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國小語文《夏感》優秀教學設計

國小語文《夏感》優秀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夏感》優秀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教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散文,屬於一篇自讀課文。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編者的意圖或許是想讓學生領略大自然之美吧。有人評價梁衡的《夏感》是“六百六十六字凝成的精美鏡頭”,的確如此。文章從夏天的景色、夏天的色彩和夏天的旋律三個方面來盛讚夏天旺盛的生命力,盛讚人們的勞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學本文,應根據單元教學要求,引導學生朗讀,在朗讀的基礎之上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時,還要讓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加強與文字的對話;要讓學生透過聯想與想像,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真切感受夏的特點,以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情感。

  二、學情分析

  剛剛邁入中學大門的七年級學生,擁有一顆較為強烈的好奇心。但在學習的重壓下,他們卻很少為一輪紅日而驚歎,很少為一片落葉而感慨,往往對大自然的美熟視無睹。因此,教學本文,要特別注意調動學生豐富的想像與聯想能力,幫助學生感知課文內容;要引導學生抓住文章優美的詞句去賞析課文,盡情領略夏天的景色之美,人們的勞動之美,大自然的畫面之美,以增加學生的文化積澱,努力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三、教學目標

  1.誦讀課文, 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體會作者情感。

  2.體會文章生動準確的語言特點,感受文章語言的魅力。

  3.透過對優美詞句的賞析,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情感。

  四、教學重點

  強化誦讀,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把握作者情感。

  五、教學難點

  抓住優美詞句賞析課文,體會對比手法的作用,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六、教學過程

  (一) 匯入

  1.觀看一幅各具風韻的四季圖,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個季節,並說說喜歡的理由。然後播放一段有關夏天的優美音樂,讓學生判斷音樂中所描述的景物代表哪個季節。

  教師提示:不同季節有不同的特點。春天的和煦,夏天的熾熱,秋天的色彩,冬天的嚴寒,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因為我們的人生閱歷、生活體驗、認知能力和審美情趣的不同,對四個季節的感悟也會有異。

  在當代著名作家梁衡的眼中,“夏”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賞 梁衡 先生的散文《夏》,看看 梁衡 先生筆下的夏又有著怎樣的特點。

  (設計意圖:課前播放一段有代表性的關於夏天的音樂,可以讓學生初步體驗到夏天的特點,引發學生對夏天的興趣。)

  (二) 落實基礎

  1.作者簡介: 梁衡,(1946—— ),山西霍縣人。主要從事散文創作、散文理論研究。作品曾獲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1996年在《佛山文藝》發表的散文《忽又重聽“走西口”》獲《美文》《文學自由談》《佛山文藝》三家聯合舉辦的“心繫中華”散文徵文優秀獎。有散文三篇《晉祠》《覓渡,覓渡,渡何處》和《夏》入選中學教材。主要著作有《新聞三步曲》(三卷)《數理化通俗演義》(兩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傑鬼雄》。

  2.聽讀: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聽讀,注意朗讀的語音、語速、語調、節奏、重音與情感,在朗讀過程中同時播放一些與課文有關的畫面。

  (設計意圖:學生伴隨著音樂聽讀,並結合與課文有關的畫面加以想像,可以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初步的比較直觀的瞭解,以便儘快熟悉課文。)

  3.檢測字詞預習情況並齊讀兩遍,然後任選三個詞語說一段話。

  芊芊(qiān qiān) 黛色( dài) 磅礴(páng bó)

  匍匐 (pú fú ) 迸發(bèng) 澹澹(dàn dàn)

  (設計意圖:檢測字詞掌握情況,可以讓學生重視字詞的積累。而用詞寫“話”,則是強調詞語的運用。這些都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必由之路。)

  (三)整體感知

  1.齊讀課文,在聽讀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課文內容。

  (設計意圖:“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學生讀書的過程就是初步與文字對話並瞭解文章內容的過程)

  2.默讀課文,思考以下二個問題:

  ①作者對夏天的總體感受是怎樣的?或:夏天有著怎樣的特點?(先在書上勾畫,然後用課文中現成的詞語來回答)

  明確:夏天的特點是“緊張、熱烈”而又“急促”的。

  (設計意圖:文章著力表現的是夏天“緊張、熱烈、急促”的特點。學生抓住這一特點,就抓住了理解全文內容的“綱”。同時,讓學生自己在書上勾畫,既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培養學生提煉資訊的能力)

  ②請在文中分別勾畫出表現夏天“緊張、熱烈、急促”特點的語句,並說說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夏天景緻的。

  明確:作者是從“夏天的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和夏天的旋律”三個方面來描寫夏天景緻的。透過對這三個方面景緻的描寫,生動細膩地表現了夏天的特點。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第一段的總領句去找相關句子,輕而易舉地讓學生明白文章的結構關係,同時領會文章內容,並讓學生進一步靠近文字。)

  3.齊讀文章最後一段,說說它有何作用,並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最後一段與歷代文人多寫春花秋月作比較,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表達了作者對夏天的無比喜愛及對勞動者的讚美之情。

  (設計意圖:齊讀最後一段,找出文章的“點睛”之筆,讓學生領會文章主旨,同時對學生的寫作也會有所啟迪與幫助。)

  (四)品味語言

  根據示例,選出你最喜歡的一個詞或一句話,並說說喜歡的理由。

  示例1:我喜歡“好像爐子上的一鍋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於沸騰一樣”這個句子,它採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由春到夏的醞釀過程。示例2:我喜歡“輕飛漫舞的蜂蝶不多見了,卻換來煩人的蟬兒,潛在樹葉間一聲聲地長鳴”這個句子,它採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並用一個“替”字寫出了夏天的炎熱。

  比喻句:

  “好像爐子上的一鍋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於沸騰一樣”,具有視覺效果,應合開篇第一句話,以突出夏天“緊張、熱烈、急促”的特點。本來這些“特點”是抽象的,這裡用比喻,就化抽象為具象了。

  “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長牆”,這是以彼物喻此物,用人們習見的“長牆”喻“綠煙”,更加直觀。

  “像海浪湧著一艘艘的艦船”,這是比喻“公路上的汽車”,它們在麥浪中行駛,讓人產生幻覺,像是“艦船”,以喻其疾速、氣勢雄壯。

  擬人句:

  “山坡上的芊芊細草長成了一片密密的厚發”,是作者的想象,生動形象。

  “輕飛曼舞的蜂蝶不見了”,“曼舞”是想象,’用了擬人寫法,想象其優美的舞姿,很生動。

  “那朝天舉著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寫兩種作物用了兩個形象的動作,像描寫人一樣,很有趣味。

  “這時她們……向秋的終點作著最後的衝刺”,這些農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來是比較抽象的,這裡用人的跑步衝刺來形容,化抽象為形象。

  細緻生動,富有韻致的句子:

  “彎著腰,流著汗,只是想著快割,快割”,有動作,有形象,還有節奏感;

  “他們的肩上挑著夏秋兩季”,“而夏呢,總是在苦澀的汗水裡“,非常簡樸,又形象生動。

  “春之色為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秋之色為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誌著事物的終極”,“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語句具有對稱性、旋律感,近似於文言,顯得雅緻,琅琅上口。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熱風浮動著,飄過田野,吹送著已熟透了的麥子的香味。那春天的靈秀之氣經過半年的積蓄,這時已釀成一種磅礴之勢,在田野上滾動,在天地間升騰。夏天到了。”由具體描寫進到概括性描述,伴隨著寫景視野的逐漸開闊,語言中的大氣也張露出來,“磅礴”“滾動”“升騰”等詞用在這裡都顯出大氣,“夏天到了”,四字單獨成句,斬截,響亮。文章末尾說“我卻要大聲讚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季”,情感態度明朗,語調高亢。這些語言都不經意間顯出剛性氣質。

  (設計意圖:品味語言既是為了達成教學目標二,又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鑑賞與寫作能力。同時,對於剛入中學校門的七年級學生來說,從何入手品味語言,多少會感到有些茫然,由教師給出一二示例,他們做起來就駕輕就熟了。)

  (五)拓展延伸

  1.你知道哪些關於四季的古詩?請寫出來。

  描寫春天的古詩:

  1)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2)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3)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4)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描寫夏天的古詩:

  1)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2)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3)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4)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描寫秋天的古詩:

  1)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2)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描寫冬天的古詩: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幕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積累名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仿句:

  仿照以下句式,結合課文或發揮想像,寫一寫“夏之色”。

  春之色為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

  夏之色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之色為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誌著事物的終極。

  夏之色為晶瑩的藍,如藍天,如海浪,充盈著清涼。

  夏之色為暖的紅,如熱血,如朝陽,散發生命之光.

  夏之色是熱的紅,如雛菊,如豔陽,充滿活力。

  夏之色為暖之紅,如火焰,如太陽,貯滿溫暖之情。

  夏之色為晶瑩的藍,如藍天,如海浪,充盈著清涼。

  夏之色為熱的綠,如綠葉,如繁林,蘊涵澎湃只請

  夏之色為熱之白,如沙灘,如船帆,充滿烈日豪情;

  夏之色為亮的藍,如藍天,如夜空,展現魅力之神,

  夏之色為燦的黃,如光豔,如夏花,象徵著生命的旺盛

  夏之色為炫的.黃,如黃花,如向日葵,欣欣向榮的影響;

  夏之色如涼的青,如荷葉,如山川,折射著燥熱之後的思索。

  夏之色如火的青,如田野,如山川,表明,生命的至高.

  冬之色為清冷的白,如冰雪,如梨花,滿含著純淨。

  冬之色為冷的白.如羽翼,如水晶.蘊涵天國之美.

  冬之色為寒的銀,如月光,如白雪,純潔了整個世界

  冬之色為清冷的白,如冰雪,如梨花,滿含著純淨。

  冬之色為冷之灰,如枯枝,如鉛雲,標誌著終極之後的空虛

  冬之色為炫的白,如雪花,如冰天,昭示著春的臨近;

  冬之色為靜的白,如雪原,如霧凇,蘊涵萬物的靜謐

  冬之色為甜的白,如雪花,如樹掛,掩蓋了世界的美醜;

  冬之色如水的白,如瑞雪,如冰霜,蘊涵純淨之心.

  冬之色如潔的白,如霜雪,如冰凌,閃爍著無私的清靜

  (設計意圖:品味語言之後,熱炒熱賣,仿寫心中的夏,學生會覺得很容易,同時也達到了講練結合的目的。)

  (六)總結全文

  作者梁衡以多情的筆調,採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著力表現出了夏天的緊張、熱烈和急促,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絢爛的夏之圖畫,真正讓我們感受到了夏天的自然景色之美、色彩之美和勞動者的勤勞之美。同學們,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和品味,我們就會發現“美”就在四季的更替,“美”就在我們身邊!

  (七)結語、寄語:

  [幻燈3]

  踩著時間的腳步一路走來,我看到了你,也看到了我自己。

  我看到你,從往日充滿天真爛漫的少年兒童,長成為如今充滿激情活力的青少年。

  我看到你,正從今時勃發熱情的青少年,走向堅強偉岸的成年。

  在你身上,我彷彿看到了翻滾升騰的麥浪。

  在你身上,我彷彿聞到了夏日湧動著的成熟了的麥香。

  在你身上,我觸控到了收穫希望的喜悅。

  在你身上,我聽到了生命成長那緊張的腳步聲。

  在你身上,我才發現,生命裡的夏天到了。這正是一個“收穫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的生命季節,這正是一個“承前啟後、生命交替”的生命旺季。

  來吧,朋友,勇敢挑起肩上的兩季,用我們的活力大聲讚美這個生命裡的黃金的夏季吧!

  【設計意圖】利用寄語的形式,在優美的音樂情境中呈現文字,既是課堂情感醞釀的最終爆發,又能在教學結尾處推波助瀾,再掀一個情感高潮,達到師生共鳴效果。同時,對文章的情感和主題進行遷移,賦予現實意義,揭示生活真諦。

  (八)作業

  請用一段優美的文字對你家鄉的夏天作一番描繪(300字以上)。

  (設計意圖:帶著品味賞析課文的餘溫,熱情洋溢地描繪自己家鄉的夏天,投學生之所好,加大平常練筆的力度。)

  附:板書設計

  緊張 熱烈 急促

  景美 讚美

  (總——分——總)

  人勤

【國小語文《夏感》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