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重陽節> 重陽節為什麼喝菊花的習俗

重陽節為什麼喝菊花的習俗

重陽節為什麼喝菊花的習俗

  導語:傳說菊花酒是天上傳下來的神酒,源於吳剛伐桂的故事。雖然這個故事我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菊花酒是不是神酒的出身也不好考證了。但是從這個傳說我們就可以看出古人對於菊花酒的喜愛與推崇,在每年菊花盛開的重陽節人們一直保留著重陽節飲菊酒的習俗,至於重陽節為什麼喝菊花酒你往下看就知道了。

  重陽節為什麼喝菊花酒 重陽節飲菊酒的習俗

  菊花菊花酒由菊花與糯米、酒麴釀製而成的酒,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有枸杞菊花酒,花糕菊花酒,還有白菊花酒。重陽佳節,漢族民間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據南朝梁關均撰《續齊諧記》記載,“九月九日……,飲菊酒,禍可消”。這是舊俗重九為重陽節,需飲菊花酒的開始。《續齊諧記》說,東漢桓景隨費長房學道多年。有一天,費長房告訴桓景,九月九日這一天,你家中會有大災難,你快速趕回家裡,讓全家人各做一個裝茱萸的綽袋系在手臂上,登高飲菊花酒,可以消災避難。桓景依其言,全家人得以免於疫病。這個近乎神話的故事,反映了人們希望避瘟疫,求健康的殷切願望,同時也說明了菊花酒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菊花酒從中藥理論來說,菊花的性味與歸經應屬“甘、苦、微寒,歸肺、肝經”,其功能與主治為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治療風熱感冒、目赤腫痛、眼目昏花等。古人甚至把菊花酒稱之為“不老方”。《太清記》中就記述了一種“不老方”謂:“九月九日採菊花與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而在《本草綱目》中則更具體的記載:“九月九日採白菊花,名曰金精菊二斤,茯苓一斤,搗羅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日三服,或以煉過鬆脂和丸雞子(雞蛋)大,每服一丸。主頭眩,久服令人好顏色,不老。”

  重陽節的傳統習俗

  登高登高“辭青”登高“辭青”的說法則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為秋節,節後天氣漸涼,草木開始凋零,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清代潘榮陛編撰的《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重陽)有治看攜酌於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佩茱萸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溼、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九日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吃重陽糕與登高相聯絡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 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 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 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據說,早年不家用發麵餅夾上棗,慄諸果的, 或以江米、黃米麵蒸成粘糕餅,似“上金”、“下銀”的花糕。賞菊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飲菊花酒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結語:重陽節飲菊花酒的傳統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可見這菊花酒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好東西,今年重陽節不妨吃吃看。

【重陽節為什麼喝菊花的習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