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觀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觀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觀分析

  我國新一輪的語文教學改革發軔於上世紀90年代末。1997年《北京文學》發表王麗的《中學語文教學手記》、鄒靜之的《女兒的作業》、薛毅的《文學教育的悲哀》三篇文章,掀起了我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語文教學思想大討論。1999年我國開始研製語文課程標準,2000年公佈了小學、初中和高中《語文教學大綱》,中小學語文教材也陸續進行修訂。2001年7月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多次向教師、學者徵求意見,前後修改六七十次的《語文課程標準》正式頒佈。

  《語文課程標準》頒佈後,全國上下掀起了學習、貫徹新課標的熱潮。解讀新課標,語文教學的目的觀、過程觀、方式觀、媒介觀、資源觀、評價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創新、發展。

  一、 語文教學的目的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礎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 這兩句話一句闡述語文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一句闡述面向學生的全面素質。換句話說,語文教學目的是培養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

  什麼是語文素養呢?王尚文主編的《中學語文教學研究》這樣解釋語文素養。他認為語文素養應包括四個方面:語感、語文思維、語文知識、語文技能。語感是核心,是指語文直覺,即對語言、文學的直接感知能力;語文思維是指對語言文字的分析和思考;語文知識包括語言知識(語音、語彙、語法)、言語知識(言語主體、語體、語境等)和語文文化知識(文學、典籍、成語、音韻、書法等);語文技能是指語文動作技能(如識字、書寫等)和語文心智技能(如記憶、注意、聯想等)①。這樣理解簡潔而有見地,很有利於語文教學目的的定位。

  倪文錦主編的《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法》對語文素養理解則是這樣的。他指出:語文素養首先是一個複合性概念,它的內涵和構成要素是十分豐富的。這裡大致可以分為四個層次,聽、說、讀、寫,這是形諸於外的顯性言語行為;支配這些行為的知能因素是語文知識、言語技能、語文感悟和語文思維;參與和支配這些行為的直接心理因素是語文動機、情感和態度、語文習慣和語文行為意志;言語行為的背景要素則涉及言語主體的思想品德修養、文化知識積累、智力水平、人格個性以及具體的語言環境等等。②這是對語文素養分層次、構成系統要素的分解和理解,顯得全面而且深刻。

  那麼什麼才是語文素養呢?我們認為語文素養是一個人對語文長久的、深厚的素質和修養。就其內涵來看,應該包括語文知識(語文學科知識及其課程涉及的百科知識),語文能力(聽、說、讀、寫),語文智力(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聯想力、想像力),語文情意(思想、情感、道德、品行、個性、人格等)和語文審美(感知美、理解美、評價美、欣賞美等)等五個方面。

  如果把語文素養用新課標的目標來表述,可概括為三個維度五個領域。從總的看,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一條橫線,使語文素養成為一個整體。既重視了結果又看到了過程,既重視了知、能又顧及到了情意,完整全面;從分的看,四個學段(1-2、3-4、5-6、7-9年級)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五個領域一條縱線,使語文素養落到了實處。

  二、 語文教學的過程觀

  《語文課程標準》認為語文教學的過程是學生的特殊認知過程,是學生實踐活動的過程。語文教學必須要加強實踐性和生活化。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給學生創設語文實踐的環境,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活動。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從以上引文可以判斷,新課標反對單一的傳遞接受式教學,主張開展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由此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全面發展學生的素養。自然主義教育家盧梭說:我們主張我們的學生從實踐中去學習。③杜威曾指責傳統的學校是靜聽的學校,對傳統教育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進行了猛烈的.批評。他主張開展有利於兒童生活的各種型別的活動,在這種活動中,他說:學校課程中相關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學,不是文學,不是歷史,不是地理,而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④杜威的從做中學思想影響著整個20世紀,我國教育家陶行知主張教學做合一深得他的真傳,他是我國提倡活動教學的奠基人。

  目前我國新課改積極倡導的綜合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就是過去課外活動活動課基礎上發展完善起來的新型實踐性課程。國家設定的綜合實踐活動主要內容包括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以及資訊科技教育等四個彼此緊密聯絡的要素。這四個要素又主要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種關係維度來組織活動內容、確定活動主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它們的出現為學科課堂教學活動化綜合化鋪平了道路,為課外活動課程化課堂化奠定了基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綜合性學習的開展,反映了新課標明確而清晰的新型實踐觀和活動觀。

  溫立三指出:面對火熱的社會生活,語文與生活的關係似乎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密切。-----只有充分認識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才能克服語文學習的長期性、普遍性與事實上的課時有限之間的矛盾,把學生的語文學習引向廣闊的社會生活。⑤美國教育家科勒斯涅克有句名言: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⑥是啊,生活有多麼廣闊語文就有多麼廣闊,生活處處有語文,社會時時學語文、用語文。這也是《語文課程標準》的語文生活觀的基本觀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特別是綜合性學習的專題開設,極大地拉近了語文與生活關係。另外,新課標 將聽、說綜合為口語交際,強調口頭言語在生活情境背景下的學習,也大大促進了生活與語文的整合。《語文課程標準》說: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採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鍊口語交際能力。等等都非常清楚地強調了語文與生活的融合。

  語文教育與個人生活具有天然的本質的聯絡。語文是個體生活最重要的工具和生存方式。透過生活進行語文教育,在語文教育中走近自然、走入社會、走向生活,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因此,我們反對語文教學純粹學科化、絕對課堂化,我們主張語文教學生活化實踐化活動化。在生活中學語文、在活動中學語文、在實踐中學語文,體驗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感悟語文對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人生,以及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獨特價值。

【《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觀分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