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高職計算機教學翻轉課堂研究論文

高職計算機教學翻轉課堂研究論文

高職計算機教學翻轉課堂研究論文

  [摘要]文章透過對闡述翻轉課堂內涵、特徵以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為例,從翻轉課堂教學準備、教學實施以及教學評價三方面對計算機教學中翻轉課堂的應用實踐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教學理念,將翻轉課堂應用到計算機教學中,對提升學生自主探究程度和探究深度,突出學生主體性具有重要作用。在高職院校中,計算機教學已成為每一位學生的必修課。翻轉課堂憑藉自身優勢對計算機教學的開展意義重大。本文將圍繞翻轉課堂在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討。

  1翻轉課堂內涵及特徵分析

  1.1翻轉課堂的內涵

  翻轉課堂(FlippedClass)是一種反轉課堂式教學模式,是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順序的顛倒,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一種變革。翻轉課堂中,學生利用課堂時間實現知識內化,而將知識的傳授遷移至課外。在翻轉課堂上,教師更加關注學生自主學習,學生自身也擁有了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和機會。課堂成為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進行互動的場所,成為答疑解惑、知識運用的場所,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

  1.2翻轉課堂特徵分析

  依據翻轉課堂內涵可以看出,翻轉課堂的特徵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顛覆課堂教學順序,即利用課外時間完成知識的學習,利用課堂時間答疑解惑、師生互動進行知識運用,這樣可以實現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實現課堂教學時間的充分利用;第二,角色定位的轉變。翻轉課堂中,學生轉身成為學習的主角,透過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獲得知識,而教師的角色則定位於指導者;第三,翻轉課堂以資訊化技術和網路平臺為基礎,可以為學生提供十分豐富、新鮮的課程資源,能夠滿足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的需求。翻轉課堂具備多種特徵,這也是其優勢所在。正因翻轉課堂具備諸多優勢,近年來國內學者關於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也不斷深入,推動了翻轉課堂在各類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下文將以《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為例探討翻轉課堂在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課程中的應用。

  2翻轉課堂在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課程中的應用———以《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為例

  2.1翻轉課堂教學前準備

  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前應做好如下準備。第一,課程知識分解。依據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材,立足當前課程教學現狀,對課程內容涵蓋的知識點進行劃分,細分為多個模組,如Windows7、計算機網路、Office軟體等,同時Office軟體也可以細分為Word、Office、PowerPoint等多個知識點。第二,依據知識點有針對性的製作或收集課程影片。可以充分利用本校慕課資源或網際網路的各種慕課資源,引入《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之中,做到每一個知識點均有其對應的影片片段。在製作課程影片時,影片時間應控制在10分鐘或15分鐘之內,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這段時間之內。同時,影片應具備點播、暫停、回放等功能。學生可以透過簡單的操作以課程影片的形式來獲得課程要求掌握的資訊。微影片製作應從學生興趣出發,注重調動學生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實現學生由學會如何回答向學會如何提問的轉變,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第三,設計網路線上反饋系統。教師必須高度關注高職院校學生在學習中存在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學習較為被動等問題。因此,在完成前面兩項準備基礎上,教師可以設計網路線上反饋系統,包括設計一定的習題和學習反饋單等。透過這一環節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引導學生思考,為開展個性化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提供依據。

  2.2翻轉課堂教學的實施

  在完成教學前準備基礎上,教師應將課程影片釋出至教學平臺供學生自主學習使用。翻轉課堂教學實施過程,應從體驗探究、小組討論、師生點評三個環節展開。具體如下:

  2.2.1體驗探究,實現“做中學”

  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學生透過自主觀看影片,查詢與課程學習知識點相關的資料,並在體驗和自主探索過程中發現困惑所在。針對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透過合作探究,相互探討尋找答案,實現“做中學”。在此過程中,教師指導者的角色尤為重要,教師必須不僅要透過學生的學習反饋單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更要細心觀察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遇到的一些疑惑,及時給予指導,強化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成功學習的體驗不斷積累,從而獲得利用課程影片資源進行深入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可以設計技能整合類實踐任務,在課堂活動中佈置下去,給學生提供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鍛鍊機會,促進知識、技能的進一步內化、拓展。

  2.2.2小組討論,課中答疑解惑

  在體驗探究的基礎上,學生已經基本上掌握了《計算機基礎》課程中要求學生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識,也發現了自主學習和實踐操作中遇到的困難。下一步,應透過小組討論實現答疑和知識與思想的交流。在小組討論環節,教師可依據學生個體差異進行同質分組或異質分組,也可以由學生依據寢室劃分為學生小組。各小組分別安排小組,透過佈置一定的任務或者安排一定的遊戲,使各小組成員積極參與其中,共同解決遇到的難題。例如,小組成員共同完成一本簡易的雜誌版面設計及內容排版,透過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完成,重在鍛鍊學生的Word的技能。透過全員參與,彼此在思想上和經驗上形成了相互交流,產生了“1+1>2”的效應,不僅對各自存在的疑惑解決有很大幫助,更能夠加強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學習。透過小組討論環節,教師使學生懂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知識與知識之間內在的聯絡和深層的規律。

  2.2.3師生點評,實現知識交流

  在小組討論之後,應透過一定的形式來對討論的結果進行彙報和分享,實現知識的交流。一般而言,可以採用辯論會、彙報會等形式。以Office常用操作學習的小組討論成果彙報為例:第一,要求彙報者,聲音洪亮,注重邏輯性和層次性的彙報小組討論成果;第二,由其他組學生及老師負責對其提出質疑和補充,點評應指明要點,言簡意賅。在對小組討論成果進行點評時,應當容許加入自己的觀點,既要注重對與錯的點評,也要注重彙報者表達的點評。此外,應將點評中凸顯出的學生學習過程和討論過程中存在的紕漏記錄在案,以備後時查漏補缺。

  2.3翻轉課堂教學的評價

  評價是計算機基礎教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最後環節,也是重要環節。應同時兼顧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透過形成性評價,對每一個小組,每一個學生的成效進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做好學生計算機基礎學習過程中的總結和反思,以便在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及時改正。另外,應注重對學生計算機基礎學習的總結性評價,真實地反映學生在《計算機基礎》翻轉課堂學習中在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成效、學習態度等方面的表現。透過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良好結合,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效。

  參考文獻:

  [1]張國榮.基於翻轉課堂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新思路[J].大學教育,2013(13):135-137,154.

  [2]金燕.基於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J].職教論壇,2014(23):55-58.

  [3]劉桂花,陳智敏.翻轉課堂在高校計算機文化基礎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3(20):174-176.

【高職計算機教學翻轉課堂研究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