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短歌行教學設計

短歌行教學設計

短歌行教學設計範文

  篇一:短歌行實用優秀教案

  一、匯入

  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 。說曹操,曹操就到。Devil指的是惡魔,那麼曹操是惡魔的形象嗎?

  曹操在東漢末年“挾天子以令諸侯”,曾是中國北方的實際統治者,是一個在當時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堪稱英雄,但歷來得到的評價並不高。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講壇概括了人們對他的三個稱謂:英雄、奸雄、奸賊。那麼曹操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請同學們談談在你心目中曹操是個怎樣的人?

  曹操簡介——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統一中國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舉;也是建安文學的開創者和組織者。

  但歷來人們對他譭譽參半。當年,汝南名士許劭稱之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陳壽在《三國志》中:“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戲曲舞臺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臉奸臣,成為一個陰險、殘忍、狡詐、狠毒的人物。 我們應站在歷史的高度看待曹操這一歷史人物,承認他對歷史的推動作用,肯定他的貢獻。把握他的三個稱謂: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今天語文課,咱們就主要分析作為文學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會反映他作為政治家的抱負和情懷。

  二、朗讀全詩,整體感知

  朗讀感知:組織學生自由閱讀全詩,初步感知詩句。

  三、把握詩歌情感主線

  (一)酒是一個很多人感興趣的話題,酒在中國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中國古代文人與酒有著不解之緣,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與酒有關的詩文名句。能不能提出一些酒的例子,學過的詩文裡?可以互相討論。

  一壺濁酒喜相逢——酒是喜

  紅酥手,黃藤酒——陸游與妻子被母親分開,他無奈,憤恨

  濁酒一杯家萬里——思鄉

  舉杯澆愁愁更愁——愁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表達了作者此時心情的孤單。

  可以這樣說,酒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道具。我一直認為,酒也是一種文化,因為很多東西來源於酒,歸根於酒,當你舉杯的時候你會想起家鄉,父母,事業,家庭,歡樂,悲傷??看樣子,酒常與某種情感相連,那麼曹操的《短歌行》借酒抒發了什麼樣的情感呢?

  (二)曹操“對酒當歌”,抒發了什麼情感呢?從詩中尋找線索(找詩眼)。

  ——“憂”,那麼詩人為何而憂?讓我們弄清這個問題。

  四、分析詩人的情感

  1、詩歌前四句寫了什麼?表達了什麼?

  對酒當歌,應該唱歌,但詩人卻想到了人生的長短,人生幾何,分明是感嘆人生短暫,短得就像朝露。

  明確:憂——光陰易逝,人生之短

  2.詩人舉起酒杯的時候,照理應該高興,可詩人滿腹憂愁,只能用什麼來解憂呢?

  ——酒。 民間有“借酒澆愁”的說法。

  可是酒真能解憂嗎?當然不能。

  李白說過:“舉杯銷愁愁更愁。”,唐代詩人羅隱也說:“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酒即使能讓人忘卻憂愁,也只能是暫時忘卻,而不可能從根本上除去,比如憂人生短暫,酒並不能延長人生。那麼感到人生短暫,只能從自身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但有一個問題是,同樣意識到人生短暫,人生態度卻未必相同。

  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及時行樂

  辛棄疾——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積極進取

  3.曹操看到人生短暫,曹操持何人生態度?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從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態度是消極的。但聯絡曹操的一生,我們不難做出判斷,曹操是積極進取的,看似及時行樂,實則把深沉的情感隱藏在酒中。 因為他功業未成,急於實現人生理想,深感人生有限。

  4.他要實現理想,迫切需要什麼條件?——人才的`輔助。

  5.詩人如何表達對人才的渴盼?

  a.借用《詩經》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以一個姑娘對情人的思念表達對賢才的 渴求

  b.借用《詩經·鹿鳴》中的句子“呦呦鹿鳴,食野之苹”美麗的鹿鳴叫著,悠閒地吃草,我有很多朋友,能夠在一起歡聚一堂,演奏著迷人的音樂。作者寫得何等美麗!

  6.引來人才固然是好事,但用好人才更重要。結合鴻門宴相關情節,討論劉項二人成敗與用人態度的關係。

  項羽:剛愎自用烏江自刎

  劉邦:虛心請教成就天下

  7.曹操如何對待人才?——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意思是說只要你們到我這裡來,我是一定會待以“嘉賓”之禮的,我們是能夠歡快融洽地相處併合作的

  8.“明明如月,何時可掇運用了什麼手法?——比喻,詩人用月比喻人才,深情呼喚,天下

  賢才,我何時才能得到你們呢?

  顯然這裡憂的內涵是——賢才難得

  9.師:詩人在酒宴上演唱此詩,哪幾句最切合宴會主題?

  ——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嬿,心念舊恩。”

  10.曹操面對滿座嘉賓,感謝他們的到來。看著眾多的賢才,曹操內心應是什麼樣的情緒? ——當然是滿心喜悅。

  那他為什麼還要“憂”呢?

  ——曹操雖然已經擁有許多人才,但他並不滿足,還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到他這裡來。因為他所做的是一項偉大的事業,自然需要大量的人才,此處的憂為“功業未就”

  11.曹操渴求人才,天下人才也不是僅僅在等待,他們也在尋找自己的用武之地,從哪可以看出來?

  —— “繞樹三匝”句。“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三國演義》)。

  12.繞樹三匝句,鳥兒為什麼找不到可以棲落的枝頭? ——沒有賢主。

  13.這話從曹操口中說出,有沒有弦外之音?

  ——其實這是詩人發出的一個召喚:天下賢才到我這裡來吧,我時刻在恭候著你們!

  14.詩中充滿對人才的渴盼,一片謙恭之氣,但其中又有一種霸氣。從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借周公的典故,既表達了對人才的謙敬,又委婉地流露

  出其吞吐天下的雄心壯志,氣勢是宏大的,意義上深遠的。

  15. “詩言志”,結合曹操的憂,說說詩人抒寫了什麼“志”?

  明確: 志 廣納人才

  建功立業

  統一天下。

  五、藝術特色

  1、巧用典故。

  “青青子衿”——《詩經·鄭風·子衿》

  比喻渴慕賢才。本意是傳達戀愛中的女子對情人愛怨和期盼的心情。這裡詩人化用詩意,比

  喻熱烈期待賢士的到來。古樸深沉,自然妥貼。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經.小雅.鹿鳴》

  賢才若來投奔於己,必將極盡禮節招待他。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韓詩外傳》

  作者以周公自比,反覆傾訴了求賢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為完成統一大業而

  不遺餘力的真誠態度。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管子.形解》

  海納百川,誠心納英才,希望接納的人才越多越好。

  2、巧用比興。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人生美好的時光何其短暫。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兩句喻得不到賢才的憂思不可斷絕。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喻賢士們還沒有歸宿。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喻賢才尚在徘徊並急於尋找可依託的明主,流露出詩人惟恐賢士不來

  的焦急心情。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以山高海深比招納人才的博大胸懷,用以虛心

  待賢的周公自比,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樣厚遇賢士,使天下人才都

  心悅誠服地歸順。

  篇二:教案:《短歌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體會曹操四言詩的語言風格特點。

  2.分析、品讀詩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感情。

  3.學習、鑑賞詩歌的藝術手法和表達效果。 4.理解詩中重要的文言知識點,背誦《短歌行》。

  教學重點:

  1、分析、品讀詩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感情。

  2.學習、鑑賞詩歌的藝術手法和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1.曹操的真摯感情與高尚情操。

  2.豐富學生的詩歌積累與文化素養。

  教學方法:

  品讀法

  教學過程:

  一、導語: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紛爭不斷,各路英雄各顯神通,意欲蕩平宇內,一統天下。《三國演義》第四十八回當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正值赤壁大戰的前夕。曹操帶領文武將士,陳兵江上。這天夜裡,月光皎潔,風平浪靜,澄江如練。曹操與諸將士飲酒狂歡,縱論天下。此情此景,曹操來了興致,取槊立於船頭,滿飲三杯,在將士面前慷慨高歌,他所唱的就是後來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短歌行》。 二、老師範讀:

  (配樂朗誦,背景音樂《英雄的黎明》,老師親自上場,如陶醉狀,深情誦讀) 三、學生齊讀:

  這《短歌行》本來是古樂曲的名稱,屬於漢樂府舊題。曹操的《短歌行》,雖然借用了樂府舊題,抒發的卻是自我的情感。這種運用樂府舊題來補做新詞的詩歌,就是所謂的“擬樂府”。曹操傳世的《短歌行》共有兩首,其中,這一首名氣最大,流傳最廣。

  全詩一共四節,每一節八句,層層遞進,情感濃烈,含蓄婉轉,意蘊深長。下面有請同學們一起來品讀一下。 四、分節品讀:

  1.品讀第一節:

  (教師點評並提問)詩人一開篇就表現出一副愁苦不堪的樣子。一邊享用美酒佳餚,一邊慷慨高歌。此情此景,按理說應該讓人感到快樂,可是曹操卻以悲涼的情調發出了“人生幾何”的感嘆,情緒的這個陡轉,好像有些突兀。同學們是如何理解這八句的呢?

  明確:其實,詩人的這種心理很好理解,因為越是快樂的時光,越容易讓人產生時光易逝的感慨。人生苦短,不經意中,日子一天天就過去了。正如早晨的露珠,常常無聲無息地消失。

  (提問)這樣的感情基調,乍一看去好像是在鼓勵人們及時行樂,其實,詩人的目的並不在此,那麼詩人這麼寫的目的是什麼呢?

  (明確)他是在號召人們,要抓緊時間,及時建功立業。然而,要建功立業,光靠一己之力顯然是不行的,必須廣納賢才,為我所用。曹操的憂愁,正是這種“求賢”之愁,渴望建功立業之愁。

  (提問)詩歌前八句的主題就是一個“愁”字,這種憂愁無休無止,讓人難以釋懷,怎樣才能將這種憂愁排解乾淨呢?

  幻。(明確)詩人認為只有依靠“杜康”○“杜康”是一個人的名字,傳說他是我國釀酒的第一人,是糧食釀酒的鼻祖,後來“杜康”就成了美酒的代稱(借代)。

  (提問)其實,曹操說可以靠美酒來解愁,恰好說明這種憂愁是無法排解的。李白有詩寫道:“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幻○(引導生一起回答)

  (提問)看來這個借酒澆愁是不可取的。後文中有哪一句,也證明了這一點? (明確)“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2.品讀第二節:

  (教師匯入第二節)這首詩,心懷天下,唱出了一代政治家的求賢之歌;這首詩,沉雄豪邁,洋溢著積極進取的人生追求;這首詩,迴環往復,在質樸蒼涼中蘊含著激越昂揚。

  (教師點評)在第二節詩中,曹操接連用了兩個典故(哪兩個典故?生回答,教師明確),表達了對賢才的渴慕之情,情味更加綿長深沉。被稱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幻○(引導學生一起回答)的曹操,對人才的重要性,有著清醒的認識。曹操多次下求賢令,作求賢詩,大力延攬人才。

  第一個典故來自《詩經·鄭風·子衿》,該詩第一章寫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衿”是古代人的衣領,詩中指代姑娘所思念的情人。原意是說:“我深愛的人兒啊,你讓我深深牽掛,雖然我不能去找你,可你為什麼不主動給我個音信呢?”曹操引用這句詩(提問:曹操引用這句詩有什麼作用?生回答,教師明確),表達的是對賢才的渴慕,正是這些有才識的人,讓他牽腸掛肚,思念到如今。更為重要的是,曹操雖然只引用了原詩的前兩句,卻暗含了後兩句的內容。其實,曹操的意思很明顯,他想告訴那些有才識的人:“即使我不去找你們,你們也應該給我個音信,主動投奔我。”(引導學生一起回答)這才是曹操的真正目的。只不過說得十分委婉巧妙。

  第二個典故來自《詩經·小雅·鹿鳴》。曹操直接引用了原詩的前四句:“呦呦鹿鳴,幻意思是說,麋鹿找到了艾蒿,就會相呼相鳴。要是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有賢才來投奔我,我一定會鼓瑟吹笙,以“嘉賓”之禮來款待他。曹操此言不虛,他赤腳幻 迎接許攸的故事,就是一個明證。(試引導學生回答出曹操赤腳迎接許攸的故事)○

  官渡之戰期間,袁紹的謀臣許攸多次為袁紹獻計,都不被採納,袁紹甚至把他當成了曹操的奸細。許攸一怒之下就投奔曹操,曹操聽說許攸來降,喜出望外,連鞋子都來不及穿上,就赤著腳奔出帳外迎接許攸。這與“鼓瑟吹笙”之禮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許攸也因為感激曹操的禮遇,歸服以後立即獻出奇計,讓曹操夜襲烏巢,火燒袁紹的糧倉(引導學生回答),最終使曹操以弱勝強,戰勝了袁紹。這是我國戰爭史上的經典案例,也是曹操求賢納才的一段佳話。 3.品讀第三節:

  (教師點評)明亮得如同天上的月亮,什麼時候我才能夠摘取,憂傷正從中而來,連綿不絕從未停止。越過田間交錯的小路,屈就了您前來拜訪,久別重逢長談暢飲,心中重溫著往日的恩情。

  詩的第三節,曹操再次強調,他對求賢的憂愁,重申他對人才的禮遇,曹操清醒地認識到,要建功立業人才多多益善,儘管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曹操的身邊已經聚集了一大幻等等(引導學生回答)批文人士子和軍事人才,如“建安七子”、鍾繇、司馬懿○,都是當時的佼佼者。但他仍嫌不夠,對於“求賢之憂”和“禮遇人才”這兩個主題,曹操在詩中再三強調、反覆詠歎(提問:這樣寫有什麼作用呢?生回答,教師明確),不僅增加了詩歌的抒情效果,還透過這種方式,向大家做出了鄭重承諾,他延攬人才的心不會停止,只要賢才前來投奔,無論何時,都一律給予優待。這顯然是為了讓那些還在猶豫不決的人早日打消顧慮。 4.品讀第四節:

  (教師點評)詩的最後一節,呈現出這樣一幅形象生動的寫景畫面(提問:詩人給我幻:月明星稀的夜晚,一群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生回答,教師明確“月夜鵲飛圖”)○烏鴉向南飛去,它們圍繞大樹飛了一圈又一圈,卻找不到合適的棲身之所。這是一個寓意深刻的比喻(引導學生回答),那些繞樹飛翔的烏鴉實際上是指猶豫不定的人才,在那個動亂的年代,人們對三國鼎立的局面無所適從,不知道該依附於誰,曹操對這樣的人才,是充滿著同情和關心的,也是十分歡迎的。曹操不光是歡迎這些猶豫不定的人才,就是那些已經依附別人攻擊過自己的賢能之人,他也能容忍和歡迎,如“建安七子”中的陳琳,曾幻,文中歷數曹操的罪狀,把曹操的祖宗經為袁紹所用,寫過著名的《為袁紹檄豫州文》

  三代都臭罵了一通,慷慨激昂,極富煽動力。曹操當時正患頭風,看到陳琳的檄文,感到毛骨悚然,驚出一身冷汗,頭風馬上就好了。後來官渡之戰中袁紹大敗,陳琳為曹軍俘獲。

  面對當年的仇敵,曹操責問陳琳道:“你當初為袁紹作檄文,數罵我的罪狀也就可以了,幹嘛還要辱罵我的祖宗呢?”陳琳回答說:“我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啊!”左右的人都勸曹操將陳琳處死,可是曹操憐惜陳琳之才,不但赦免了他,還任命他為從事,這是多麼寬廣的胸襟啊!可見曹操對人才是多麼的渴慕,他那因求賢而生髮的憂愁是多麼的深沉。 幻: 五、教師總結、學生試背○

  曹操一生禮遇人才、重用人才,曾三次下令求賢,先後釋出了“求賢令”、“舉士令”、“求逸才令”。而《短歌行》實際上就是一曲真男子、大手筆的“求賢歌”。

  全詩融抒情、寫景、敘事於一爐,把對客觀社會生活的描繪與主觀思想上苦悶憂鬱情緒的抒發有機地結合起來,曲折有致地表達了自己的志向,立意深遠,氣韻沉雄,想象豐富,感情充沛,不愧為難得的上乘之作。用典貼切,事典語典互動使用,均能切合詩歌主旨。建安風骨:指漢魏之際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詩文的俊爽剛健風格。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yǔ、應瑒yáng、劉楨。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當站在歷史的關口,每個人都會產生危機感和憂患意識,為自己的前途感到彷徨和苦悶。但我們不能因此沉溺其中,更要因憂愁而迸發出巨大生命能量,在朗朗長空留下我們光輝燦爛痕跡!

  六、板書

  第一節:悲涼、愁苦不堪、憂愁、時光易逝、人生苦短

  第二節:求賢若渴、禮遇嘉賓、用典

  第三節:思念賢才、反覆詠歎、正反對照

  第四節:虛心納士、竭盡誠心、不遺餘力、融情於景、比喻

【短歌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