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端午節> 端午節憶事抒情散文

端午節憶事抒情散文

端午節憶事抒情散文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

  這天,吃過午飯夫人讓我陪她去超市,說是去買些生活用品順帶看看今年棕子的價格怎樣,何適的話買一些送給老人,也算是過節的一點心意。

  說實話我是最煩逛超市的,興許每個男人都不耐煩陪老婆逛超市吧。進了超市渾身一陣清涼,超市的涼氣還是很涼爽的。妻子在前面選著日常用品,我推著購物車跟在後面,不一會兒就來到了棕子專賣櫃檯前,老婆選起了棕子,而我的雙眼隨她雙手的不停翻動停留在了口味各異、風格不同的各式各樣的棕子中,看著看著,忽然內心升起了一種異樣的感覺,而這種感覺隨著各式棕子在眼前的不斷出現而愈發的強烈,以至於情緒激動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此時的我就像站在太陽底下赤熱難耐……直到出了超市我發動汽車的時候,這種毫無來由的情緒波動也沒找到它的出處……

  這種道不明的心境一直持續到晚上,帶著莫名的失落感吃完了晚飯,坐在沙發上手下意識的拿起了電視遙控器,漫無目的地打開了電視,隨意切換了幾個頻道沒有一個看得進的,正百般無奈,突然《舌尖上的中國》幾個字映入眼簾,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內心豁然開朗,終於明白,糾結了一下午的心情原來是源於那小小的棕子。睹物思人使我想起了母親包的各種棕子的味道,原來所謂的“鄉愁”就是思念一個人小時候的種種經歷。這種思念始終伴隨著長大以後的我們,無論在哪裡生活工作,但對故鄉的懷念,對兒時的點點滴滴的回憶,都是源於對家鄉故土的思念,正像《舌尖上的中國》所描述的那樣,懷念的是那山、那水、那小時候舌尖上的美味,即使過去十年二十年那種回味會更加濃郁,我糾結了大半天的情結原來是源於這樣一種鄉愁,一種對兒時家鄉的美食的懷戀……

  說實在的,我很懷念小時候過端午節時,家鄉的那種節日氛圍,現在想起來依然瀝瀝在目。

  記得端午節的前幾天,母親會先把蘆葦葉釆回來洗刷乾淨,臨過節的前一天母親會先把糯米泡好,然後根據我們兄弟幾個的口味,母親會分別準備好花生、紅棗、肉、排骨、豆沙這麼幾樣餡。等要包的時候,母親往往會把所有的食材擺放在院子裡,邀請鄰居阿姨們過來一起包,各包各的,一來是圖個熱鬧,二來大家在一起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就把棕子包完了。這種鄰里的親情現在的.城裡人是體會不到的。然後各自回家準備煮棕子。

  煮棕子也是有講究的,先要在鍋底鋪上蘆葦葉,然後再把棕子擺進去。煮棕子是最費時間的,往往要花一個晚上的時間,這期間還要起來照看幾回,怕把水煮幹了,因為時間越長糯米才會糯也才會更好吃……

  第二天早早的,母親會買一些片片糖和一把艾草回來,艾草一部分煮水,給我們洗澡,說是洗去一年的汙氣不生病,一部分掛在門邊,這一部分我記不清是為什麼了,反正要一直掛到來年的端午節。

  等我們兄弟幾個起床了,母親就會把煮了一晚上的棕子端出來,我們會一人一手拿棕子,一手拿片糖,吃得滿嘴生香,肚子園園的,然後才會戀戀不捨地去上學。

  許多年過去了,每每回憶起當年的這一幕,都會感嘆時間的流逝,它帶走了兒時的歡樂,催老了父母們的歲月……

  現如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物質也豐富了,但在我們的潛意識裡,是不是會覺得少了當年的那一份鄰里之間的和諧氛圍?

  寫到此處,我不知道還能寫點什麼,此時我的眼前晃動著當年的影像,恍惚中,彷彿又看見了母親忙碌的身影……

  但我知道這一幕不可能再現了,大家圍在一起吃棕子的情形,和母親包棕子的那一鏡頭似乎永遠定格在了我的記憶中……

  我懷念那樣一種氛圍,更懷念那一份親情。

【端午節憶事抒情散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