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傳統文化> 高校傳統文化教育實效性的提升路徑論文

高校傳統文化教育實效性的提升路徑論文

高校傳統文化教育實效性的提升路徑論文

  一、現狀:機構和制度上有保障,學生認同度參差不齊

  學分設定上,清華大學本科生要選修13學分,必須選擇包含2門文化素質教育的“核心課程”,1門藝術與審美類課程。理、工、醫類在規定課組內選課;文科生要跨專業學選課。南昌大學通識課程包括兩個門類:“一類通識課”相當於公共基礎課中的必修課,有思想政治、外語、軍體和計算機類;“二類通識課”由歷史與文化類等五大門類組成。在“二類通識課”中,全校本科學生都必須至少選擇每個門類中的一門課。這樣,人文通識課就達到了10學分以上,很顯然學分要求太高,不適合其他普通本科院校,因其總學分共80個左右。為了符合這個標準,有的學校就把原本就有的課程,如兩課類、體育算作人文通識課程,並不是真正的課程改革,不符合通識教育的宗旨。吳薇在以理工科院校為藍本的、《大學教師發展與大學傳統文化教育———基於某大學的問卷調查》中,用有說服力的資料說明,許多大學生對此類課程不感興趣,這一資料佔到被調查人數的67%;而57%的大學生認為校園文化環境的缺失,只是上好一兩堂課不起什麼作用;52%的大學生認為教師的課堂講授反映出其對傳統文化教育並不是真正的重視,這一資料直接關聯到38%的大學生,他們認為學校缺少高素質的人文教師與學者,大概是影響課堂質量的重要原因。還有23%的學生認為除了專業知識傳授之外,很少有教師在專業課堂中注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因此一些學生不滿意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低。對此,超過80%的學生認為教師轉變觀念和提升教育思想是首要問題,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學識水平,拓展視野,同時大部分學生希望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和表達藝術。雖然這份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缺乏對傳統文化的瞭解,傳統文化素養薄弱,但是現行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在一些院校似乎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甚至部分大學生出現了“厭其師煩其道”的現象,可見,在高校開設傳統文化課程,將其作為拓展知識、提高品位、健全人格、學會做人等文化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本應發揮重要作用,然而育人效果卻並不理想。

  二、傳統文化課實效性差:顯性課程有待規範和提高,隱性課程潛移默化的作用有待發揮

  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是要從立德樹人、培育核心價值觀的角度來培養中華民族的一代新人。如果說高校中開設的傳統文化類文化素質課屬於顯性課程,那麼專業課教學以及校園人文環境薰陶所承擔的就是人文素養的隱性課程。當前高校傳統文化課程實效性差的原因可以歸為兩個方面。

  (一)顯性課程有待規範和提高

  1.適用的高質量的傳統文化教材缺乏———選讀相當比例的'原著應成為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現在,專門為傳統文化等通識課編寫的教材比較少,更多的是比較專門的教材,而且教材普遍存在“大而空”的問題,缺乏以問題帶經典作品原文,以作品印證問題的編排方式,不能引起學生進一步閱讀文字的興趣。近百年來,經典教育在正規學校中被趕出課堂,而且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反對讀經,導致學生基本上都未接觸過經典的原著。因此,選讀相當比例的原著應成為傳統文化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至少要成為師範院校學生的必修課,尤其是師範學校文科學生的必修課。同時,繼續並增加義務免費讀經和經典的班。

  2.教法缺乏系統性和創新性———確定學習的次序、理清理念與佐證的關係是關鍵。許多傳統文化課由一個教師將各家各門從先秦到清代、從天文地理到易道嘗試列出專題,由學生自己先做一個策劃或收集資料,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然後教師再做相應的補充與總結;或者是由多位教師分主題分別講授,這不失為好的嘗試和創新。但是,無論是教師一言堂還是學生自主作業,都要注意理念為先,把握靈魂,知識或歷史的梳理更應發揮到佐證的作用。由此,一切的前導其實應從中國傳統文化靈魂最深厚和基礎的儒家經典選讀為前導課程,對於中國人所賴以安身立命的根基及思維方式有所把握和了解,再以傳統文學、藝術及民俗後續各單元知識和材料等來佐證,把握好傳統文化思想的脈搏,在傳統與現代性的追尋中繼承與發展傳統文化。

  3.教學內容缺乏科學性———可嘗試模組組合以適應不同專業素養的培養需求。因為傳統文化課程涉及面太廣,也沒有統一的教材樣板,導致“因人授課”,授課教師只挑擅長部分講授的情況較普遍,也缺乏專家進行正規課程建設;面對文科生、理科生不同的知識結構,如何進行課程建設,經驗不足。開設通識類課程的目的在於人文基本素質養成。但是由於迫於應試壓力等各種原因,學生有時並不能將其溶化於骨髓並遷移到專業素養中,達到慎篤的境界,所以傳統文化課程建設可嘗試結合各專業的特點,教學設計可根據不同專業的專業素養要求來設定模組,結合專業及崗位實際新增和選擇相應內容,強化教育,不失為一種好的嘗試。

  (二)隱性課程潛移默化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

  專業課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渠道,能否充分透過專業教學進行文化素質的關鍵。

  1.專業課教師在教學中培養人文精神的自覺性差。很多教師認為,專業課教學不同於文化素質課,沒必要滲透文化素質教育,而且專業學習是學生關注的焦點,即使教師講得很枯燥,學生依然能夠堅持學下去,這就使某些教師對在專業課中融入文化素質教育的必要性產生了懷疑,要重視扭轉高校教師對傳統文化的誤解。首先,建議提倡高校教師讀經,呼籲各大中專院校能夠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其次,編訂印發一些有助於澄清誤解的小冊子。其三,有的教師只把傳統文化當成學術研究的物件,對修身和通經致用的重視不夠。

  2.專業課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需要進一步提高。就承擔專業課教學的教師來說,多數教師過去所接受的依舊是傳統的分科的單科教育,所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內容相對缺乏,因此難以將文化素質教育滲透其中。

  3.專業課教學中的人文素養教育難以量化,缺乏激勵機制。由於競爭機制的引入,大學教師大都承擔著相當多的教學和科研任務,工作量極其繁重。教師的文化素質良莠不齊,對教師在專業課中滲透文化素質教育難以提出具體的要求,因而目前尚無法建立起完善的激勵和評價機制。

  4.校園文化與社會實踐———文化素質教育的“內化”系統存在問題文化素質的“內化”。首先是輸入和吸納,其次是實踐中外界刺激與個人體驗的互動,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融合為素養,最後為“悟”,主體完成自身素質的建構。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為主體的內化提供了契機,創設了情境,因此它在文化素質教育中是關鍵的環節。而目前,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尚未得到足夠的重視。

  三、提升傳統文化課程的實效性

  顯性課程體系要科學化,隱性課程要有機制保障,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是關鍵,切實提升傳統文化課的實效性必須將隱性課程與顯性課程的作用相結合。

  (一)顯性課程體系要科學化、規範化

  衡量傳統文化類課程在校內全部課程體系中所佔的位置,設定其課程的型別和課時;選用的教材既要因材施教,又要經典;教學方式要改變“一言堂”,可以採用講座的形式,分成幾個模組或專題進行講解,以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專長,優勢互補。

  (二)隱性課程逐步形成機制上的保障

  一是在教師的素養方面,專業課教師要轉變思想觀念,深刻認識到在專業教學中挖掘人文素養因子對學生成為全面成長的人才的重要性;二是要建立一個較為有效的保障與激勵機制。

  1.建立完善的教師文化素養考評機制。(1)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增加以傳統文化為主的文化素養考試科目。(2)高校教師的崗前培訓要增添文化素養方面的內容。(3)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和督導評教要設立教師人文素養的評價點。(4)教師職稱評定時設立人文素養方面的評定標準。

  2.校園文化建設及社會實踐要有長效機制。(1)校方應加大投入,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受高雅藝術的薰陶。(2)將社會實踐列為大學生的必修課,強化組織管理,納入教學計劃。

【高校傳統文化教育實效性的提升路徑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