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報告會》觀後感

《傳統文化報告會》觀後感

《傳統文化報告會》觀後感

  為響應二中的號召,向單位請了一天的假,參加二中舉辦的傳統文化報告會。

  在會場上,聽著老師聲情並茂、如泣如訴的演講,我思緒萬千,感受良多。

  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對於我們這些芸芸眾生來說,難見其滄海一粟;然而對已過中年、且為人父的我來講,感受最深的就是中華文化雖博大精深,卻很質樸,我們雖然沒有像那些專家學者那樣整天去研究她,把她上升到什麼樣的理論高度,但我想我們卻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理解她,去感悟她,並且在實際生活中去踐行她,把她作為我們日常生活的行為準則。

  在這麼多的文化當中,我想最簡單、最質樸、也是最實際的就是傳承了幾千年的中國的孝文化。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孝順父母,雖然這件事情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不那麼容易。

  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把我們養大成人,這其中的艱辛不是我們每個人都能知曉的,如果不是親身經歷的人他是不會有什麼感受的,所以才有了那句古語:“可憐天下父母心”。

  記得大學的時候,一個年輕的老師跟我們說過:你們將來是要處朋友、結婚的,那我問你們,你們用什麼樣的方法來看朋友的人品呢?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看你朋友對她(他)父母的態度是好還是不好就可以了,如果好的話那沒問題,如果不好的話那就別處了。你想想,他(她)連自已的父母都不愛,他(她)能愛你嗎?那是不可能的。當時只是一笑而過,經過這十幾二十年的生活,真正感受到了這句話真的很有道理。如果一個人對自已的父母都不好那還能對別人好嗎?簡直是笑談,血脈相連,血濃於水永遠都是不滅的真理。

  對於父母我們能做些什麼呢?我認為首先要與父母保持一個適度的距離,有人說這叫“一碗湯的.距離”。這樣非常好,首先,保證了各自的生活空間,又為孝敬父母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其次,要善於化解父母遇到的麻煩,也許父母遇到的麻煩不是我們能解決的,但我們可以跟他們聊聊,從別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那時候麻煩也許就不是麻煩了,心鎖打開了,老人就快樂了,身體也就健康了。其實他們並不在乎有多少物資,也許一句溫曖的話語,一個真誠的笑臉都會讓他們心花綻放。大家還記得《常回家看看》這首歌嗎?它的流行不只是曲調悠美,我想更主要的是跟孝心有些關係吧,因為它唱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著名學者張緒坤曾經說過:當你對著冰冷的墓碑的時候,那你所做的一切都晚了,都沒有意義了。更想起古人一句話叫:父母在不遠游。古人尚且如此,那我們現代人更應該懂得孝敬父母的重要性了。

  在我國古代有著許許多多的關於孝敬父母的故事廣為流傳,例如二十四孝等,舉不勝舉。

  無形中,孝敬父母也成了社會上衡量一個人品質的一條標準。在當今社會,面對繁雜的社會我有些茫然,然而內心深處的原則卻沒有變,那就是交朋友也好,處同事也罷,首先要看這人對父母的態度,如果這人對父母好,那麼這個人一定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之輩,值得交往,否則就不值得交往了。

  林林種種的社會現象被老師當做事例搬到講臺上,似故事,似警鐘,時時刻刻在耳畔回想。聽完報告,走在回來的路上,外面已是銀裝素裹,白茫茫一片,在每個人的腳下都是潔白的一片,而每個人走過去後卻留下了深淺不一、或直或彎的腳印。

【《傳統文化報告會》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