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輔助設計與工程計算> 職業院校計算機工程資訊科技教學的論文

職業院校計算機工程資訊科技教學的論文

關於職業院校計算機工程資訊科技教學的論文

  摘要:針對職業院校的計算機專業課程現狀,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等現狀進行分析,找到因為傳統課堂帶來的問題,以及翻轉課堂的優勢,結合學生的特點和課程的屬性,將翻轉課堂應用到職業院校的計算機課程中,透過優勢發揮與資源重組,實現教學課堂效果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職業院校;翻轉課堂;計算機應用課程

  《工程資訊科技》作為國家規定的職業院校學生必修的文化基礎課程,在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實現學生資訊科技綜合素養的提高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課程培養的是學生運用計算機知識發現並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縱觀職業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會發現他們的學習能力千差萬別,學習興趣普遍不高,再加上學習的基礎設施配備不足,使他們的課程學習長期處在一個“雪上加霜、”的境地。面對這樣的現實情況,改革與發展工程資訊科技課程就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高職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現狀

  1.學習基礎千差萬別職業院校教育在近幾年得到了蓬勃的發展,生源數量大大提高,學校考慮到經濟原因也大多進行大面積擴招,這就導致招進來的學生在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上有著比較懸殊的表現。還有,進入到職業學校學習的學生在家庭經濟狀況上的差別也比較大,有的學生在入學之前已經對計算機的操作非常熟練,有的學生則連基礎的入門都達不到。這就導致了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吃不飽,學習能力偏低的學生又吃不了。嚴重阻礙了教學效果的發現。

  2.學習興趣懸殊較大職業學校的學生和普通學校的學生相比,學習的興趣差異還是比較大的。一部分學生對計算機有著濃厚的興趣,另一部分學生則認為學習計算機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即使在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中間,也有一大部分學生是因為被網路遊戲等吸引,並不是真正想要提高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所以,學習興趣之於學生既是千差萬別的也是層次豐富的,如果沒有足夠的針對性,教學是不可能有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的。

  3.學習內容陳舊滯後目前,大部分職業學校使用的“工程資訊科技”課程的教材都是由國家教育部統一制定編寫的,這種教材的適用於一般標準,但是具體到實際教學中,有些內容已經不能滿足現實的需要。而這樣的教材要想改版一次,常常需要付出比較大的成本,地方院校要是制定地方教材,程式繁瑣,成本較大。這些都使得教材的內容幾年甚至十幾年如一日的呈現出“老三篇”---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作業系統、office辦公軟體。相關知識點的配套和教授素材嚴重缺乏創意,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壓制的同時,也使得職業院校的計算機學習整體呈現出一種在市場面前的“無力感”與“挫敗感”。而所有專業共用一本教材的現狀也充分暴露出當下教學的盲目性,學生在學習內容上使用的精力大部分是無效精力。

  4.教學手段貧乏單一

  “工程資訊科技”強調的是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目前,職業學校的計算機課的確都是在多媒體教室上,但這並不代表實踐能力就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很多學生在面臨實際操作時,還是茫然無措。這是因為我們只是在環境上配備的比較專業,但是在教學方法上仍然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學生在課堂上不是進行創造性學習,而是進行模仿性的學習,這樣的方法嚴重的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情況不盡如人意。

  二、“翻轉課堂”的含義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佔據了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進行講授。學生則只是被動的往腦子和筆記本里記知識點。這樣的方式完全是把學生放在了同一個水平線上,無視學生的興趣差異、能力差異、各項差異指標在傳統課堂上成為均質化。學生的學習進度也變成了步調一致的“進行曲”。所以在課堂上,每個學生呈現出的狀態最終的結果都是不盡如人意,而在課下完成作業的時候,可能出現的狀況就更多了,最常見的一種是學生完全不寫作業,最終養成了常年不寫作業的學習習慣。隨著課程深度改革的開始,我們看到很多教師已經出於課堂實踐的實效性發出了改革的意識和願望,他們認識到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但是這需要付出較之以往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在教學資源的消耗上也遠遠高於傳統教學。這就使得翻轉課堂這一因勢利導的教學方式被提出來。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臺進行計算機知識的學習。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學習,即使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不會的問題,也可以透過教學最後環節進行集中地處理。當然,還有一些課程對於學習能力比較低的學生來說,無論如何都是有難度的,這時就可以讓學生在專業的平臺上反覆的進行學習,不斷深入的學習,還可以在平臺透過互動尋求教師和同學們的幫助,總而言之就是透過各種渠道對其進行學習,最終提高的教學效率是有針對性的。同時,翻轉課堂也使每一個教師全面而深刻的掌握學生的情況成為現實,教師既可以透過全體授課講解知識點,還可以透過單獨授課,解決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這也就使得學生的能力培養成為了可能。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翻轉課堂的含義就是在資訊化教學的背景下,課程教師透過資訊化平臺向學生提供以影片為主的學習資源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學生的學習既可以是在課前,也可以是在課上,還可以在課下,對學習的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同老師、同學互助交流,共同構建新型課堂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實效。翻轉課堂的特點有以下幾個:第一,翻轉課堂的學習氛圍相對輕鬆,影片素材的大面積加入,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有效有趣,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學生可以成為自己學習的真正的主人,遇到學習上的困難,可以透過反覆觀看,各個擊破等形式,自己決定學習的內容和節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第三,翻轉課堂的模式極大地豐富了教學的內容,擴大了教學的資訊量,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透過平臺獲得大量豐富的課外學習資料,拓展視野的同時也使綜合素質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第四,網路資源呈現開放性,可供學生隨時查閱、隨時複習、隨時溫故知新,有利於學生充分的利用與掌握學習資源,而反覆的'出現,本身就是一個學習上的好辦法。第五,教育資源真正實現了和諧共享,這種利用集體的智慧得到的教學模式可以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使學習的內容、學習的難度以及學習課型的結構設計完美的呈現出來。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工程資訊科技”教學的結合

  翻轉課堂將知識的傳授與學習遷移到了課前。課堂上的時間主要用來進行知識內化的學習,這項發源於西方的教學模式在西方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所以在引進國內的課堂時,也是比較順利的。依據當前職業教育的大背景,結合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對於翻轉課堂在工程資訊科技上的運用應該是從兩個方面進行完成的。

  (一)課前自學部分

  課前自學部分主要是教師結合“工程資訊科技”課程教學的特點與學生學習的特點,蒐集、整理或自己建立教學影片。在教學影片中,要引導學生掌握了知識的重點,甚至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可以設定內容導讀,佈置對新課程的學習要求,併為每個知識點設計一個與現實情境中的具體問題密切相關的實踐性任務,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觀看教學影片,提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緊接著要完成教師佈置的課前任務,進一步發現在學習中存在的疑難之處。對於這些問題,學生可以透過資訊平臺在課下和教師、同學進行互動,也可以在留言板上留言,這種實時的互動不僅可以解決問題還可以溝通收穫,為進一步的學習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二)課中學習部分

  建構主義理論中提出,知識的學習必須在一定的情境下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協作活動來完成與實現。因此,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的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要素設計課堂學習活動,組織課堂彙報、討論環節,鼓勵學生相互質疑,充分發揮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完成知識的內化。教師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觀看教學影片、課前練習中提出的疑問,總結出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依據學生的理解程度指導其選擇相應的探究題目。根據所提的問題將學生劃分到同一個小組中,每個小組內的成員可以互相借力,也可以透過多種方式去驗證自己所提出的和研究的問題,內化知識點的同時,達成了學習目標。這實際上是一種分工協作所顯示出來的優勢,但是,如果沒有翻轉課堂為基礎,這樣的優勢是不可能實現的。課程的尾聲,學生需要透過成果彙報等形式,向教師和同學們展示自己思索的成果,然後透過課堂評價與相互評價,最終實現小組之間學習之間的高效學習,教師在這個基礎上,再根據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佈置一定量的課堂作業,以固化本次課程的知識點,並佈置下一課的內容。

  四、結語

  透過翻轉教學在“工程資訊科技”課程中的應用研究我們可以看出,翻轉課堂是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實實在在的掌握課堂的主導權,充分的融入到課堂之中,帶著問題來、帶著思考去。在這樣的模式中,充分激發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充分的進行自主學習的興趣,而且能很好地解決職業學校學生學習基礎差異較大的問題,對培養學生的自助探究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意志品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侯紅梅.翻轉課堂在職業學校《工程資訊科技》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四川師範大學.2016(06)342

  [2]高佳樂,劉敏昆,程昆,胡洋.星型拓撲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型研究[J].中國教育資訊化.2014(08)6

  [1]董敏.翻轉課堂在中職“工程資訊科技”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職教通訊.2014(24)194

【職業院校計算機工程資訊科技教學的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