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建築/建材/工程/家居> 建築設計與建築歷史教學整合方法論文

建築設計與建築歷史教學整合方法論文

建築設計與建築歷史教學整合方法論文

  摘要:首先對建築學科專業的教育工作發展現狀進行了簡單概述,分析了建築專業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技術和藝術之間關係處理以及學生們的學習目的等方面狀況,隨後,進一步分析了建築設計與建築歷史課程的整合策略,旨在為關注這一領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較高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建築設計;建築歷史;教學整合;教學目標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各界對於我國教育事業,特別是高等教育階段的建築設計與建築歷史課程教學整合等方面越來越關注。對於現代化的教育工作來說,建築設計專業的專業技術與人文藝術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推動建築專業設計課程有序開展的同時,合理地將建築歷史課程融入其中,實現國內建築專業教學工作的全面發展,是相關領域教職員工的教學重點。

  一、建築學科專業教育工作發展現狀

  (一)受到社會環境影響較為明顯

  從國內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可以看出,高等教育階段的建築專業學科教學工作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較為明顯。在實際的教學組織和教學管理工作當中,教師和學生甚至是教學內容都會受到社會環境的強烈影響。形式主義思想和理論在建築活動當中的影響較為深遠。建築專業受到社會環境影響的具體表現為: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和學生們的感性佔據主導,此種方式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在現實的教學工作中,感性佔據主導的教學模式,受到社會環境當中的負面因素影響較為明顯。當教學方法處於被動的狀態時,理性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措施在應用的過程中會受到明顯的阻礙[1]。

  (二)教學環節未能科學處理技藝關係

  從教學的角度進行分析能夠看出,國內的部分建築設計專業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沒有協調處理好專業技能和設計藝術之間的關係。此種發展模式導致了建築技術和教學管理,成為了目前國內建築教育專業當中最為薄弱的環節。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管理工作時,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建築物的外形結構設計當中,沒有科學地處理好建築外部環境和功能之間的關係。部分教師在設計教學案例時,對國外有關領域的建築模式進行借鑑,但是過度重視形式和符號的模仿,會導致國內創新力量不足,不利於國內建築行業的專業化水平全面提升。

  (三)學生參與專業學習目的不明確

  在現代化市場經濟以及新興媒體的共同影響下,社會環境當中的多種流行因素都會在校園生活和課堂學習當中得到不同程度地反映。對於建築設計專業來說,學生們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若不能充分明確和認清自己的學習目標,會使得在具體的學習階段以及學習專業的理論知識和設計技藝時,過度地追求前衛與新潮的設計模式。對於基本的'建築空間組織安排、流線和光線的控制、視線的設計等,都未能予以重視,在此種學習狀態下,學生們的邏輯結構、細節處理以及總體建築設計等方面,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

  二、建築設計與建築歷史課程教學整合的有效策略

  (一)明確建築專業學科教學目標

  透過建築專業的分析和論述可以看出,當前國內建築專業教學水平若想得到全面發展,必須將建築設計與建築歷史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相關領域的教職員工要制定出更為科學可行的課程最佳化整合策略。例如中國某地區的高等院校建築專業教師將培養學生們掌握創作共性思考方法以及設計的基本原則作為主要的教學管理目標。在此基礎上,逐步融入建築歷史課程教學理論,讓學生們透過將傳統與現代的建築設計理念相互融合,帶領學生們瞭解建築的流派、思潮以及設計和功能方面的共性,透過此種方式,使學生們能夠真正地體會到建築設計理論來源於生活和實踐[2]。

  (二)最佳化建築設計與歷史課程結合方案

  教師在進行教學方案的規劃設計環節,需要明確不同階段學生們的學習特點以及發展需求,為學生們制定出更為合理的教學計劃,從而更好地將建築設計與建築歷史課程相互結合起來。例如我國某地區的高等院校建築專業教學小組,為不同年級的學生制定了相應的學習和發展方案。以一年級新入學的新生為例,教師重點為學生們傳授了建築領域的專業理論知識。以“建築初步”為依託,將中外建築史以及中國建築領域的發展歷程等,都進行了介紹。此外,當地教師還為二、三年級學生們增設了關於“傳統建築形態”的設計課程,鼓勵學生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學習並且積累關於傳統建築的有關知識。

  (三)整合分解建築設計與歷史教學內容

  作為教學內容改革工作當中的重要措施,整合與分解要求教師對於教學材料能夠充分地掌握,並且在現有的理論下,不斷地整合與分解建築設計與建築歷史的教學內容,為建築專業教學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例如中國某地區的高等院校建築專業教師在進行課程規劃時,將上下兩個學期的教學內容劃分為三個單元,基本包括了認知、思維以及技法等內容。並且在不同的單元當中,都為學生們規劃設計了相應的側重點,逐步引導學生們構建更為完善的建築設計和建築歷史學習發展體系。

  (四)完善建築專業教學評價體系

  在實際的教學組織和管理工作當中,教師還需要不斷地完善教學管理評價體系,從而對學生們的教學評價和管理工作提供更為科學支援。例如中國某地區的高等教育建築專業教師在對學生們進行組織和管理工作時,除了在課堂設計階段,充分地培養了學生們的創造力,而且還透過設定科學的考察與評價方案,讓學生們的形象思維和表達能力等也都能得到提升。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傳達了建築來源於生活,更是生活的“容器”這一設計理念,結合模型復原製作考核方式等科學評價方式,有利於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和空間創造能力得到全面地提升,讓學生們更能理解到建築設計與建築歷史之間的關係。

  三、結語

  對於現代化高等教育事業的建築專業教學工作來說,相關領域的教職員工需要積極地推進和開展建築設計與建築歷史課程相互結合。透過將建築設計與建築歷史課程有機地融合起來,有利於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更為可靠的支援。相關領域的教職員工需要在明確當前國內建築專業科學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最佳化建築設計和歷史課程的結合方案,整合教學管理內容,不斷地完善建築專業的教學評價和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劉繼驍,韋喆喆.“建築構造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建築施工圖繪製技能培養的有效融合[J].新校園(上旬),2017,(7):72-73.

  [2]李相傑.建築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淺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6):112-113.

【建築設計與建築歷史教學整合方法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