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公共管理> 基於圖書館管理系統的藏書剔除實踐公共管理論文

基於圖書館管理系統的藏書剔除實踐公共管理論文

基於圖書館管理系統的藏書剔除實踐公共管理論文

  [論文摘要]透過對常用藏書剔除的方法的分析,闡明依託圖書館整合管理系統藏書剔除的組織、計劃、實施,及其方法和步驟,提出進行以3~5年為週期的藏書剔除,有利於館藏結構的持續改善。

  藏書剔除即“將某些圖書從基本藏書區中撤出,轉人某種輔助藏書區、儲存中心,或加以登出”的一個過程,將一部分失去使用價值或利用率很低的書刊撤離一線書庫[1],可使留下來的藏書更加符合圖書館的任務和讀者需要。

  一、常用方法的藏書剔除

  常用的藏書剔除辦法主要有主觀判斷法、書齡判斷法、使用年限法等,其中主觀判斷法是藏書剔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館員按照事先擬訂的一系列相關的剔除標準(或準則),憑藉自己的經驗,直接在書架上剔除文獻資料。面對的是知識內容千差萬別、質量水平參差不齊的藏書,運用主觀判斷法進行藏書剔除的尺度很難把握。

  書齡判斷法是根據圖書年代進行藏書剔除的一種方法。可是相同書齡圖書的利用率會相差甚遠,單純以年代決定藏書的去留,就有可能把一些有價值的、使用率高的舊書剔除出去,或者留下許多書齡較短、不符合讀者需求的圖書。

  文獻壽命“半衰期”體現的是知識情報的老化與更新的基本規律,可以作為一線書庫藏書剔除的一個參考依據。然而在實際工作中,量化某一館藏是否超出其有效使用年限,或著超出了多少,都是很困難的。

  調查研究法是開展特定範圍(讀者、專家)的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進行藏書剔除的一種方法。它過分注重代表範圍內的即時需求,忽視館藏體系整體的、長遠的建設和發展。

  滯架時間是反映圖書使用情況的一個客觀標準,如果大量利用率很低的館藏文獻繼續留在一線書庫,會增加館藏的承載負擔和經濟支出,增加讀者查詢和獲取的時間。但如果圖書沒有放到規定位置,或者讀者沒有發現它,那麼它自然沒有被利用的記錄,很可能就被選為剔除物件。

  目標比對法是根據資源建設目標進行藏書剔除的一種方法。然而,藏書體系也需要不斷完善,這種方法有時會加大滯後的週期。

  上述方法從不同角度為藏書剔除提供依據,總體上說是各有千秋。有些時候,單獨使用上述方法在時間、人力、質量等方面難以滿足藏書剔除的需要,需要結合目標、摸索更先進、更科學、更合適的藏書剔除方法。

  二、圖書館管理系統發展概況

  圖書館管理系統,又稱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自國內圖書館開始運用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到目前已經將傳統的圖書館業務手工操作轉變為計算機管理,從簡單的單個模組管理提升到功能齊全和強大的整合系統,使圖書館的主要業務,包括採訪、編目、流通、連續出版物管理、公共檢索等,在一個書目資料庫中得以實現。隨著計算機和網路技術在我國的快速發展,圖書館管理系統全面普及,傳統的人工工作逐項逐項地被計算機代替。圖書館管理系統本身從圖書館內部提供資訊資源朝著館際之間資源共享和資訊資源的多媒體化[2—3]方向發展。圖書館管理系統實時顯示圖書的庫存數量、種類,以及圖書的借閱情況,有助於動態的分析和決策,提高了圖書館的管理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基於圖書館管理系統的藏書剔除

  在圖書館整合管理系統得到普遍應用的當前,依託各整合管理系統的功能,跟蹤特定讀者群,核實電子文獻、各種資料庫、虛擬館藏的`覆蓋面、特色和利用情況。與對口院系、各專業尤其重點學科、基地建立長期的聯絡,掌握對口院系學科的專業設定、課程設定及學生和教師用書需求。根據入藏、流通、閱覽統計,確定反映本館利用狀況的藏書週轉基點,研究剔除一部分非本館特色學科的文獻、剔除一部分少人問津的文獻,對藏書結構、滿足率、利用率造成的影響。傳統的藏書剔除工作也可以根據計劃進度、一個庫一個庫、一類一類、持續不斷地開展,形成一個經常性、制度化、規範化、以3~5年為週期的、按主題(或按類別)的藏書剔除制度。

  利用計算機很容易列出長期滯架文獻的清單,但是要從這幾十萬條資料中判斷出哪些圖書應該在這一批剔除的確有困難。況且,判斷館藏圖書是否有使用價值,使用頻率的高低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使用頻率的高低並不一定與使用價值的大小同步,滯架書刊中不乏一些內容質量、及其時效性都是好的或比較好的書刊,不應屬於剔除之列。因此必須啟用專用的系統,把具體的量化指標限定條件輸入計算機,如歷年利用率要求、出版時間要求、複本數量要求、外觀狀態要求、修補次數要求等,其中連續利用率、出版時間、複本數量可以從資料庫獲得,外觀狀態和修補次數如果有記錄以記錄為準,沒有記錄則認定外觀狀態正常、修補次數為零。在計算機分類分類平臺完成檢索之後,記錄符合條件的分類結果,生成一個符合量化指標的表單。面對學科知識千差萬別、書品質量參差不齊的具體藏書,不是用幾條原則標準就能決定取捨的,隨時都可出現的一些實際問題。所以還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還須對藏書進行逐類審查、逐種鑑別的,任何僵化的、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此需要對擬剔除文獻進行必要的複審。

  對於透過複核的擬剔文獻,才可以分門別類交付工作人員把對應的文獻逐一從架位上按順序抽取出來,按順序集中存放。下架後應設一道複核工序,即由複核人員對下架的剔除文獻進行認真核對,以防止誤剔、漏剔。同時,對獲批下架文獻進行相應的資料處理,把剔除文獻的去向反映到相應的資料庫,調整庫位,生成新的排架號。

  藏書剔除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藏書質量,讓使用率高的藏書留在一線書庫的開架書位上,方便讀者取用,提高流通書位的利用率,控制開館成本。斯坦利J斯洛特的相關研究表明:“當一個圖書館的核心藏書佔該館現有圖書的72~84%時,可以保證滿足99%的讀者使用需求”,換句話說,如果一個圖書館將其現有藏書的16~28%圖書予以剔除,會對1%的讀者需求產生影響。所以儲藏剔除不能將剔除文獻輕率地拋棄,對尚有一定參考、利用價值的書刊,優先移至貯藏書庫,密集排架,以為讀者可能產生的特殊文獻需求提供保障。透過對藏書剔除相關問題的研究、分析和解決,可從藏書是否符合讀者群的需求、藏書分類是否恰當、藏書著錄是否準確、藏書排架是否符合讀者習慣等一個個側面為館員改進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反饋資訊,進而有利於修正和調整資源建設的方針和政策,有利於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結束語

  藏書剔除是藏書建設的重要環節,在當前圖書館整合管理系統得到普遍應用的前提下,依託圖書館整合管理系統的功能,可為藏書剔除工作提供更客觀、更準確的依據,並有效地保障藏書剔除的進度和質量。

【基於圖書館管理系統的藏書剔除實踐公共管理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