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繪畫/書法> 淺析印象派繪畫的印象美藝術論文

淺析印象派繪畫的印象美藝術論文

淺析印象派繪畫的印象美藝術論文

  [摘要]印象派又稱印象主義,約於18世紀60年代興起,至90年代解體,是西方繪畫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繪畫藝術流派。主要畫家有莫奈、畢沙羅、雷諾阿和德加等。他們擺脫了傳統繪畫程式的約束,形成了獨特的藝術觀念。繪畫的藝術特徵可以用幾種不同的“印象美”來進行闡釋:光、色變幻之印象美;動作變幻之印象美;大眾化之印象美。

  [關鍵詞]印象主義;光;色彩變幻

  一、光、色變幻之印象美

  印象派繪畫的總體特徵就是對自然光、色的應用。表現光的變化也就是表現色彩,表現色彩同樣是表現光的變化。印象派畫家愛光,他們直接外光寫生,到現實中捕捉種種生動的光色印象。他們眼中的自然只是一面充滿了絢麗斑駁色彩的三稜鏡。

  《草地上的晚餐》致力於表現人體與色彩的對比效果,把在外部光線下感受到的光與色彩畫了出來。它是堪稱印象派藝術家們的思想領袖馬奈的作品,是他開創了印象主義畫風。在他的影響下,藝術走向了新形式探索的道路。代表作始終如一的追求印象主義觀點並一生都在為光和色的變幻而執著探索的畫家非莫奈莫屬,他是最堅定的印象主義畫家。1874年展出了一幅名為《印象,日出》的作品,作為一幅海景寫生畫,整個畫面籠罩在稀薄的灰色調中, 筆觸畫得非常隨意、零亂, 展示了一種霧氣交融的景象。由於這幅作品缺乏細緻的輪廓刻畫,於是激怒了評論家門,他們不能容忍用瞬間的一瞥充當完成的.作品,而且用筆如此凌亂,就批評這幅畫只是一種“印象”而已,並認為印象只是沒有完成的草圖。而在印象派畫家來看,“完整”與否主要是看它是否完滿地體現了藝術家的創作意圖,是否在各個部分的有機組合中達到了和諧統一。他們的主要興趣不在於所描繪的物象本質,而是表象,在於準確而客觀地描繪個人面對世界時的視覺感受。莫奈的系列組畫《乾草堆》、《魯昂大教堂》、《睡蓮》就是一首首美妙無比的光與色的變奏。雷諾阿用肖像和帶人物的場景完成對光與色的完美演繹。《包廂》、《煎餅磨坊的舞會》是其有名的代表作。

  光與色是印象派畫家描繪的主題,彷彿一切客觀事物都是為光和色所生,印象派並不認為他們在追隨一種哲學理論,但莫奈說的“光是繪畫的主角”一語,給他們的作品帶來一種哲學的統一性。

  二、瞬間動作之印象美

  印象派還有一位著名畫家強呼叫記憶的方法作畫,認為用素描的形式將記憶中的東西固定下來更好,想象力加記憶力會共同產生更強烈的印象。這就是德加。他執著於構圖和造型,要透過靜止的形象來“暗示”並表現急速消逝的運動之美。畫家對轉瞬即逝的動作的強烈感受與把握所獲得的美,被稱作動作變幻之印象美。

  德加非常善於表現運動的題材,賽馬場、舞女、洗衣婦、梳頭的女人等都是表現物件,這些題材對他來說,首要的是色彩、構圖和造型。他筆下的線條極多,以至於說自己是“運用線條的色彩畫家”,所有的表現手段都是為能縛住運動的特色與美感。雖然也非常注重色彩的冷暖與變化,但那些強烈的色彩是從屬於造型的,主要是為了表現運動中變化的動態美。19世紀70年代是德加真正顯示印象派風格的輝煌時期,他的興趣主要轉向舞臺前後,《舞蹈課》、《舞臺上的舞女》是這時期著名的作品。

  人們稱讚德加是畫舞女的大師,然而就像他自己所說的一樣,無論是舞女還是洗衣婦,或者賽馬等,這些客觀存在只是表現運動的媒介罷了。德加用“靜”留下了當年的“動”,表現了畫家眼中的“印象美”。

  三、大眾化之印象美

  在舊制度下,繪畫主要是為宗教、歷史和君主服務的一種手段,畫家的任務是完成一件符合準則的既定作品。而印象派繪畫是真正的人間藝術,畫家大都窮困,他們的選題也是世俗的、平民的,絕大多數是大家所十分熟悉的日常生活景色:街道、建築、田野、小屋、乾草堆、鄉間小路等,筆下常常出現的是乞丐、農夫、小市民、舞女等等下層勞動人民。印象派繪畫展現出一種平民特色,恰恰界定了它的大眾化特色,也正是因為它的大眾化特性,印象派繪畫受到了各國人民的普遍歡迎,它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繪畫藝術,也是目前全世界拍賣會上最高紀錄的保持者!對於普通人來說,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果要求印象派畫家像政治家一樣關心政治,恐怕也不會有蜚聲世界畫壇的印象派繪畫的出現了。

  印象派雖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幾十年,但是卻為人類的繪畫藝術留下了永久不可磨滅的印象美,無論是對光與色彩的孜孜探索,對瞬間運動的精彩表現,還是使繪畫面向大眾化的方向發展,印象主義繪畫都堪稱世界繪畫史上一次偉大的變革與解放,它對繪畫形式的探索和對繪畫性的追求,使繪畫變得更豐富、更自由,它所表現的印象美也將作為世界繪畫史上的藝術珍寶留給一代又一代的欣賞者!

【淺析印象派繪畫的印象美藝術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