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農業經濟管理> 德國的農業教育形式主要有兩種

德國的農業教育形式主要有兩種

德國的農業教育形式主要有兩種

  目前,德國的農業教育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透過大學培養農業專門人才,另一種是透過職業培訓和進修達到國家對農業從業人員的資格要求。其中,農業大學畢業的約佔40%左右。 李比希教授說,農業學科在德國可是限制專業,10名學生才錄取1人。報考學生既要有優秀的中學畢業成績,又要具備半年以上的`學徒經歷。大學學習包括3至4年專業理論學習和1年專業實踐。畢業後可獲得農業工程師頭銜。

  至於學生的來源,除了子承父業的農村學生外,竟有8成的學生來自城市。對此,霍恩海姆大學學生部的負責人卡特斯博士並不奇怪,她說,近年來青年失業形勢嚴峻。由於農業勞動人口的減少、農業產業的持續發展以及支援青年安置等相應政策,農業學科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普遍好於其他產業。所以,願意務農的城市青年越來越多,農業學科也越來越吃香。

  在採訪中,記者感受最深的是德國各大學的農業專業設定。這些專業以市場為導向,富有時代氣息。比如,哥廷根大學農業科學系的馬學,在傳授馬匹養殖的科學基礎外,授課內容還包括關於馬的體育運動及經濟學知識;基爾大學的牛奶生產專業,得掌握牛奶及其衍生產品如乳酪、酸奶等產業鏈知識;而柏林洪堡大學,則設有跨學系的有機農業學群;其他還有營養科學、植物藥理、鄉村不動產管理、農業可持續發展等新興的實用專業。

  留學洪堡大學的中國學生馮嚴說,德國農業學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課程安排很廣泛,國民經濟、企業管理學、基礎社會學、法律等也在教學大綱之內,同時,學生還需具備商業頭腦及溝通合作能力。當然,德國大學實行學分制,學生可以根據社會需要、市場需求和個人志向自主選擇專業和課程。

  此外,學生必須到農場、公司等參加生產實踐,並幫助完成某一生產課題,解決生產實踐問題後才能畢業。在基爾大學的實踐基地,記者看到,一年級學生每人分一塊一米多寬、十餘米長的土地作為試驗田,根據課程進度在這裡種植蔬菜,每種菜種十幾棵,這是學生向老師交的作業。三年級學生則每人分1英畝土地,從種植計劃到播種、管理、收穫全部由學生完成,根據經濟收益評定成績,並償還學校的投入。如果虧損了,成績評定將為不及格。四年級學生則直接進入農村實踐。

【德國的農業教育形式主要有兩種】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