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教學分析論文

資訊科技教學分析論文

資訊科技教學分析論文

  一、以學生髮展為本,實現資訊科技教育的轉變

  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包含兩個方面的內涵,其一,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學生的個性為本;其二,以全面發展為本,進行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教育。首先應該樹立二十一世紀的質量觀,即高品質、多規格以及小批次。學校的顧客有兩種,一是用人單位,二是求學者,用人單位按照經濟社會的發展提出用人標準和要求。我國正處於知識化和工業化的現代化過程中,這也決定了用人單位對於人才要求的多樣化;而求學者的個性和興趣愛好不同,需求也各有差異,高等教育的規模擴大使得求學者選擇的機會增加,個人的要求會越來越凸現,生源對於學校來說越來越重要,求學者的作用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資訊科技教學時應該根據自身的條件和基礎,培養不同層次、不同型別和規格的人才,形成自己的特色,增強競爭力。其次,要樹立二十一世紀的教育觀,即尊重個性,讓學生髮展自己的特長和個性。當然,學校教育對於學生整體來說應該具有基本統一的要求和規格,但是統一的要求和規格在學生的`身上應該個體化,成為學生的特色。受遺傳、環境以及智力的影響,學生的水平是不一致的,所以,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個性差異出發,因材施教,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以學生髮展為本,注重其思維訓練和培養

  資訊科技的教學應該注重對學生的思維訓練和培養。這就需要資訊科技教師做到,首先在資訊科技的教學內容上應該體現學生的不同思維發展階段。低年級學生思維的形式主要是形象思維,直觀的動作思維佔主要的部分,因此鍵盤的操作可以佔主要部分;而中等年級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開始發展,所以,文字錄入等內容的教學比較適合在這一階段進行;高年級的學生處於思維的轉折期,即從具體的形象思維轉向抽象的邏輯思維,在這一階段進行Logo語言的教學效果更佳。其次,在資訊科技的教學方法中要貫穿思維訓練。要儘量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去主動實踐和嘗試,可以將教學的環節細分。第一,明確思維任務,使學生的思維具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第二,教師指導學生觀察,積累思維材料;第三,教師組織學生在實踐之後進行討論,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也就是對感性的材料加工使之成為理性的材料;第四,獲取思維結果,並驗證思維結果。這是一個從抽象到具體,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

  三、以學生髮展為本,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研究

  高效的資訊科技教學在資訊高速發展的今天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真正提高資訊科技課堂的效率,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促進學生的學習很有必要。教師應該首先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之上進行教學的規劃,要了解學生現有的知識情況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此為依據確立教學的方向,使學生在結合原有知識的基礎之上進行新知識的學習。然後還應該瞭解學生的接受能力,根據學生的能力制訂教學計劃,要做到真正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其次,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實踐能力和主動性。最後,教師應該善於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大膽的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鼓勵學生主動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去探索新的東西,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在更加廣闊的領域取得進步。

  四、總結

  資訊科技在當代社會中的作用和地位不言而喻,教師在進行資訊科技教學時應該以學生髮展為本,實現資訊科技教育教學的轉變,注重學生的思維訓練和培養,提高教學效率。透過對資訊科技教學工作的改進提高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強化學生的實踐,鍛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維水平,最終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

【資訊科技教學分析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