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國小語文四年級《寓言》的教學設計

國小語文四年級《寓言》的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四年級《寓言二則》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自主學習5個會認字,學寫6個會寫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特點,能夠熟練地朗讀課文。

  3.瞭解兩則寓言的寓意,並能結合自身的生活實際談談感想。

  4.分角色演一演“自相矛盾”這則寓言故事。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寓言故事,在朗讀中瞭解寓言的寓意。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悟出寓言的寓意。

  教學準備

  生字卡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寓言二則,板書課題,認識“寓”。

  2.你聽過寓言故事嗎?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誰來給大家說說。

  3.聽了這麼多的寓言故事,現在你知道什麼是寓言了嗎?(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來說一個道理的文章)。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閱讀課文的兩則寓言,你發現了什麼讓你奇怪的地方?

  指名學生回答後,師述: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體,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誦讀文言文,能提高語言的感悟能力、表達能力、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

  2.在看課文之前,你是否聽過、看過這兩則文言文?

  3.自由朗讀課文,要求:(1)對照譯文慢一點讀;(2)用自身的話說一說意思。

  4.指名學生說讀的過程,需要協助的地方。

  5.分別指名學生讀兩則寓言。正音:寓(yù)憫(mǐn)揠(yà)曰(yuē)槁(gǎo)鬻(yù)矛(máo)盾(dùn)

  6.老師範讀,聽的時候自身不會讀的生字注音,不會停頓的做好標誌。

  三、深入理解第一則寓言。

  1.自由地讀一讀第一則寓言,對照譯文把不理解的詞語標出來,把知道的字、詞的意思用筆寫上。

  2.討論交流:你讀懂了什麼?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點撥理解以下詞語:

  憫:擔心

  揠:拔高

  者:指代人

  芒芒:匆忙的樣子。芒,通“忙”。

  曰:說

  病:指累了

  槁:乾枯的意思

  3.小組合作讀,齊讀。讀的時候想一想它的意思,看能不能和譯文的意思聯絡起來。

  4.挑戰自身:不看譯文,老師讀一句,學生說一句意思。

  5.指名上臺講述這個故事。

  四、總結全文,明白寓意。

  1.解題。

  (1)逐字分析。揠:拔。助:協助。

  (2)用自身的話說出“揠苗助長”的意思(拔高禾苗,協助禾苗長高)。

  2.討論:

  (1)這個人幫禾苗長高了嗎?為什麼?

  (2)想一想這人錯在哪裡?

  (3)學習了課文,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4)你能舉出例子來嗎?

  五、熟讀課文。

  1.指導朗讀。

  2.自由讀。

  3.背誦課文。

  六、學習生字詞。

  1.自由識記字形:寓、憫、曰。

  2.討論交流。

  3.指導寫字:“寓”上下結構,下邊不能寫錯。

  者:上下結構,注意撇的.位置。

  寓:上下結構,注意下半區域性的筆順。

  七、作業:

  1.謄寫生字詞。

  2.熟讀並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29寓言二則

  揠苗助長

  禾苗不長

  拔高禾苗禾苗乾枯

  第二課時

  一、複習回憶。

  1.檢查背誦《揠苗助長》。

  2.從《揠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麼?

  二、學習《自相矛盾》。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通順,流利。

  2.再讀課文,試著理解句子的意思。

  ①自讀自悟。藉助譯文,一句一句地讀,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

  ②練習把語句讀正確,流利。

  3.檢查試讀課文和理解句子意思的情況。

  ①指名學生讀。

  ②指名學生說句子的意思。

  ③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指導讀好誇的語氣)。

  ④自身把句子的意思連起來,練習講課文故事。

  4.分角色演一演“自相矛盾”這則寓言故事。

  三、總結全文,明白含義。

  1.理解“自相矛盾”的意思。

  (比喻自身說話做事前後牴觸。)

  2.學習了課文,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3.你能舉出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來嗎?

  >  四、學習生字詞。

  1.讀準字音。

  2.自由識記字形。

  3.指導書寫。

  “矛”字不能丟掉最後一撇,“盾”字是半包圍結構,“陷”的右邊框內兩短橫不能連在一起。

  五、作業。

  1.謄寫生字詞。

  2.熟讀並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  自相矛盾

【國小語文四年級《寓言》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