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雕塑> 紫砂佛像雕塑創作元素分析論文

紫砂佛像雕塑創作元素分析論文

紫砂佛像雕塑創作元素分析論文

  宜興紫砂雕塑之藝歷史悠久,紫砂佛像雕塑就是其中尤為重要的一個分支。自古以來,佛像雕塑的精華大多集中於石窟及寺廟的石雕佛像,然而藝術是相通的,佛教文化和精神信仰的流傳,更進一步促進了各種藝術形式之間的融合,而紫砂佛像雕塑便據有一席之地。紫砂佛像雕塑作品的表現物件往往不止“佛像”這一個體本身,還有結合藝術形象所必須具備的技藝功力、創新理念和人文依據等,這些都是不可忽視的創作元素,且它們會伴隨不同的主題或需求而發生變化。本文將以作品《盛世飛天》(見圖1)為例,淺談一下紫砂佛像雕塑的創作元素,以期共勉。

  1.四尊“飛天”展示人物雕塑獨特技法

  雕塑藝術是造型藝術的一種,又稱雕刻,是雕、刻、塑三種創制方法的總稱。紫砂雕塑作為其中的一種,便是運用紫砂泥這一天然的可塑性極高的材料,來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藉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審美情感與理想等。在這其中,雕塑者具備一定的技藝功力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敦煌壁畫堪有舉世之分量,對後世各類雕塑載體均影響深遠。在佛教初傳不久的魏晉南北朝,曾經把壁畫中的飛仙稱為“飛天”,但在敦煌壁畫裡,“飛天”是印度、西域和中原文明共融共育的多元文化複合體,它身無翅膀、體無羽毛、沒有“圓光”、雖藉助遊雲、飛花,卻主要憑藉靈動的體姿、飄逸的衣裙、飛舞的綵帶而蹈空凌虛、自由翱翔,成為世界美術史的奇葩與傳奇。紫砂佛像雕塑《盛世飛天》一組四件,其設計理念是遵循傳統佛像對姿態神情的表達方式,注入敦煌“飛天”的氣息、氣韻、氣質,著重於歲月審美厚度和時代精神風貌的再造。在整體技藝表達上,主要運用堆、雕、刻等手法,注重挖掘“飛天”壁畫中的人物特性,使其在紫砂雕塑中獲得新生。四尊個性鮮明、姿容曼妙的“飛天”,眉目清秀、五官精緻、髮髻利索、上體裸露、豐乳圓臍、長裙飄逸、衣帶舒捲,顯得清純柔美、靈動優雅、專注忘我、雍容聖潔,其身形結構、器官比例、表情刻畫等既符合客觀真實,又有適度的主觀重造。飛天們騰空於冉冉祥雲之上,飄遊於茫茫虛空之中,每尊仙子身後取一瓣蓮心,搖曳動人,蓮花是佛教的象徵,此處刻畫則更顯神韻,步步生蓮。

  2.“技樂仙子”彰顯創新中的東方元素

  藝術創作追求創新,甚至革新,但文化始終具有它的“固有性”,它經得起推敲,更由不得篡改。《盛世飛天》在創新理念方面的表達並沒有脫離文化,紫砂泥超強的可塑性,使得作品的空間感能夠更好地配合“飛天”內在的精神承載,從根本上緩解細節刻畫方面的諸多限制,從而賦予飛天仙子更鮮活、更細膩的形象詮釋。作品結合西方美學的理念,將繁瑣的細節簡化省略,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和情緒對比。同時,東方元素則進一步成為架構作品情感基調的又一特徵,即,除了仙子形象已於傳統佛像中昇華出來,並更具現實氣息外,另外用“技樂仙子”這一身份來對整件作品形成價值認同。《盛世飛天》擷取最菁華的敦煌飛天造形,“技樂仙子”各執簫、笙、笛、琵琶等最經典的東方樂器。或反彈琵琶,或凌空吹橫笛、簫與笙,她們神采飛揚,長裙飛舞,豪邁奔放。這些敦煌飛天壁畫中的經典形象,被實實在在地引申到了雕塑之中,古老的樂器帶著濃濃的東方韻調,舞起河西走廊的風,是串起“一帶一路”歷史音符的華章。

  3.文化依據傳達整件作品精神核心

  雕塑藝術帶有強烈的文化意義,這種文化依據構成了作品的內在靈魂。佛像雕塑歷來便是傳統雕塑藝術的重要根脈之一,其形態沿著精神信仰、情感寄託的心理需求而不斷演進。然而回歸到具體創作中,技藝功底只是最基礎的保障,創新理念也需具備文化依據。“飛天”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姿態意境、情趣風格等在不同的時代和的文化背景下衍變出千姿百態的樣貌,承載了中國人對佛文化的多重解讀,更寄託了翱翔天際、“天人合一”的嚮往。“飛天”這個主題所包羅的內容十分豐富,紫砂雕塑《盛世飛天》的藝術形態裡填滿了雕塑者的人文自覺。當今天的中國人一次次實現飛天夢的時候,作品則更多地承載了國人的精神信仰,同時昭示著和平盛世的強盛與偉大。

  結語

  感恩和諧昌盛的時代,讓我有機會走進敦煌,擁抱“飛天”,更好地投入紫砂佛像雕塑的實際創作之中。作為一名當代手工藝人,在紫砂藝術的銀河遨遊,我們更應牢記傳承文化、發揚經典、開拓創新的歷史使命,透過創作,不斷實現自己的夢想。

【紫砂佛像雕塑創作元素分析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