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紅旗頌》課後教學反思

《紅旗頌》課後教學反思

《紅旗頌》課後教學反思

  開學第二節課,就帶領學生聆聽這首樂曲,透過這節課,使學生接受愛國教育的同時調動和感染他們的愛國熱情。同時我想以這一節“紅旗頌”為主題的音樂課,引領同學們在國旗、黨旗、隊旗下用音樂形式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充分實現這一單元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及“兩綱”的德育教育。

  這節課後,我針對這節課中課堂教學的互動作了分析與研究,進行了總結與反思。

  1、學習感受中的談話式互動

  課堂教學的互動往往就是源於問題,為了解決問題而開展的活動。沒有問題的互動就像不能工作的發動機,最多隻是形式上的互動,而並不是實質互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以“問題”帶動學生思維,開展互動。在簡單介紹管絃樂曲《紅旗頌》作者及創作背

  景後請同學們先聆聽樂曲的引子部分,透過問題的思考與回答進行談話時的互動,請同學們來說說引子旋律塑造的音樂形象,以及音樂中融入了哪首歌曲的音樂元素。同學們在這裡暢所欲言,並且回答問題的表述非常準確,透過思考與對話式的互動,初次有效地感受了《紅旗頌》所展示的龐恢氣勢。

  2、欣賞體驗中的歌唱式互動

  為了使學生們熟悉“紅旗”主題旋律,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真摯情感,教師設計了用歌聲表現音樂的教學過程。同學們看譜可以完成樂曲的視唱,但是唱譜僅能使同學們熟悉旋律,並不能達到理解音樂、用真摯情感歌唱樂曲的有效性,所以老師在第二遍視唱中加入了鋼琴的不同伴奏音型,賦予樂曲生命力,更具歌唱性了,同學們在聽賞與歌唱的同時體驗了樂曲的旋律起伏變化,復唱時再透過教師的引導及問題的思考與談話式雙向互動,同學們對樂曲的理解更深入了,並且能更形象地用語言來描述他們所理解的“紅旗”主題,也能更好地的用真摯情感去歌唱主題旋律。

  3、對比欣賞中的節奏體驗式互動

對比欣賞中,透過一遍的聆聽,同學們就能非常精準的感受到樂曲在第二主題出現時,速度發生了變化,他們說變快了,但是樂曲為什麼發生變化,作曲者巧妙的加入了哪些變化,而最終透過音樂本身又在表現什麼就含糊不清了。為了更好地達到有效教學,教師請同學們先對比主題一與主題二的`曲譜,同學們很快就發現了,其實主題的曲調非常的相似,但是節奏密集了,並且加入了小附點,這一代表性的節奏型更具音樂的推動力。有的同學形象地形容這段樂曲是表現了革命戰士不斷地向前奮勇殺敵的情景,這一表述也是非常的貼切,同時說明了教學環節的有效。這時再請同學們在教師的提示下復聽樂曲,感受三連音,這也是樂曲中非常典型的一個節奏型,很多老師會忽略這些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的細節。我認為一定要請同學們用節奏拍擊的形式來表現音樂,這種非言語的活動形式也是有效互動的重要手段,透過這些互動不但鞏固了學生們的節奏、速度等樂理知識,還引導了學生從多角度分析、鑑賞樂曲,從而增強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4、合作性的創造表演互動

  合作是教學互動的主要表現形式,這一環節的設定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它是實踐的延伸,是主題情感的昇華。首先,要創設利於有效互動的環境,互動理論強調互動是人與環境的作用。因此,教師透過白板、紅旗、多媒體等環境的佈置,為實施有效互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同學們透過‘紅旗頌”主題,在國旗、黨旗、隊旗下用不同的音樂形式表達了對紅旗的歌頌,對祖國的熱愛。在這種環境中,學生會有一種歸屬感和愉悅感,能激發學生的潛能,有效地開展各種教學互動。

  在對這節課優點的歸納的同時,我也在深思不足之處,其中有幾處細節,我覺得還需要改進。

  第一,語言可以更“美”。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是以對話為主要互動渠道的學習過程。“問題”的疏導,“情景”創設的銜接,都需要教師更‘美”的語言。但是在課堂上也會互動不起來,很多情況下,問題就是出在對話上。透過這節課的課後反思,讓我更強烈地認識到實現真實有效的對話的重要性。

  第二,教學可以更“細”.教師應深入鑽研教材,領會吃透教材的編寫意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考慮得更全面、更深入、更細化,而不是走馬觀花,流於形式,要將更“細”,細緻到教學環節的銜接,教師及時的啟發與引導,互動時學生的反應與作答,合作互動後的

  評價歸納與提升等等。

  第三,表現可以更“自信”。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自信。教師自信的課堂教學過程就是給學生們傳遞正能量的過程;學生自信的作答表演過程就是充分地展示自我實現自身價值的過程。這節課學生在課堂互動中的表現機會很多,但部分同學卻有不夠自信的表現,如:師生互動時心中有想法也不舉手,生生互動時只有少部分同學能夠敢於表達善於表現,表演活動中很多同學常常低著頭等等,希望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透過適當的鼓勵與正確的引導,充分地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讓同學們能夠更好地展現自我,展現陽光少年的一面。

【《紅旗頌》課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