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農業生物技術治理工作分析論文

農業生物技術治理工作分析論文

農業生物技術治理工作分析論文

  摘要:以農業生物技術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為研究背景,在分析農業生物技術發展動態與農業生物技術治理特徵的基礎上,透過借鑑國內外可持續評價的方法和經驗,深入分析了農業生物治理技術工作的主要內容,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農業生物;技術治理;生物技術

  生物技術屬於高新科技核心技術,在解決人類面臨的資源、食物、健康、環境等方面的重大問題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在農業生物技術治理工作上需要不斷地研究農業生物技術治理工作,從而能夠促進農業生物技術快速發展。

  1可持續性治理概述

  該研究提出的可持續性治理的理念,治理者應該加大可持續發展行為的規範力度,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如完善扶持政策、健全市場化資源配置機制、強化科技與人才支撐、充分利用國際市場資源[2]。農業技術人員應該及時處理可持續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技術改良,保證生態產品的健康。另外,治理者還要深入“自然-科技-經濟-社會-人類”的複合系統,深化改革和創新,將自然環境與技術發展並重。

  2農業生物技術可持續性治理的主要內容

  2.1可持續性評價管理

  2.1.1環境安全性方面環境安全性主要採用種群替代試驗的方法來檢驗及排除隱患。潛在隱患主要分兩類,即雜草化和基因漂流的潛在隱患。對於雜草化的風險,檢驗步驟可分為3步。1)按照風險程度進行分類判斷,如高風險、低風險、無風險。這一步主要參照已學知識,如瞭解親緣物種是否具有雜草化。2)根據第1步分類再次設計試驗,對照適應性和生存競爭能力等方面的差異,觀察實驗物件的表現。3)如果表現出了更高的風險,第3次進行實驗評估。對於基因漂流的潛在風險,同樣分3步。1)基因流分析,確定作物與野生近緣生物可雜交可繁殖。2)生態表現分析,對轉基因生物與非轉基因生物的表現進行對照分析。3)雜草化實驗。2.1.2食用或使用安全性方面以實質等同性為原則,即若1種生物工程食物或食物成分與其相應的傳統食物或食物成分基本相同,則可以認為具有相同的安全性[3]。所以應對轉基因與非轉基因作物進行比較,結果同樣可以分為3類。1)成分相同,即存在實質等同性,就說明具有安全性,不需要進行下一步試驗。2)成分不完全相同,存在某一成分不同,就需要對不同的成分進行集中比較,排除潛在的安全隱患,如是否具有毒性,是否會引起人們過敏。3)成分不相同,即不存在實質等同性。2.1.3經濟效益方面對投資決策者來說,若投入小於產出,必然很樂意接受[4]。對於農民來說,因為這項技術得到的額外收入在總收入所佔比例越大越好。對於生態系統來說,可持續性異常重要,這就需要提高產品及副產品的迴圈利用率,利用率越高,帶來的經濟效益越大。

  2.2農業生物技術治理的特徵及表現優先發展的領域和型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育種技術對於農業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相關產業有植物基因工程育種、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等。2)當然動物業對於農業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動物生物技術的發展也非常重要,包括動物基因診斷技術、乳產品的乳腺生物反應器等。3)對於重要的農作物,對農業發展有益的微生物和基因技術,如建立農作物突變體庫,當然還可以運用DNA晶片比對技術分離相關的基因,從而開發對人們有利的農業技術。4)農用生物製劑,是農業生產所離不開的,所以必須引起重視,對於它的研製包括:農藥、肥料、飼料、生長調節劑等各種促進農產品生長和修復環境的試劑研究。5)由於農產品消耗量巨大,所以利用一些可再生資源就顯得十分重要。例如:對於廢棄物的利用,使廢棄物轉化為對農產品生長有益處的物質,利用EM技術使農產品的生長得到充分的營養,從而又保證了環境清潔。所以這些方面是必須優先發展的,是生物技術對農業最有益的地方。除了優先發展的領域,還包括必須限制發展的領域,如對生態和社會存在重大負面影響的必須嚴格限制發展,如克隆人、研究生物武器[5]。

  3討論

  在建立技術層面與政治層面協同的管理體制的過程中,當涉及技術問題時,不能侷限於環境經濟學以及資源經濟學的框架,應該對經濟成長的資源和成本,以及環境代價問題進行分析,我國應該結合農業生物技術治理工作,提出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政策。同時,在進行科學實驗基礎上,要結合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的成果,對遺傳修飾的生物體能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或是對環境產生的良好影響,進行詳細評估,從而促進科研機構加強與企業的聯絡。做好這些工作能夠有目標、有重點地強化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從而增加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措施,並且從智慧財產權的運用、管理、保護、人才培養等指標上,綜合性地設定智慧財產權、農業智慧財產權的維度。農業生物技術治理工作需要加強風險評估和監督約束,要在研發和應用之前進行,避免出現使用時間不當,同時還要長期、系統地研究影響生物技術的可持續性問題,對生物技術進行監督評測,避免產生各種風險,並建立一些完善的機制,透過廣泛的推廣動員,努力做到讓全民參與討論生物技術,並且做到相關制度的監督與約束生物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此外,農業生物技術治理工作需要向大眾普及現代生物技術,讓大眾也瞭解基因安全觀和環境安全觀,為大眾營造更好的社會環境。迴圈經濟的產業體系是與迴圈經濟發展相結合的,是1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從社會整體角度來看,要促進社會整體和諧,在農業方面要提供技術指導。

  4結語

  因為農業生物技術推廣率還不是特別廣,使用的技術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還有很多不是特別清楚的理論,所以很多生物技術方面的理論還處於探索階段。農業生物技術治理工作需要綜合許多學科知識,並從多個方面、多個層次開展研究工作。生物技術的可持續性評價與管理對於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實用性,在生物技術研究和應用的過程中,必須進行深入研討,為生物技術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援和保障。

  參考文獻:

  [1]王玉.淺談農業生物技術在農藝學中的應用[J].種子科技,2017,35(3):83.

  [2]翁伯琦,湯浩,李玥仁,等.福建省農業生物技術研究進展與產業發展的若干思考[J].發展研究,2016(8):76-81.

  [3]雷紅靈.農業生物技術發展概況及其在恩施州的應用[J].湖北農業科學,2007,46(4):481-483.

  [4]馬珉,範雲六.我國農業生物技術進展[J].高科技與產業化,2007,3(12):78-81.

  [5]彭明.農業生物技術的現狀與發展方向[J].世界熱帶農業資訊,2005(11):1-3.

【農業生物技術治理工作分析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