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貿易/消費/租賃> 國際貿易就業結構影響分析論文

國際貿易就業結構影響分析論文

國際貿易就業結構影響分析論文

  一、工業部門國際貿易對就業的影響

  H-O-S定理指出開放貿易會使一國出口部門的產出得以擴張,並因工資提高而吸引國內生產要素跨部門流入;而進口部門的產出會呈現收縮態勢,並因工資下降而引起生產要素流出。後來的研究者基本上是沿著H-O-S定理所規範的理論邏輯,在各種不同的假定條件下,分析國際貿易對要素就業的影響。中國學者在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中,多把研究物件限定為中國工業部門國際貿易對工業部門內部的勞動就業量的影響,其原因在於:第一,H-O原理作為現代要素稟賦理論的核心內容,主要用於解釋產業間貿易問題,中國作為低收入國家參與產業內貿易的總量並不多;第二,工業部門的勞動力流動相對更加自由,因而比其他產業部門的勞動就業更具彈性;第三,統計資料相對完備。國內現有的文獻可以分成兩類,其一是從國家層面上說明中國工業部門對外貿易對部門內勞動就業的影響,其二是把實證研究的物件放在地區或者省級層面上。

  (一)國家層面上的研究

  總體而言,在國家層面上的經驗研究都支援我國工業部門對外貿易能夠拉動就業增長,出口和進口對就業增長的拉動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效應。楊玉華利用中國1978年~2004年的工業部門資料,借鑑並使用附加了貿易變數的C-D生產函式進行計量檢驗,得出結論認為,1978年~2004年間,出口對就業的拉動作用呈現逐漸增強的態勢;同時,進口對就業的衝擊也呈現逐漸增強的態勢。[1]而若從貿易總量上看,根據蔣荷新的研究,國際貿易對就業的拉動作用呈遞減趨勢。出口拉動就業、進口衝擊就業的效應不僅可以在工業部門總體上得到驗證,在分部門的檢驗中也同樣成立。[2]盛斌、牛蕊檢驗了1997年~2006年中國工業部門貿易流量對就業的影響,認為對不同技術水平的工業部門而言,出口總是拉動就業,進口總是對就業造成衝擊。[3]明娟等人透過系統GMM方法對2001年~2008年的製造業資料進行檢驗,結論是製造業出口每增加1%,將引起製造業吸納就業增加0.1%。儘管如此,不同技術水平工業部門的國際貿易對就業影響的差別仍然值得重視。[4]葉霖莉使用廣義矩估計法對2001年~2008年的動態面板資料進行了檢驗,結果顯示技術程度越高的工業部門,出口貿易對就業的拉動作用越大,而進口貿易對就業的衝擊越小。[5]在總量的研究中有兩個方向性的問題值得探討:第一,貿易對就業的拉動作用是否存在階段性差異;第二,進口貿易對就業是否只存在衝擊效應。對於第一個問題,研究者多是以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階段劃分依據,並且在實證檢驗中得到一定證據,如蔣荷新、[2]溫懷德和譚晶榮[6]的研究。對於第二個問題,王燕飛、蒲勇健認為,在考慮經濟增長和資本積累的情況下,工業品進口對第二產業就業造成衝擊,但對總體就業表現為拉動效應。[7]喻美辭做了更為深入的研究,認為中國從發達國家的進口存在一定的R&D溢位效應,這種效應增加了整個製造業部門的就業,但是受到本土企業技術吸收能力和投資回報週期的影響,進口對就業拉動效應的顯現存在一定的時滯。[8]

  (二)區域或省級層面上的研究

  研究國際貿易對就業的影響在空間上的差別,目的是能夠有助於國內產業轉移背景下區域貿易政策的制定。李永傑、張華初對1979年~2006年廣東省的資料進行了檢驗,得出結論認為,廣東省出口每增加1%,其城鎮就業就將增加0.76%,而進口每增加1%,其城鎮就業將減少0.77%。[9]儘管這一結論和其他學者關於全國或者其他地區的研究存在數量上的差別,但結論在定性上並沒有顯著不同,類似的結論可見於李永傑、劉欣[10]和黃菊英、蒙西燕[11]的研究。張亞斌、王穎把湖南省進口貿易對就業造成衝擊的原因歸結為該省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產業結構。[12]溫懷德、譚晶榮認為,東部地區出口對就業拉動作用在減小,而加入WTO後中西部地區的出口對就業存在顯著的促進作用,因此主張出臺鼓勵相關外貿企業向中西部轉移的政策。[6]

  二、服務業部門國際貿易對就業的影響

  按照發達國家的經驗,尤其是美國、英國、德國所顯示出來的經驗,在工業化完成以後,服務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會顯著上升,服務業的產出值佔GDP的比重以及服務業吸納就業量佔全部就業量的比重都將出現大幅度提高,同時服務貿易額的增速及其在對外貿易額中的比重也將凸顯。這樣,在中國逐步向工業化後期過渡的程序中,研究服務貿易及其對就業的影響就顯得十分必要和緊迫。我國目前有關服務貿易對就業影響的實證研究結論存在較大差異。周申、廖偉兵以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時間為界,對中國1997年~2000年和2001年~2004年兩個階段的資料進行檢驗,認為服務貿易總體上對就業有拉動效應,服務進口偏向資本密集型部門,對就業產生了衝擊效應。[13]趙成柏對1982年~2006年的資料進行了檢驗,認為服務貿易與就業之間存在長期的均衡關係,服務出口每增加1%,就業量將增加0.338%;但與工業對外貿易不同,服務的'進口也對就業有拉動效應,但比工業進口的就業拉動效應要弱得多,其原因被推定為中國服務貿易主要集中於傳統服務部門。[14]範愛軍、李菲菲對1982年~2010年的資料進行了協整分析,認為服務貿易進口每增加1%,就業量將增加0.069%,這高於服務出口的拉動效應(0.039%)。[15]這些研究結論存在差異可能是資料選擇及統計口徑的不同。同時也要認識到,中國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履行開放服務貿易領域的承諾需要一段時間的政策調整,相關的效應顯現可能也存在一定的滯後期,因而分析短期資料未必能夠甄別經濟運動的真實邏輯。就中國“入世”在服務貿易領域的具體承諾來看,現代服務業部門是開放的主要領域,而在中國現有的勞動就業結構下,有限度地開放這些領域對總體就業所造成的衝擊應該是比較小的,而進口高階服務所產生的外部效應完全有可能拉動就業以更大的幅度增長。

  三、國際貿易結構對就業結構的影響

  國際貿易結構對就業的影響可以從兩個層次上來考察:其一,工業或服務業內部不同行業對外貿易量的變化(即工業或服務業內部對外貿易結構的變化)對就業產生的影響;其二,三次產業綜合對外貿易結構的變化對就業的影響。周申、楊春梅對1992年~2003年的資料進行了檢驗,結果顯示,在考察期內,資本密集品出口對就業的拉動效果顯著低於勞動密集品出口對就業的拉動,這樣在資本密集品出口所佔比重增加的情況下,出口貿易的整體就業拉動能力會下降;綜合來看,在考察期內,純貿易結構引起的就業下降超過3000萬人。因此,研究者主張注重發展勞動投入係數較大的行業。[16]範愛軍、劉偉華檢驗了出口貿易對勞動力跨產業流動的作用,認為從長期看,出口貿易對第一產業就業有衝擊效應,從而出口貿易實際上推動了第一產業勞動力的流出,但流入第三產業的勞動力主要來自於第二產業,這樣第二產業實際上形成了對第一產業就業的負擾動。[17]王燕飛、蒲勇健認為,1980年~2006年間,農產品貿易對第一產業的就業影響不顯著,但促進了第二、第三產業的就業;更進一步,對外貿易產品結構的升級總體上有利於促進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第二產業尤其是第三產業的轉移。[7]闞大學對1985年~2006年的資料進行了測算,結果顯示,2003年以後,第一產業對就業產生衝擊效應,第二產業貿易的勞動就業效應在減弱,第三產業的平均貿易就業彈性高於第一產業,所以第三產業國際貿易對拉動就業仍有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研究者主張應積極發展第三產業貿易。[18]國內關於貿易結構對就業結構影響的研究,在理論上其實並未超出配第-克拉克定理所包含的範疇。在開放條件下,產業結構的變動勢必影響到貿易結構的變動,這樣內涵於產業結構變動的就業結構變動必然與貿易結構變動相關聯。從國內現有文獻來看,研究結果基本上支援了以下觀點,即貿易結構的最佳化實際上推動了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因而綜合性的政策主張是積極發展低技術、勞動投入係數較高的產業貿易,從而實現增加就業的目標。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的勞動力流動受勞動者收入、地域、政策等諸多方面的限制,在這種現實條件下,部分研究中利用貿易結構偏離度指標來分析就業結構與貿易結構之間的關係,這一方法是必須謹慎對待的。

  四、貿易模式對就業的影響

  加工貿易因其規模巨大、涉及就業人數眾多而在中國對外貿易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和民族工業技術能力的不斷提升,加工貿易因其“兩頭在外”、利潤攤薄而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但不可迴避的是,加工貿易對積累貿易盈餘和解決低技術勞動就業有著突出的作用,尤其是其就業吸納效應對解決中國當前所面臨的就業問題更具現實意義。在國內已有的文獻中,研究貿易模式對就業影響的文章較少,並且幾乎都是以加工貿易為研究物件。王懷民認為中國勞動力成本和商務成本的提高使得東南沿海地區的加工貿易逐漸失去比較優勢,在外部需求因西方經濟危機等影響而減少的背景下,加工貿易的發展愈加艱難,所以主張適時地促進加工貿易企業及其配套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以進一步降低其成本。[19]喬晶、劉星對2000年~2008年的省際面板資料進行分析後認為,加工貿易出口利用外部需求擴大市場帶動就業,並且拉動了關聯產業的就業,但隨著中國加工貿易企業的技術升級與轉型升級,加工貿易出口對就業的拉動作用在減弱;加工貿易進口主要是指企業從發達國家進口先進的機械裝置,這會引致勞動節約型技術進步,從而對就業造成衝擊,隨著我國技術消化能力的增強,這種負面影響在弱化。[20]童永霞對中國東、中、西部15個省市近年的加工貿易與就業資料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西部的加工貿易就業效應最突出,貿易就業彈性為0.985,高於中部(0.92)和東部(0.96),其原因被推定為西部地區的加工貿易更加偏向於勞動密集型行業,因而就業拉動效應顯著。[21]

  五、貿易開放度對就業的影響

  用進出口貿易額指標測算其給就業量帶來的影響,只能為判斷貿易流量對增加或減少就業提供依據,卻不能直接說明開放貿易本身是否有利於解決就業。研究貿易開放度對就業的影響,是站在更加理性的角度,以就業為標準對自由貿易的優劣進行價值判斷。國內研究中涉及整體貿易開放度的測量時通常是用對外貿易依存度(可分解為出口貿易依存度和進口貿易依存度)指標來實現的,而在涉及某一產業的貿易開放度的測量時,一般是採用出口導向和進口滲透兩個指標來實現,這些指標的構建方式沒有本質區別。胡紹玲、劉旭對中國32個工業行業1998年~2003年的資料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出口每增加1%,可以拉動就業增加0.19%,而進口滲透對就業的影響不顯著。[22]許統生、塗遠芬對1995年~2006年的省際資料進行了分析,認為貿易開放度的提高在總體上對就業有拉動作用,中部地區出口開放度拉動就業的效果(出口貿易依存度每增加1%,就業將增加0.7028%)高於西部和東部,而進口貿易開放度對就業的衝擊以東部地區為最強(進口貿易依存度每增加1%,就業將減少0.816%),其原因被認為是東西部地區產業技術能力的差距造成貿易對就業效應的差異。[23]餘官勝、馬穎對1978年~2005年的省際面板資料進行了檢驗,認為貿易開放對就業主要是透過要素稟賦對就業產生間接影響,如果區域人均資本量較高,貿易開放會減少就業,否則貿易開放可能會增加就業。[24]

  六、簡評

  以上所述的文獻絕大多數都是採用計量分析方法,希望運用已有的貿易理論,透過對中國資料的檢驗為定性判斷提供實證支援。在已有的研究中比較一致的結論是:出口貿易拉動就業,進口貿易對就業有直接的衝擊效應。總體上來說,研究者普遍支援大力發展對外貿易,但承認對外貿易對就業的直接拉動作用在弱化。今後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應該開展更加深入的研究,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探索:第一,中國的對外貿易處在世界貿易的序列中,伴隨世界貿易格局的變換,中國對外貿易格局變化對國內就業會產生什麼影響;第二,儘管已有少量研究涉及到技術問題,但是貿易導致的技術變遷對就業會產生什麼影響仍值得進一步研究;第三,研究者一般是在實證結果的基礎上根據已有的貿易理論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這些政策的提出或者有隨意揣測之嫌,或者多少顯得有些突兀,今後的研究應加強對已有政策的系統評價和政策偏誤糾正研究;第四,有關國際貿易對就業影響的實證研究不應只侷限在得出兩個變數之間關係的具體引數估計,而應當以擴大就業為目標,研究在現有的勞動就業結構下,國際貿易發展的戰略性新思路。

【國際貿易就業結構影響分析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