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哲學> 讀《叔本華論生命悲劇哲學》有感

讀《叔本華論生命悲劇哲學》有感

讀《叔本華論生命悲劇哲學》有感1000字

  《叔本華論生命悲劇哲學》一書,以優美的語言和一針見血的見地,揭示了生命中最真實的痛楚,給我們這個喧囂的時代以居安思危的警示。閱讀他的文字彷彿於浮躁中感受到一絲寧靜,於狂熱中煥發出一份清醒,於盲目中尋找到些許理性。他的很多思想觀點於今天仍然具有豐富的價值。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我讀完這本書後的感受,那就是,它告誡我們生活如此殘酷,只有正視痛苦,堅定信念,不斷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才能確定自己的世界,在這大千世界中站穩腳跟。

  突然想到于丹老師曾講過的一個故事:在一座佛寺裡,供著一個用花崗岩雕刻的非常精緻的佛像,每天有很多人到這裡膜拜。但是通往這座佛像的臺階,是跟它採自同一塊山石的很多花崗岩。終於有一天,這些臺階變得不服氣了,它們對佛像提出抗議說:“我們本是兄弟,來自於同一個山體,憑什麼人們都踩著我去膜拜你呢?你有什麼了不起?”那個佛像淡淡的對這些臺階們說了一句話,他說“因為你們只經過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這個崗位,而我是千刀萬剮終以成佛”。今天的社會給人的壓力太大,只有一個人有效的建立起內心的價值系統,才能把這種壓力變成生命反張力。而叔本華所倡導的`自我體驗正是建立這種內心價值系統的一種方式。叔本華的一生也恰是歷經挫折磨難、千錘百練,甚至千刀萬剮後才功成名就,受到大眾的認可和追捧。這正如他自己所言:“當人們變得老朽,生活的快樂和消遣就像秋天的落葉一去不復返了,也就在那時,名聲才像冬青樹一樣開始萌芽”。

  我想,要理解叔本華的思想不能不瞭解他的生平。因為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思想的形成。既然叔本華被奉為悲觀主義的代表人物,那麼就一定有形成他悲觀思想的客觀原因。

  阿爾圖爾·叔本華(1788——1860),19世紀德國哲學家,出生於但澤(今波蘭)一個世代為商的家庭。早年在法國受教,後隨父母遊歷英國、瑞士和澳大利亞,1809年進入哥亭根大學學醫,後改學哲學。1811年轉入柏林大學,1814年獲耶拿大學博士學位。1822年被聘為柏林大學講師,又因與黑格爾競爭慘敗而離開講壇,靠父親遺產過離群索居的生活,死於法蘭克福,終年七十二歲。他的主要著作有《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論自然意志》、《倫理學的兩個根本問題》等。

  叔本華的父母是性格截然不同的兩個人,老叔本華比約翰娜(即叔本華的母親)大二十歲。老叔本華生性耿直,坦率得嚇人,對違揹他心願之事從不假以辭色,哪怕是國王。而約翰娜則生性活潑,喜歡交際,又極富才情。由於性格和年齡的差距,夫妻二人的關係並不和諧。約翰娜經常在家中舉辦沙龍聚會,以其高雅的風度、機智的談吐、高超的交際手腕像磁鐵一樣吸引著上流社會的男男女女,這讓沉默寡言的老叔本華妒火中燒。妒忌也是最終導致他從漢堡家中閣樓上摔下來而死於非命的原因。叔本華深知忌妒之害,他在《論生命悲劇哲學》一書中指出:“忌妒是人的天性,……但卻是幸福生活的大敵。”“至於忌妒,我們可以認為是針對別人的。如果我們遭到別人的忌妒,應當永遠記住:沒有哪一種仇恨像忌妒而引起的仇恨那樣難以和解,我們應該小心謹慎,避免遭人忌恨,並且,正如其他許多形式的不幸一樣,由於其後果的嚴重性,我們也絕不要玩弄可惡的忌妒之火。”同時叔本華也給出了我們面對忌妒時的處理辦法:“倘若遭人忌妒,你就應與心懷妒意的人保持一定距離,並儘可能避免與之發生聯絡”。不過我倒覺得有時忌妒是不可避免的,忌妒別人說明你不如別人,別人是你的競爭對手,被嫉妒者此時應該高興,因為如果自己不強大、不優秀,是不會引來忌妒的。適當的忌妒會激勵人發奮圖強,朝著更高的水平邁進,不斷修煉提升自己。但是過分忌妒則會使人心胸狹窄,人格扭曲,惶惶不可終日。

  父親的性格影響著叔本華,他從父親那學到了勇氣、自負和頭腦清醒,也繼承了父親抑鬱的氣質。而他那冷靜的、往往又是生硬的、突如其來的自我意識也得自於他的父親。但叔本華強烈的自我意識、自我感覺並沒有得到溫情脈脈的呵護,他從小就缺乏母愛,當然也沒有弗洛伊德所說的那種“戀母情結”,他對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投以陌生的目光。這種奇異的“喪魂落魄”使得叔本華對生命意志感到驚訝,同時又感到恐懼。因為他最初有一種情緒,使他無法感知生命的溫馨。叔本華以“意志”涵蓋一切,統一世界,試圖將這最遙遠的東西拉回來,使其變為最切近的東西,他認為“自在之物”就是意志,意志就是衝動、本能、渴望,它沒有目標,也沒有界限,這也恰是叔本華對於生命的感覺。著名法蘭克福學派的哲學家和社會學家霍克海默爾曾說:“叔本華從他父親那裡繼承來的商人的頭腦,憑藉他的才幹所獲取的不受任何事物約束的能力;對其他國家的熟悉,精通外語;還有那種訓練有素的清醒,這在叔本華那裡已上升為哲學。”

【讀《叔本華論生命悲劇哲學》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