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國小科學《摩擦力的秘密》教學設計

國小科學《摩擦力的秘密》教學設計

小學科學《摩擦力的秘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有關摩擦和摩擦力。

  2、能夠設計實驗研究減小運動物體在固體、液體、氣體中的摩擦力。

  3、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摩擦力的結果。

  科學知識:

  1、認識摩擦產生的條件,知道什麼是摩擦現象,什麼是摩擦力。

  2、瞭解減少或增大物體間摩擦力的方法。

  3、知道摩擦現象在生活中的正負效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現象感興趣。

  2、能夠辯證地看待摩擦力。

  教學準備:

  1、磚塊、人游泳活動,物體在空中運動的圖片或錄影。

  2、彈簧秤、帶鉤的重物(或鉤碼)、圓杆鉛筆、油。

  3、橡皮泥若干、洗潔精或油、透明塑膠瓶、秒錶、鯨或海豚體形照片。

  4、流線型火車的圖片。

  5、生活中增大或減少摩擦力的事例的圖片或實物。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1、學生活動:用小拇指推磚塊或把手平放在桌面向前推。

  2、提問:透過剛才的活動,你有什麼感受?為什麼?你認為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什麼是摩擦力?

  3、談話:今天我們來認識“摩擦力的秘密”。

  (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究

  活動一:認識摩擦現象及摩擦力

  1、討論:摩擦力是從何處產生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怎樣的`?

  2、講解:摩擦力。

  3、提問: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力?物體在水中或空氣中運動是否產生摩擦力?

  4、出示圖片或放錄影講解。

  活動二:認識摩擦力的正負效應。

  1、談話:冬季,我們必須及時清理街道上的積雪,而當滑冰時,我們會專門凍一個冰場。由此,你想到什麼?

  2、討論:你認為哪些是摩擦力的“功”?哪些是摩擦力的“過”?

  出示圖片,讓學生辨析。

  活動三:研究減小固體間摩擦力的辦法。

  1、談話:當物體運動時,怎樣減小兩個物體間的摩擦力呢?利用桌上所給的材料,自己想想辦法。

  2、提問:在實驗中應注意什麼?強調注意事項。

  3、學生活動,要求儘可能多的想出辦法。

  4、彙報。

  5、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活動四:研究減小物體在水中受到阻力的辦法。

  1、談話:物體在水中運動,怎樣減小它受到的摩擦力呢?下面我們透過實驗來認識。

  2、出示鯨或海豚的圖片啟發:為什麼鯨或海豚的身體是兩頭尖,中間大,這有什麼作用?

  3、講解實驗方法。

  4、學生活動,用秒錶計時。

  5、彙報。

  6、小結。

  活動五:瞭解流線型物體在空氣中受到的阻力較小。

  1、出示流線型車或火車圖片,問:怎樣減小物體在空氣中運動受到的摩擦力呢?設計方案,並進行研究。

  2、學生設計方案,教師完善。

  3、學生合作交流,彙報。

  4、教師小結。

  活動六:瞭解生活中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事例。

  1、提問:摩擦力的存在有時有用,有時又給人帶來不便,說一說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減小摩擦力?

  2、學生討論、彙報。

  3、出示一組生活中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圖片,讓學生辨析。

  三、鞏固、評價

  1、提問:透過兩節課的學習,你認識了什麼?

  2、提問:假如世界上不存在摩擦力,將會怎樣?

  作業設計:

  1、觀察腳踏車的構造,哪些需要增大或減小摩擦力?是怎樣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

  2、瞭解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或減小摩擦力,並想辦法解決。

【國小科學《摩擦力的秘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