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冬至節> 冬至應該怎麼養生

冬至應該怎麼養生

冬至應該怎麼養生

  中醫理論認為,萬病皆損於陽氣,冬至養生應避寒就溫、保護陽氣,使陰陽相對平衡。因此,人們要注意驅寒補陽。冬至這天及以後,進行艾灸,有很好效果。艾灸時,神闕穴是最適合的穴位選擇之一。另外,還可艾灸關元穴,以培元固本。

  艾灸神闕穴

  最適合的穴位是神闕穴。艾灸神闕穴,可將初生之陽堅固在體內,慢慢生髮生長,為體所用。神闕穴的位置就是肚臍。肚臍位於人體“黃金分割點”上,是調整人體功能最佳作用點。神闕穴是五臟六腑之本,為任脈、衝脈循行之地、元氣歸藏之根,為連線人體先天與後天之養生要穴。

  艾灸關元穴

  驅寒補陽,也可以灸一灸關元穴。關元穴位於神闕下三寸,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等作用,凡元氣虧損均可艾灸此穴,並有很好療效。現代研究證實,艾灸關元穴還可以調節內分泌,從而達到強身固體作用。

  冬至及冬至過後,均可艾灸以驅寒補陽。鳳凰中醫提醒,體寒的女性更適合艾灸,不僅能舒經絡、治月經不調、痛經,還能排毒養顏,改善體寒體質。

  冬至養生注意事項

  中年是進補的最佳年齡

  “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這一諺語流傳已久,可見冬季進補對人體的`健康非常重要。裴教授介紹,冬季是“生機潛伏、陽氣內藏”的季節,應講究“養藏之道”。也就是說,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養、積蓄的最佳時機。冬天人們食慾大增,脾胃運化轉旺,此時進補能更好地發揮作用,不僅能調養身體,還能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人們進補應注意年齡,過早進補容易影響人體的正常生長髮育,過晚則可能錯失良機。一般情況下,男性在40歲左右開始進補,女性則從 35歲左右開始。男子在40歲以前,精力旺盛,肌肉飽滿,筋骨強健;40歲以後開始出現“腎氣衰”現象;女子也是如此,35歲前身體健壯,35歲以後便開始精力不濟,面部開始焦枯,頭髮開始脫落。而40歲也是人體健康狀況發生改變的界限,比如動脈硬化等原發性心血管疾病多數是在40歲後開始出現症狀,並逐漸加重等。而中醫認為,中年人的脾胃運化功能優於老年,既能進補亦能受補。

  冬季吃堅果可補腎

  “堅果性味偏溫熱,在其他季節吃容易上火,而冬天則不存在這個問題。”裴教授介紹,堅果大多有補腎健腦、強心健體的作用,而冬季對應的是腎臟,所以冬季進補多吃堅果很有好處。冬季吃堅果還有禦寒的作用,可增強體質,但應適量,且因人而異。核桃的營養價值較高,有補腎固精、潤肺止咳、化痰定喘、順氣補血等功能,對腎虛、尿頻、咳嗽等症有很好的療效。常吃核桃能緩解疲勞和壓力、防止細胞老化、健腦、增強記憶力、潤肌膚、烏鬚髮。但其含有較多脂肪,過多食用易影響消化。栗子有補腎壯陽、健脾和胃、活血止血的功能,其對人體的滋補功能,可與人參、黃芪、當歸等中藥材相媲美。常吃栗子還可防治高血壓、冠心病、骨質疏鬆、抗衰老等。因其含糖及澱粉較高,過於肥胖的人要少吃。榛子有調中、開胃、滋養氣血、明目的作用,常吃可增強體質、抵抗疲勞、防止衰老、促進骨骼生長,有益於兒童的健康發育。杏仁是一味常用的中藥,有止咳化痰、潤腸通便的作用。杏仁有苦甜之分,苦杏仁有毒,不能生吃,入藥多為煎劑。因杏仁有通便作用,所以消化功能差的人要少吃。常吃花生有養血補血、補脾潤肺、滋潤肌膚的效果。花生紅衣有補脾胃之氣,能達到養血止血的作用。但跌打淤腫、消化功能弱的中老年人、膽囊切除的人不宜吃花生。

  冬季應節制性生活

  “時值年終歲末,很多人都備受‘年根兒’的困擾,尤其是中年人。”裴教授提醒,建議人們此時應靜神少慮,精神暢達樂觀,注意合理用腦,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工作、學習之餘多聽音樂,心態年輕化,以振奮精神,增添生活樂趣;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根據自身情況調整生活節律;利用各種機會進行適當的運動,有句諺語“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足以說明冬季鍛鍊的重要性。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節制房事,避免因房事不節而勞倦內傷,損傷腎氣。腎為先天之本,腎精充足,五臟六腑皆旺,抗病能力強,身體健壯則人能長壽。嚴格而有規律地節制性生活,是健康長壽的必要保證。

【冬至應該怎麼養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