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材> 三年級語文《畫楊桃》教材理解

三年級語文《畫楊桃》教材理解

三年級語文《畫楊桃》教材理解

  一、教材說明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圖畫課上,對楊桃進行寫生練習,“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透過這件事,啟發我們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結果,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作者先略寫父親教導我畫畫要實事求是,接著具體細緻地敘述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事,最後寫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作者透過人物的對話、神態描寫,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觀察有不同結果的思想方法。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是,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其中的深刻道理——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

  本課教學重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難點是從課文內容體會做什麼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二、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叮囑、準確、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後兩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4學習發現與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養成讀書時畫出重點詞句的習慣。

  三、教學建議

  1課前教師設法準備幾個楊桃或蠟制、塑膠制楊桃標本,圖片等資料。也可發動學生準備。

  2創設情境,把楊桃放在講桌上,讓學生進行寫生。展示中間與前排旁邊同學的畫,看看有什麼不同。或者讓同學從前排靠邊的座位上實際觀察一下,使學生增加感性認識,並激發閱讀與思考的興趣。

  3指導學生初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試畫出重點詞句。在初步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再讀課文,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討論,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領悟課文包含的道理。老師說的一段話是理解全文的重點,這段話始終是緊扣畫楊桃這件具體事情敘述的,可讓學生分組討論,再推舉代表在班上發言交流。

  4引導學生提問,思考討論:“老師的神情為什麼變得嚴肅了?最後為什麼又變得和顏悅色?”“老師為什麼不直接把道理告訴學生,而是反覆提問讓學生實地觀察後才說出道理?”透過研討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理解,領悟課文包含的道理。把老師和顏悅色講的那段話和父親說的話找出來反覆讀,從中懂得了什麼,聯絡實際談體會,談學習、生活中類似“畫楊桃”的事情。(教師要參與討論,帶頭以生動的例子談感受。)從而深刻理解圖畫老師從“畫楊桃”中引出的道理,不僅適用於畫畫,而且適用於一切事物,一切問題。我們做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不同時,不要急於下結論,要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堅持這種科學的思想方法,就能終生受益。

  5朗讀課文,可以自由讀,分角色讀,讀出人物個性特點,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重點引導學生練習讀老師神態變化及與學生的對話。然後,背誦最後兩個自然段,比比誰在短時間內背下來,無錯漏,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

  6“思考?練習”3“用帶點的詞語寫句子”可以在課文學完以後再進行,不要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就做說話練習,以免打亂理解課文的思路。練習說話前先讀讀句子,體會一下帶點詞語的意思和用法。“不像……而像……”和“不要……要……”都是從兩種事物中否定一種,肯定一種。前者是從兩種樣子中否定一種,肯定一種;後者是從兩種做法或態度中否定一種,肯定一種。要指導學生正確使用。

  7引導學生自學生字詞應注意:生字中,“審”“晌”是翹舌音,“肅”是平舌音,應注意讀準。“肅”字筆順容易寫錯,要進行指導。“審視、想當然、半晌、教誨、受用、和顏悅色”等詞語,要引導學生透過或聯絡上下文理解。

  【近、反義詞】

  近義詞:審視—審察

  半晌—半天

  教誨—教導

  反義詞:和顏悅色—疾言厲色

  熟悉—陌生

  【詞理解】

  想當然

  成語,典出《後漢書·孔融傳》。說的是三國時期,曹操打敗袁紹,其子曹丕把袁紹兒子袁熙的嬌妻甄氏佔為己有。謀士孔融不滿,又不便直說,就寫信給曹操,說周王把紂王的寵妃妲己送給了輔佐自己建立周朝的周公。歷史上本沒有此事,曹問出自何典,孔融說:“以今度之,想當然耳。”用意在於諷刺曹操父子。後來,就用“想當然”為推想起來一定是如此的意思。

  【難句解析】

  1.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了。

  這是因為,他發現“我”明明畫得很準確,但別人卻說“不像”,這種現象引起了他的深思。

  2.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因此,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

  這四句話可分成兩層意思。前兩句用畫楊桃這個例子說明: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樣子。後兩句告訴學生懂得了這個道理之後應該怎麼做。這四句話句句講的是畫畫,但道理不僅用於畫畫,而且適用於一切事物,一切問題。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的不同時,不要急於下結論,認為別人錯了,很可能別人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去想的。我們自己做事或者看問題,不能想當然,“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就是應該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三年級語文《畫楊桃》教材理解】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