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西遊記》詞賦的研究綜述

《西遊記》詞賦的研究綜述

關於《西遊記》詞賦的研究綜述

  民間有“老不看《三國》,少不看《西遊》”之說,懵懂時,以為有道理,也曾隨聲附和。可是,上五十歲之後,閒來翻看,不覺對其中詩詞產生了興趣。經過幾年的努力,我覺得應該寫一點什麼了。於是,我提起筆來,寫下了《詩詞賦“西遊”》系列文章,並將前五十節陸續發在《紅袖添香》網上。在寫作過程中,我有幾點感觸:

  第一,見景生情。景物描寫,場景鋪陳,人物臉譜,都是作者詩詞歌賦的素材,他也都很好地利用這些機會,將這些環節抓住、做好。如形容好的去處,有祥雲,有瑞靄,有紫氣,就連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建築氣勢,等等,只要稍微細讀文字,就能從字裡行間得出正確的判斷,這裡一定是個很好的去處。如形容不好的去處,則有妖氣,有陰霾,有黑水,黑沉沉,陰慘慘,往大了說有龍虎相殘,從最小的角度去論,也會有鷹犬作亂。至於花草樹木以及建築物,等等,也似乎都有了思想,使人想到,這裡只能是妖魔古怪、魑魅魍魎的府邸或樂園,不可能有絲毫的善意。人的臉譜也是如此,好人有好人的穿著打扮,妖怪有妖怪的裝束,各有不同,各有特色,各有千秋。

  《西遊記》作者善於見景生情,並且很好地把握住了這一原則,不失時機地用詩詞歌賦的形式,將各式各樣的景緻,將各式各樣的場面,將各式各樣的人物臉譜,描繪得恰到好處甚或淋漓盡致。可以說,詩詞歌賦不僅在《西遊記》全書中佔有一定的比重,其實也實在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假如少有或根本就沒有它,而光有故事,不僅不會顯得簡潔,反而會顯得枯燥與乾癟,生動與豐富,似乎就都談不到了。

  第二,文化含量。《西遊記》裡邊的詩詞歌賦,有著相當的文化含量,引經據典、宣傳思想、介紹知識、傳播文化,等等,都囊括其中,有不同程度的表現,並且往往恰到好處,起碼是適中貼切。當然,作者似乎將文化含量的側重點,放在對佛教的宣傳上,其實這也正常,既然取經是此書的主線,也就根本不能離開這一主線,因此,在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節的'展開乃至深入等等環節上,或多或少地摻雜與滲透一些佛教思想,是很正常的。然而,作者的主旨,並非要一味地宣傳佛教,而不過是藉助這種形式,去實踐他的思想與主張。

  那麼,《西遊記》作者創作思想與主張,到底是什麼呢?透過其詩詞歌賦,從詩詞歌賦的角度去看其文化含量,由這文化含量去分析它到底有怎樣的思想與主張,似乎就該抓住了其深層次的東西,也就是說,由此經過,就能夠找到其本質或根本性的東西。

  我個人認為,《西遊記》文化含量集中體現在“愛憎”兩個字上。體現在主人公孫悟空身上是愛善憎惡。降妖除怪,是孫悟空,也是《西遊記》文化含量的集中體現。而降妖除怪的目的是什麼呢?當然是為了求取真經,而得到了真經又要怎麼樣呢?使更多的人開悟而從善。這是其取經的根本目的。雖然唐僧也是主人公,但他的愛憎,就顯得愚鈍與複雜化了。從表面上看,唐僧的愚鈍,似乎主要是他的“肉眼凡胎”所致,而假如由此想到眾生呢?全都是“肉眼凡胎”無疑,同樣都是愚鈍的,也就同樣需要開悟,同樣需要了悟。唐僧是眾多愚鈍的代表,一併解決愚鈍問題,就會顯得重要與必要了。當年的魯迅先生,所以棄醫從文,將短小精悍的雜文如匕首與投槍一樣鋒利好用,重在解決勞苦大眾由愚鈍到開悟乃至了悟的問題。唐僧是愚鈍的,但他有開悟的追求;魯迅先生不用去任何地方取經,憑他自身的悟性,早已開悟,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當之無愧,確實發揮了極其重要與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開啟心智。如果僅僅把《西遊記》看成神話故事,閱讀的過程,不過為的消遣,只圖瞧熱鬧,不過是浮萍與水之間的關係。而從深層次去思考,就會感到,甚或頓悟,覺得對它只是停留在“浮萍與水”的認識程度上,那也就不過是幼稚園裡孩子們的水平,而認識到從善是做人乃至社會進步與歷史發展的根本,再看它,就會覺得孫悟空的可愛在於天不怕、地不怕,一切神仙與妖精統統不在話下的精神,是全體大眾應有的精神,也應該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至於對孫悟空這類的能人給予管束,也是必要的,不然,任其所為,後果不一定全都理想。如果從這一角度計議,還是要有一定的管理制度的。自由的相對性決定,自由的空間是相對的,制約的空間也是相對的,二者有機結合,才是和諧的根本所在。孫悟空由最初的不服天朝管,到後來在如來、玉帝以及菩薩面前俯首稱臣的變化看來,是識時務者的表現,也是令人思索的極其重要問題。

  第四,啟示無盡。《西遊記》詩詞歌賦的思想內涵,是豐富多彩的,它們是博採眾長的集中體現,也是作者智慧的根本所在。因此,讀《西遊記》,決不可忽視其詩詞歌賦,要想真正領會其內涵,唯有認真琢磨它們。

 

【《西遊記》詞賦的研究綜述】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