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服裝/紡織/皮革> 英國高校服裝設計的教學模式分析論文

英國高校服裝設計的教學模式分析論文

英國高校服裝設計的教學模式分析論文

  [摘要]本文以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為例,分析英國高校服裝設計專業課程設定的特點、優勢以及對我國高校服裝設計教育的借鑑,探尋我國高校服裝設計教育的不足,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促進學科發展。

  [關鍵詞]英國;服裝設計;課程設定;評分體系

  英國教育在世界享有盛譽,文化悠久,底蘊深厚,吸引了各國的莘莘學子們。筆者曾在其世界百強大學之一的南安普頓大學攻讀服裝設計專業碩士學位,畢業後在倫敦從事了兩年專業工作,親身體驗了其嚴謹的學風行之有效的課程設定。他們在教學安排、評分標準及作業完成度等方面採用開放式、引導式教學模式。每一課程階段環環相扣,相輔相成,形成一個全面、立體的教學體系,受益頗多。透過對比發現,這與國內服裝設計只看中結果的教育理念有很大區別。基於此,筆者以南安普頓大學為例,對英國高校的服裝設計教學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借鑑。

  1課程設定和教學活動緊密結合相輔相成

  英國的研究生課程為期一年。南安將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段:9~12月為初級階段。完成一個為倫敦本土設計師品牌開發系列新品的專案,包括市場調研、靈感收集、設計推演、設計稿繪製、成衣製作。第二段:次年1~4月為中級階段。以自己興趣為出發點,確定靈感來源的獨立專案,包含靈感調研、整合調研資料、系列作品設計、效果圖繪製。第三段:5~9月是最終的畢業設計階段。包含調研、設計師案例分析、靈感進化、3D實驗、效果圖繪製、樣衣製作、成衣製作。上面每個階段都是一個完整的設計過程。同時,看似獨立的三個階段實則相互交融,構成前後呼應密切相關的教學程序。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學生以市場為切入點,學會在某個品牌定位下進行設計,保持自我並忠於品牌,規範設計思路。用開放式的理念鼓勵學生挖掘自己的興趣和風格,在深入探索的過程中啟發創造思維,提升實踐技能。基於前兩個階段的訓練使學生最終呈現出既結合市場需求又充滿個人色彩的畢業設計作品。在這一年中,除完成三個階段的設計專案之外,還要學習兩門理論課並完成兩篇8000字和15000字的學術論文。其中一門課是關於調研技巧的方法指導課,一門課是專業相關的理論選修課。二者分別開設於第一和第二個階段,服務於相對應的設計專案並且在邏輯上逐級遞進。譬如,為倫敦本土設計師品牌開發系列新品的過程涉及到市場調研、品牌調研、靈感調研,而調研技巧課正好為撰寫調研報告提供支援。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設定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研究氛圍,讓抽象的靈感進化有據可循,也為調研所得轉化成設計作品提供實踐支援。而我國服裝設計教育在這方面存在斷層。設計課程單講設計,包含服裝色彩、服裝材料學、男裝設計、女裝設計、服飾設計等;結構工藝課講授結構製版和成衣製作方面的知識並配合相應的實踐操作,包含外套、西裝等服裝基本款的打版和製作。但每一門課程之間沒有聯絡。這就導致學生即便學習了所有課程依然不知道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完整地轉化為成衣。為設計而設計,為製作而製作,雖設計優美,工藝精細,卻難以將二者有機結合而製作出一件完美的成衣。又比如,學生在製作襯衫的過程中很想使之呈現出更豐富的結構,但結構課卻只講授基本款襯衫的製版,而沒有安排能讓他們更加大膽發揮的有關專案。這些問題都是課程安排的不連貫所致[1]。

  2評分標準詳細系統以便綜合監測

  學生操作的每一個專案都會有兩份反饋單。一份是導師意見表,一至兩星期一次。這是教師的指導小結,從值得發揚的優勢、有待提高的弱項、需獲得或強化的技能等幾個方面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另一份是結課成績,包含知識理解力、認知思考技能、創意轉化技能三個方面。評分標準分為四級:100~70分為“卓越”,69~60分“優秀”,59~50分“合格”,49~0分“不合格”。每一方面有一個評分,以三方面的平均分作為總評成績。只有在全部專案的最終評分都超過50%的情況下,才可以被授予學位。這一評分體系體現了英國服裝教育重在過程的特點,使學生在每個學習階段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有清晰的認識,能夠充分發揮特長並及時改正不足,明確地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怎麼做。在這個過程,導師可以隨時跟進每個學生的情況,深入引導,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形成師生的良性互動。由此,這套理論課程和實踐環節相結合的綜合評分標準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多元發展,使理論支撐實踐,實踐豐富理論。我國高校服裝設計專業的.評分標準相對簡單。以設計課程為例,通常來說,總成績由平時作業和期末考試兩方面構成,而二者的考核內容都是一組或一個系列時裝畫設計稿。這就造成了學生對自己的長處和不足認識不清,或是為了取得高分只訓練單一的考試內容而忽略專業的全面發展[2]。

  3注重作品的設計過程

  以畢業設計專案為例,為期10周,內容是從一個自己確立的靈感出發,最終完成一個系列成衣的製作。需要包含調研、設計師案例分析、靈感進化、3D實驗、效果圖繪製、樣衣製作、成衣製作。第一次上課,導師會發給學生一份任務書,上面列出作業要求和每個環節的截止日期。隨後的每週,導師會根據學生作業完成情況進行一對一輔導,主要是監督進度和把握設計思路。前兩週為調研階段。學生需要透過網路、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建築、自然界等來源收集靈感素材,然後完成一本調研手冊,把調研中形成的的照片、手繪、文字、面料、立體實物等透過拼貼、並置、速寫的形式呈現出來。它們記錄著你的思考和你眼裡的世界,是設計稿形成之初的思想軌跡,也是一個理清思路迴歸自我的過程,這對於激發靈感確定主題以及在設計的過程中開啟新的方向等均有很大幫助。接下來的四個星期是設計階段,需要對收集到的素材進行拓展和深入並最終形成服裝設計稿。這是服裝設計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使抽象的靈感演變為具象的服裝設計作品的重要步驟。正如約翰加里阿諾所說:“在一個系列中講故事是十分美妙的事情。但是你永遠不要忘記,除了那些奇思妙想之外,它終歸是與服裝有關的事情”[3]。這個環節的作業是一本靈感推演手繪本和兩百張設計稿。學生可以運用3D實驗的方法,在人臺上進行立體造型,在紙上的人體模板透過拼貼和並置嘗試面料、顏色、款式的不同組合方式,或根據一些圖片的機理、色彩、廓形的提示直接手繪設計草圖。它們記錄著設計作品從概念到設計圖的全過程。每一處概念的細微變化以及它產生的原因都有據可查。最後四周是成衣製作階段。先根據設計稿用坯布製作樣衣,用立體裁剪和平面紙樣的方式相結合,在製作和試穿的過程中改進結構上的不足,使之從抽象的設計圖抽離出來,還原服裝的本質,變成兼具實用、舒適、美觀的衣服。然後根據最終紙樣,用真實面料製作成衣。以上是英國高校服裝設計教學的完整過程。我們國內這方面做得還很不足。設計作業普遍是數量多但形式單一的效果圖,並沒有從靈感來源到設計稿形成的完整推演和進化。這是設計過程的嚴重缺失,難免會造成學生思路不夠清晰完整,對設計脈絡整體把握不足,容易斷章取義,從而導致設計作品不紮實的問題[4]。隨著侯賽因卡拉揚、約翰加里阿諾、薇薇安韋斯特伍德等英國本土服裝設計大師越來越多地活躍在國際時裝舞臺,英國的服裝教育更加受到國際關注。分析研究其優勢和經驗,對改進我們的教學方法,深化課程改革以及促進學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羅文琛,鄭高傑.本科高校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課程設定比較分析[J].紡織科技進展,2017,(5):58-64.

  [2]楊笑冰.基於創業能力培養的高校服裝專業教學改革探索[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7,(1):76-77.

  [3]西蒙希弗瑞特.時裝設計元素:調研與設計[M].袁燕,肖紅,譯.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

  [4]閆紅芹,儲長流.借鑑美國高校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紡紗質量控制》課程的探討——以美國UB服裝設計與營銷專業為例[J].輕紡工業與技術,2017,(1):70-72.

【英國高校服裝設計的教學模式分析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