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文言文教學中因材施教論文

文言文教學中因材施教論文

文言文教學中因材施教論文

  一、初中文言文教學中“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一)中學生語文教育的特殊性

  中學生處於青春成長階段,可塑性非常強,這一時期也是培養學生思維、人文素養和人格的關鍵時期,快樂學習、興趣學習十分必要。對於語文教育而言,初中是一個過渡時期,它突破了小學的讀寫教育的束縛,需要建構起包含知識、能力、情感等諸多方面的學習系統[1]。在進行文言文這樣的傳統文化色彩非常濃厚的課文學習時,因材施教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獨立思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而且深刻影響著學生的未來生活質量。

  (二)初中文言文的教材現狀

  新課改之後的教材,增加了文言文的數量,選篇範圍更加廣泛,幾乎囊括了各重要朝代的諸多佳制,其中當以先秦階段最為突出。就人教版而言,初中的文言文篇目達三十八篇之多,不僅選篇精緻,典範規制,而且歷史感突出,古風雅麗,充分考慮到初中生的學力水平,多為文言啟蒙之佳作。可見,教育改革愈加重視傳統文化的宣揚,文言文作為傳承國學的良好載體,受到關切。

  (三)初中文言文的考試現狀

  文言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相對獨立的一個分支,與整體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的關係,它集中體現了學生語文水平的具體層次。文言文教學與中考二者之間,亦存在密不可分的關係,歷年命題的特色與趨勢,規範和引導著文言文教學的方向。依據課程改革的需要,語文文言文考試一項的演變呈現出一定趨勢:首先,試題的分值加重、內容廣博、設計獨闢蹊徑。其次,試題強調學生的平時積累;更突出運用能力,避免死記硬背,注重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更彰顯人文關懷,強調人文教育的重要性[2]。可見,在教學中,一方面需革新教學思維,另一方面需突出積累的'深度與廣度,立足現有的教材,在教學實踐中滲透具體方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初中文言文教學中“因材施教”的優越性

  文言文的教學,除了提升中學生成績,更重要的是,能夠培育中學生的人文情懷,增強中學生的文化歸屬感,因材施教,就意味著形式與內容的繁多,它是一項多角度的系統性工作。因材施教,核心目標是藉助多種形式的授課手段,對整個教學系統進行設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除了對必要的知識進行普及,因材施教更側重於對學生的精神世界進行剖析,它對一個學生的思辨能力、人格魅力和情感世界影響深遠。因材施教能夠培養獨立思維,為當前教育改革探索一條新路,為時代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因材施教不可避免彰顯出卓越特色。

  三、推動初中文言文教學中“因材施教”的舉措

  (一)課前教學策略

  課前的應對舉措,主要是發揮師生的主觀能動性,讓雙方進入一種備課的狀態。首先是教師選材的問題,即遴選出一種輔助性的教材資料,幫助學生學習,遴選原則應遵循難度適中、講解詳備、質量較高標準,除此,學生可以自備自選輔助資料,讓學生自發遴選,自主學習。其次,教師要在每一單元、每一課設定PPT,諸如“導語”———“圖表”、“影片”———“資料包”、“拓展閱讀連結”等環節,培養學生的文字轉化之間的資訊獲取能力,發展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最後,學生必須課前規範誦讀,亦要達到默寫的要求,默寫是考試的常用測驗手段,不僅需要學生注意語句順序和錯別字,又有助於學生調節狀態進入文字模式,從而為進一步“因材施教”奠定基礎。

  (二)課堂教學策略

  在文言文課堂教學中,因材施教的具體內涵較為繁富,它是以發展個人優勢為目標,盡力挖掘個人的閃光點或長處的思想,鑑於受眾較為繁多,一一專項指導不切實際,但可充分考慮給予學生個人的表現機會,發揮眾人之智[3]。首先,教學手段不拘一格,靈活多樣,所謂“教無定法”。以人教版八年級的周敦頤的《愛蓮說》一課為例,教師可以採用多媒體教學,以圖片、音樂、影片、實物等諸多形式,動態展示課文內涵,這樣既可以滿足對畫面、音樂、物品等不同喜好的學生的需求,又可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從視覺、聽覺、嗅覺多方位感知蓮花,增加知識。教師甚至可以進行戶外教學,將課堂移到戶外,去公園或荷池,實地感知,發揮實踐出真知的優勢。蓮花在目,可以集體討論對蓮的認識和態度,是放鬆神經,發揮學生眾智的有效方式。其次,積極誘導學生興趣,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例如,在講授《狼》一課時,灌輸式教法難以提起學生興趣,可以採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分成五個組,各負責朗誦、翻譯、詞類活用、課文解析、“挑刺”,讓學生依據自身喜好,自由選擇小組,這樣能夠發揮學生的優勢,充分尊重了課堂主體角色,完成教學任務。最後,反彈琵琶,彰顯創新思維魅力。在講授《愚公移山》與《曹劌論戰》時,教師大多偏向於貶斥智叟或忽略魯莊公,教師可讓學生討論這二者的作用和意義,發掘出新的觀點,不拘泥於常規,敢於想人不敢想,發人不敢言。

  (三)課後教學策略

  利用課堂之外的時間,發揮課堂不具備的優勢,也是文言文學習的良好機會,主要囊括了學後反饋和延伸閱讀。如在講授劉禹錫的《陋室銘》一課時,可以讓學生課後動手模擬,嘗試寫《……銘》。寫作是最鍛鍊學生的手段,實現了學後反饋和延伸閱讀的雙重價值,學生在寫作的同時,必須理解原文的字詞句,藉助書籍、網路等多方面蒐羅資料或素材,深化自己對課文、對現實的認識,可能就會出現諸如《公僕銘》、《廉政銘》、《會海銘》、《文章銘》等諸多既有現實感、又有創新性的作品。學習先秦時期文章後,除了常規性的學習,文中的對話藝術值得研究,課後進行對話藝術比較研究,能提升學生的自主延伸閱讀興趣和能力,也達到了學後反饋目的。可見,課後的寫作和小論題研究,也是推動文言文教學中“因地制宜”的有效手段,它避免了硬性的佈置書籍閱讀,抑或是採取課後測驗考試的手段,充分尊重了個體的學習興趣和發展趨向。

  綜上可見,如何突破當前文言文教學的“瓶頸”,教師仍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核心。教師的引導者的角色,理應在啟用教學模式、協調教學與考試對接等諸多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因材施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提升專業素養和綜合素養。而文言文中先哲之崇高品行與道德操守,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那典範雅麗之語辭,獨具匠心之章句,激揚斐然之文采,亦為後世之垂範。所以,中學語文教師必須深刻把握教改的趨勢,科學管理好手中的教學資源,在文言文教學中拓展學生思維,進行因材施教,分層指導,健全多元化人才培養體制。

  作者:謝湧潮 單位:潮州市湘橋區城南實驗中學

【文言文教學中因材施教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