學課程設定機制,當今對於理論的重視遠高於對於實踐課程。本文針對此種狀況,提出四種改革方法,以期實現多元化教學設計。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教學

  關於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工作,一直是設計院校關注的焦點所在。如何將教師課堂所授專業知識與課下的理論實踐相結合,如何鼓勵更多的學生加入到課外實踐課程中去,如何培養出既熟悉理論知識又兼顧實際操作方法的學生,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深刻思考的問題,也是筆者撰寫本文的目的所在。

  一、重設教育目標,重視綜合能力培養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一個緊密與市場結合的新興課程,也是一門需要多方面專業知識的綜合課程,因此,該專業處於一個很尷尬的處境。一方面,應試教育為大學所提供的學生往往只重視課本知識,忽視課堂之外的一切活動,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十分欠缺。另一方面,由於與市場的密切關聯,使得只重視課堂知識的學生一旦踏入社會,即將面臨所學知識與工作脫節的處境。所以,正視該專業的教學目標,以培養綜合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本專業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針對此種境況,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更應該明白自己的使命所在,為社會輸送環境設計行業的高水平、高素質人才是每一個老師最迫切的任務之一。在教學實踐中,應將在課堂教學中多多參照現實案例,順應整個市場對於專業的需求所在,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並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不僅使學生學得精,而且用得精,以便更好地應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二、提高教師專業技能水平,完善師資隊伍

  鑑於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所出現的問題,不僅要改變對學生的培養教育模式,也應該看到教師自身的不足。要想確保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順利進行,勢必要重新審視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外可以提升的地方,積極鼓勵在職教師利用本身所教授技能,帶領學生共同投身具體的社會實踐,在具體的案例中領悟學習方法;其次,要善於挖掘本領域的前沿設計師、專業人士,聘請他們作為學校的客座教師,為同學講授自己所設計成功的例項;最後,切勿唯文憑取材,要鼓勵本專業的優秀學生留校教學,這樣便可以駕輕就熟,更熟練地將所學運用到實踐教學之中去。

  三、充實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方法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對於學生最基本的要求在於既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創造力,更要在實踐中鍛鍊學生的操作力。所以整個教學環節最重要的一環在於教師對於學生思維創造能力的挖掘,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意識到這一點,才能有針對性地將傳授理論知識,進行設計,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去,三者完美地結合。這種教育體制的推廣有以下幾個益處。1)生產實踐並不是個人的行為創作,而是整個團隊的活動。學生參與到生產實踐中去有利於鍛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自身品質的'提高。2)教學改革的核心在於改變昔日以理論為中心的教育方法,轉而注重實踐性,注重二者的有機融合。誠然,理論知識固然重要,學習理論知識有利於更好地掌握專業技能,瞭解教育發展脈絡,但是,只注重書本知識而拋棄實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環境藝術設計是市場經濟時代下的新興科目,更是離不開時代的發展要求,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在此種情境下,教學與實踐相結合顯得尤為重要。3)與市場的密切結合,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要求。一方面,有助於教師把握市場動向,更好地引導教學。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更多地參與實踐專案,提升自身業務水平,更好地作用於學生。

  四、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改革的具體策略

  1、藝術與科技相結合

  包豪斯設計學校的出現是世界設計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無論是從教學理念、辦學初衷、課程設定理念、教育機制改革等方面,都為後來的設計院校提供了一個傑出的範烈。包豪斯所開創的工作室體制,學生參與其中,以及與企業、工業界聯絡,都是十分具體且值得借鑑的經驗。格羅皮烏斯所秉承的“藝術與技術新統一”的崇高理念在包豪斯設計學校得到了完美地結合。藝術家和工匠分別負責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一方面,他們將對色彩、圖形、線條、材質的追求提升到極致,另一方面,他們將所學、所想、所創造的理念付之於實踐,並有相關技術人員的指導,可以將之視為設計學院的不二法則,值得貫徹發揚與學習。中國設計教育發展起步晚,基礎薄弱,很多理念只能借鑑西方,我們要正視自身的不足,更要反思如何改變這種局面,如何實現設計人才的轉型,如何形成完善的設計教育體系。當今時代經濟的高速發展,對於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的渴求,使得我們不得不思考教育改革的迫切性。技術與藝術教育並重,是包豪斯提供給我們的基本思路。

  2、設定教學中的實踐環節

  教學中的實踐環節可謂是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將實踐課程作為必修課程列入教學課程設定則是實現“技術與藝術教育”並重理念的一個有效方法。將藝術教學中對於造型方法、構圖手段、色彩搭配等方面的知識與實踐環節中注重環節、製作工藝、製作流程等相結合,是我們首先要考慮的一點。其次,教師可有選擇性地設定與實踐相關的課程作業,便於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工藝實踐,自發地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技術中去。

  3、改善教學環境,完善教學配置

  由於國內對於藝術設計的忽視,使得當代的高校設計專業學校在硬體方面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這是很不利於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的。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生要想得到理想的效果,學校勢必要提供相對完善的教學環境,供老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傳統的課堂式教學,黑板、課桌、電腦、講臺已經不能滿足藝術設計教師的課堂要求,更不能成為學生完善、實踐創意的地方。所以,開展工作室教學方法迫在眉睫。工作室不僅是教師教學、學生實踐的地點所在,也是學校與社會溝通的一扇視窗。外界透過老師與學生的設計成果能夠更好地選擇比對,學生也可以及時地知曉市場的要求,把握市場規律,設計出更多更成功的案例。工作室教學所能提供的優勢是課堂教學無法比擬的,學生與教師從中獲得的益處也是無法想象的,學校更是最大的獲益者,從而促進中國設計教學的發展,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參考文獻:

  [1]顧湘東.用“系統方法”指導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J].裝飾,2006,3.

【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研究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