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論生活中的音樂教育論文

論生活中的音樂教育論文

論生活中的音樂教育論文

  摘要:

  生活教育的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看來,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內容,他的生活教育內容博大無比,是動態的,因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因而也是全面的,由此而開展的教育是有利於受教育者的終身的。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中“,在生活裡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他的“社會即學校”學說,更是告訴我們“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增加”。這與我們解決當前教育中教育內容的過時陳舊、不符合學生生活實際、不切合學生思想認識、不能很好地為學生的將來生活服務的現象是很有啟發的。音樂,深深地根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音樂在生活中存在之深、存在之微妙,幾乎如空氣一樣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生活本身是一種教育的積累,音樂也應當如此。音樂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才能愈發體現它的價值與使用價值。

  關鍵詞:

  生活 音樂教育

  “教育即生活”這是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約翰杜威提出的經典思想內容。“教育能傳遞人類積累的經驗,豐富人類經驗的內容,增強經驗指導生活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從而把社會生活維繫起來和發展起來。廣義地講,個人在社會生活中與人接觸,相互影響,逐步擴大和改進經驗,養成道德品質和習得知識,這就是教育。由於改造經驗必須緊密地和生活結為一體,而且改造經驗能是個人成長,杜威便總結說:“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為經驗改造”而音樂教育無疑也是教育體系中的一類,我們把音樂作為審美,鍛鍊,交流,認知,休閒,娛樂亦或是謀求職業的手段來服務生活。反之,我們的教育方式也應從生活中提煉,吸收。只有不斷地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將音樂的語言,技巧生活化才能做到讓音樂真正走進千家萬戶,讓音樂學習者更易於吸收,樂於享受。在大三開設的《高師聲樂教學藝術論》的學習過程中,老師生活化的教授方法讓我受益頗深。老師在教授聲樂方法,技巧的過程中甚少提及專業的語言,如;頭腔,胸腔,橫膈膜,丹田等。而是運用我們都親身體驗的生活經歷來講解,指導。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得到大家個體經驗的認同,啟用我們個體沉澱的經驗,而且只是的種子也在我們心中生根,開花結果了。例如:老師在知道我們出場時的姿態以及表情時,有別於我們以往的學習方式。以往我們在書中看到的語言,有著框框條條的約束,要抬頭挺胸,大方得體,臉部表情要自然,要微笑,走出舞臺要從容,眼睛要面向觀眾…、、一籮筐的語言老師只用一句“哥們,都來了”的心理指示便涵蓋所有,大家都經歷過見到期盼已久的親人或者朋友到來的感受,那種欣喜,激動之情溢於言表。當你把臺下的觀眾想象成你期盼已久的哥們時,不僅有助於減少內心的緊張感,提高你的興奮度,而且臉部表情,肢體動作便也自然,舒服了。那種出場的自信,從容便也手到擒來。這樣點滴生活經驗傳授法給我很大的觸動,倘若我們的音樂教育也是以生活的方式來教育,我們的進步的空間也將是飛躍性的。而要怎樣做到從生活中來尋找音樂教育的靈感哪,本人認為至少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1、細心觀察生活,建立相關聯絡

  要真實地反映生活,將生活語言融入音樂教育中,莫過於要細心觀察生活,善於思考,善於將生活中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草一木“”一鳥一石”與音樂學習的只是,方法,技巧進行聯絡,歸納與總結。例如,你可以常問自己“像什麼”,我們常說的歌唱狀態臉部表情要積極,笑肌要抬起,胸腔要開啟,橫膈膜要擴張,全身要興奮。這又是一串瑣碎的步驟,而我們如若按我們此步驟來提示自己,便相應地給自己的大腦徒增多了幾個程式,而當你在這個感覺上問自己:“這像生活中的什麼?”我們不難感受到,這就是生活中的“驚訝”的狀態,當你露出驚訝的表情時,順理成章地就達到了歌唱狀態的所有要求,而且臉部表情也是自然而發自肺腑的。再如,我們常說的“聞香式”呼吸訓練法也是從生活中衍化而來的,當我們在聞花香時總帶著一種享受的心情緩慢地呼吸,還會輕輕閉上眼睛去感受。這時你將你的`注意力從花香轉移到你的小腹你會發現你的小腹在吸氣時完全放鬆,邊吸邊向外膨脹,這一切都是在鬆弛,自然的狀態下進行的。而這就像我們聲樂訓練呼吸時的感受,這樣不僅能改善在一些專業術語上刻意的思維方式,而且將訓練當作生活中的事物來對待也可以避免一些不自然,緊張的現象出現。依此來看,我們可以透過細心觀察生活,透過不斷的“像什麼”來建立生活與音樂學習的聯絡,做到從生活中來教育,到生活中去教育。

  2、開拓創新理念,從需求中尋找契機

  當今時代是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創新意識高度騰飛的時代,社會生產和生活越來越科學化,知識化,智慧化,技術化和審美化。音樂教育是緊跟人們生活的腳步,幷從不斷的生活需要中演變,改革,我們要了解生活中的音樂走向,要將音樂生活化,就必須瞭解人們需要什麼樣的音樂,幷藉此為契機加以創新,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音樂性格,音樂方式來。“奧爾夫教學法’”是如今較為廣泛流行而深受大眾青眯的一種教學體系。它將音樂與舞蹈結合在一起,創造一種具有原始風格,富於表現力和主動精神的新型音樂的想法。奧爾夫在教學內容材料的選擇與方法,步驟等方面。都是根據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來確定的。例如:在內容材料的選擇上,旋律出發點是布穀鳥叫———下行小三度,兩個音的空間,然後再逐步擴大到一種沒有半音的,近乎大調的五聲音階。詞的出發點是呼喚人名,數數韻和朗誦最簡單的兒童詩歌。在2010年北京第29屆世界音樂大會上,我很有幸地參加了一堂別具一格的奧爾夫培訓課。老師播放了一首自己創作的《龜兔賽跑》,而讓學生們分別用指定的“烏龜”“兔子”肢體動作來模仿音樂,中間偶爾還出現兔子睡著的音樂,用一首短短的音樂表現出了《龜兔賽跑》的故事,學生們也在模仿中樂此不彼,課堂上充滿歡聲笑語。還有一首類似於拍蚊子的音樂,音樂模仿蚊子飛行的速度,伴隨著嗡嗡的音樂時而近,時而遠,時而快,時而慢。要求學生們在很準確的節拍上去拍蚊子。這就要求我們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準確的節奏感,整堂課下來大家都在歡笑中收穫知識,這種創新的音樂教學法完全取材於生活,且從兒童生理,心理的角度去探索音樂,讓他們透過親身體驗,訴諸感性,培養和激發兒童主動學習音樂的樂趣。這就符合生活中兒童的需要,將這一需要作為契機去開拓音樂創新理念,也就能投其所好,深入人心了。

  3、廣泛涉略人文知識,豐富生活閱歷

  大量的知識儲備是獲得音樂靈感的前提基礎,豐富的生活閱歷有助於我們深入音樂的內在去挖掘,思考。音樂教育服務於生活也來源於生活,我們要從生活中塑造音樂,理解音樂。例如我們在演唱一首聲樂作品,如若只是按照譜面的一音一符去演唱,很多時候只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聲樂藝術是一門音樂與詩歌,文學的結合體,其中又涉及音樂美學,心理學,生理學與聲學有關學科。例如《花非花》《春曉》《楓橋夜泊》《靜夜思》等聲樂作品,我們在演唱這類作品時不僅要有聲樂技巧,更多的要對古詩詞藝術內涵有一定的瞭解。中國古詩詞講究的是含蓄和意境,推崇蘊蓄,婉靜藝術表現。這就要求音樂教育者要有一定文學涵養,才能唱出它的“味道”再如《昭君出塞》《斷橋遺夢》《孟江女》等藝術歌曲,它們都有著自己背後的故事,有著深厚的文化知識。我們要有相當的人文修養與生活閱歷才能真正體會音樂內涵,從生活中受啟示提高音樂表現力。

  生活是音樂教育的靈感來源,而音樂的教育方式就應當從生活中觀察積累,探索思考,歸納總結。這樣的方式才易於被人們所理解,接受並傳承下來。

【論生活中的音樂教育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