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法律> 農村食品安全法律體制建設與建議論文

農村食品安全法律體制建設與建議論文

農村食品安全法律體制建設與建議論文

  1農村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

  農村主要是指從事農業生產為主的勞動者聚集的地方,區別於城鎮,農村是以農業生產為主,包括各種農場、林場、園藝、養殖等其他生產模式。農村是所有食品的源頭,使得農村食品安全成為焦點中的焦點。但是由於農村分佈廣泛,涉及人口眾多,導致農村食品安全存在很多問題。

  1.1農村生產人員食品安全意識淡薄

  我國近些年雖說加快了城鎮化建設,但是農村人口仍在人口總數一半以上,農村佔據了食品的幾乎全部供應量和大部分需要量。但是由於群眾食品安全意識淡薄,生產環節出現濫用藥物,使用違禁新增劑等亂象時有發生,比如之前出現的“紅心”鴨蛋、三聚氰胺奶粉等。生產原料的加工環節更是無人監管,採購只圖便宜,導致農村食品中毒事件頻頻發生。

  1.2農村食品源頭安全問題嚴重

  一方面,化肥農藥的使用不加節制,大量過量使用。據統計,中國的化肥、農藥使用量超過所有世界上所有其他國家,僅是氮肥的使用每年均達2500萬噸~3000萬噸、農藥130多萬噸,兩者的單位面積使用量遠遠超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農藥的使用以有機磷殺蟲劑佔主導,取代了過去的農家肥無機肥使用。這些化肥、農藥中的化學物質透過食物鏈富集,最終被端上人們餐桌,造成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危害人體健康。除此之外,由於工業遠離城鎮進入農村使其對農村造成汙染,有毒氣體、汙水和粉塵的大量排放,造成農村食品受到影響,也不再綠色環保,時時刻刻危害著人們的健康。另一方面,農村食品製作過程中新增劑過量使用。由於農村無人監管,在食品製作過程中,大量使用違禁新增劑,比如“避孕”黃瓜,“屍油”泡麵等,為食品安全埋下了種種的隱患。現如今名目繁多的各種作用的新增劑讓人聽著都害怕,像除草劑、殺菌劑、催熟劑、保鮮劑等,我們不否認他們中的一部分是科技進步的結果,解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些難題,但是所有這些科技的產物如果不加節制,大肆濫用,必然物極必反,造成食品中有害物質超標,毒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1.3法律體制不完善、監管不到位

  我國農村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目前還很不完善,暫時沒有針對農村食品安全制定專門的法律法規,而且以前制定的相關法律制度也已經落伍,逐步被淘汰,對農村食品安全起到的引導作用非常小。由於農村食品安全法律在制定時參與部門眾多,制定的法律相對分散,但同時也出現交叉、重複,使法律並不健全和完善,最重要的是由於法律體制的不健全導致監督和執法存在困難,然而監督和執法不到位必然導致食品安全問題更加嚴重。另外由於執法不到位,導致農村食品生產企業違法成本低,更加劇了農村食品安全的嚴重性。

  2農村食品安全法律體制建設與完善措施

  農村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法律體制不健全、不完善。近年來,我國農村時常發生食品安全問題,最根本的原因是由於法律體制不夠健全,不夠嚴厲所導致的。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後,老百姓投訴無門是常有的事情,更談不上從這些監管部門得利了。此外,因為法律體制不健全、不完善,所以人們不知如何瞭解農村食品安全資訊和提高農村食品安全意識。因為法律體制的不健全、不完善,所以人們不知如何正確使用化肥、農藥。因為法律體制的不健全、不完善,所以企業違反法律降低成本,違背道德良心的事件屢屢發生。因此農村食品安全法律體制建設和完善勢在必行。具體的構建對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國家相關部門完善的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

  國家各職能部門為避免相關法律的重複和交叉,需由相關部門協調統一,建立完善一整套合乎中國國情的農村食品安全法律,實現農業生產的標準化,同時針對農村“小賣部”“集市”“攤位”“小作坊”等經營方式複雜,流動性大,嚴重不規範的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法律法規,使這些具有農村特色的.經營模式也做到有法可依。制定好系統的法律之後,應著重進行法律法規的宣傳,旨在提高消費者法律意識,提高鑑別能力,只有讓消費者用法律武裝自己,才能做到在發現食品安全存在隱患時,採取正當的措施,進而對違法行為進行震懾,起到規範約束的作用。

  2.2實現食品安全的監管,做到有法必依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有法可依只是將農村食品安全相關責任義務實現紙面上的規範和引導,匡正社會秩序。而有法必依,則是將農村食品安全紙面上的法律用於活生生的現實。中國農村食品安全法律體制的健全完善之後,有法必依就顯得更加突出、更為緊迫。各職能部門在有法可依的基礎上,必須做到有法必依。為了農村食品安全的規範,為了保護所有人的健康安全,應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各部門分工明確,職責明晰,作出應有表率和引導作用,做到監管的全面、系統。同時鑑於國情,中國的職能部門應該重點監控作為食品源頭的農村,走出一條“先農村後城市”的中國特色食品安全監管道路。另外對於農村食品安全也應實現電子聯網,利用網路收集關於農村食品的生產、加工、流通的各項質量狀況,並時時公佈於網路,讓大眾瞭解。最後監管部門應做到隨時監控,確保監控工作的及時性。

  2.3加大違法行為懲罰力度,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懲罰力度直接關係到法律的威懾力,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懲罰力度:第一,懲罰力度最直接的體現在經濟處罰上,應大幅度提高違法行為的經濟處罰力度。第二,建立違法黑名單,面向社會公佈,增加違法的代價。第三,建立健全召回制度,將隱患降低。從以上幾個方面做到執法必嚴。就如前文所述,國內之所以頻現食品安全違法事件,就是因為違法成本較低,應該在加大對違法企業的經濟處罰的同時,還應對受侵害的消費者作出必要的補償。這些經濟的處罰必然能夠對企業起到威懾和約束的作用,讓企業做到自律。建立違法黑名單,面向社會公佈。定期公佈黑名單,曝光那些違法、製造假冒偽劣、食品不合格的企業。對違法企業進行另外一種懲罰。這是一項長期且艱鉅的任務,關乎食品安全信用體系的建立和健全,各職能部門應積極配合,讓所有失信企業無處遁形,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2.4建立召回制度,降低不合格食品的危害

  召回制度是指在食品存在安全隱患或者已經發生安全問題時的補救措施,以實現最大程度上降低危害食品的危害風險,同時維護消費者應有的合法權益。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豐田汽車召回門,2009年8月24日,豐田在華兩家合資企業———廣汽豐田、一汽豐田宣佈,由於零部件出現缺陷,自8月25日開始,召回部分凱美瑞、雅力士、威馳及卡羅拉轎車,涉及車輛總計688314輛。食品安全問題也應效仿,作出應有的擔當和責任。

  3結論

  綜上所述,農村食品安全問題法律體制建設和完善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是一項長期而複雜的工程體系,而處理該問題的過程也必然會經歷由簡入繁、由繁再簡的過程。這就要求所有人都應參與進來,這樣高度的團結和堅定的意志將是無堅不摧,沒有幹不成的事情,沒有實現不了的願望。最終實現農村食品安全法律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切實保證農村的食品安全。

【農村食品安全法律體制建設與建議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