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國小語文十一冊第三單元《學會合作》的教學設計

國小語文十一冊第三單元《學會合作》的教學設計

蘇教版小學語文十一冊第三單元《學會合作》的教學設計

  [目標預設]

  1.自學本課的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透過學習課文,懂得“只有學會與別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道理,懂得課文所舉的兩個事例的不同側重點和不同作用。

  3.指導學生練習演講。

  本文是說明事理的文章,對學生來說要緊密結合切身體驗才能更好地感悟文章的觀點,第2個目標難度較大,教學過程應安排得細緻一些。

  建議本課教2課時。

  [過程設計]

  一、交流預習情況 提前讓學生預習,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向教師,走向同學,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不光熟讀課文,自學字詞,提出疑難問題,還要收集有關資料。

  (1)出示詞語,指名讀,瞭解生字詞語掌握情況。

  (2)交流讀文情況。指名分節讀課文,聽者當評委評議。

  二、揭示課題,引導理解

  1.透過預習,你們能告訴老師什麼叫合作嗎?板書:合作

  2.學生交流。

  3.你們能結合生活實際說說有哪些合作現象呢?學生討論交流。

  4.談話:是啊,生活中處處離不開合作,人生活在世界上,都離不開與別人合作。沒有合作就沒有成功。

  5.課件出示2004奧運會金牌榜,體會這是運動員們合作拼搏所取得的驕人成績。教師重點提到女排奪金的不易,憑著團結合作,時隔20年再次登上奧運會的最高領獎臺,以此強調各行各業做每樣事都要講究合作的藝術,要重視合作學會合作。

  空洞單調的理解不得取的,教師要特別注意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世界出發,拓展課程資源,用豐富的生活材料來讓他們體驗、感悟,從而更好地理解文字。

  6.教師引讀第2、3自然段。

  7.板書課題:學會合作

  讓學生齊讀後,提示只有大家合作好,才能把課題讀得更好,引導學生再次讀題。

  三、研讀課文,悟文明理

  1.過渡:那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理解“卓有成效”,認識過渡性語言。

  2.課件出示大型交響樂團演奏的場景,讓我們親眼看看“上百位樂師,數十種不同的樂器”“完美和諧”的合作情形。

  展示這樣的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進入課文描寫的境界,喚起學生的激情。

  3.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自然段中描寫這個合作情形的語句。

  指名讀,齊讀,讀讀議議,讓學生交流從中體會到什麼。

  4.教師引讀:是什麼力量使上百位樂師,數十種不同的樂器合作得這樣完美和諧?學生齊讀我想……

  5.領悟例子與觀點之間的關係。

  6.出示恩格斯名言“為了進行鬥爭,我們必須把我們的一切力量擰成一股繩,並使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個攻擊點上。”

  7.為了更好地體會到怎樣才能合作得更好,我們來做一個實驗。

  (取出一隻小玻璃瓶,7個穿線的綵球,線的一端露出瓶口,找7個同學上臺表演,交代清楚實驗的方法,其他同學注意觀察他們如何合作取出綵球,並計算時間。) 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早在19世紀就提出“實踐是最好的老師”的思想,她形象地解釋說:“一件事,我聽到了,隨後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記得了;做了,很自然地理解了。對孩子來說,聽到的容易忘記,看到的,記憶不深,只有親身實踐和體驗到的,才是刻骨銘心,終身難忘。”因而,從“體驗”入手是解決知行脫節問題的關鍵。

  8.透過比較文中的實驗只用了3秒鐘時間來找出兩個實驗的差距,分析原因,體會什麼是“可貴的合作精神”。

  透過比較,發現差距,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思想教育才不會失之於空泛。

  9.齊讀第6自然段

  10.學生補充課前蒐集的有關資料來更好地理解“可貴的合作精神”。

  11.為了說明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作者舉了兩個事例,它們的側重點有何不同?只舉一個例子夠不夠?為什麼?

  學生交流。

  12.自主理解第7自然段

  自由讀,結合蒐集的.資料談談你對既要“競爭”,又要“合作”的體會。

  多處設計這樣的環節,為學生創造性地學習提供一個空間,將課文內容延伸,一是更好地讓學生體驗感悟課文內容,二是也培養學生收集資訊,整理資訊的能力。

  1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交流自己從課文裡悟出的演講的要點,在此基礎上,教師簡述演講的要點,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演講。

  14.小組合作,選出一名參賽代表,大家合作起來對他進行訓練,然後進行比賽,其他學生當評委評議,選出最佳演講員,並讓他講獲獎感言,點出他的成功離不開組員的合作。

  認識上的昇華、道理的講解是必要的,但是要在學生有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透過聯絡實際,積極思維,才能水到渠成。

  15.教師總結全文,佈置作業。

  (1)小組合作寫一篇文章,進行評獎,題目是《窗》

  (2)設計一份活動合作方案。

【國小語文十一冊第三單元《學會合作》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