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技工> 技工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方法論文

技工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方法論文

技工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方法論文

  摘要:結合技工學校學生的特點及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相關要求,要讓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更要把所學到的計算機知識有效地融會貫通,從而適應當前企業的需要,那麼就應加大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及教學過程的設計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達到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興趣,熟練掌握計算機應用和動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過程

  一、多種教學模式結合,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主要強調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多媒體教室聽完理論課後,過一兩天才安排進入學校機房進行上機操作練習,那麼前面老師講過的理論知識印象都不深了。這樣理論課就顯得沒有實際意義了,造成理論與實踐操作嚴重脫節。一節課老師應儘量控制在15~20分鐘內進行講解和示範,在這個過程中,每講完一個功能選項的相關要求就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操作一次,然後再繼續下一個問題。(2)分層次教學。目前,技工學校學生的計算機理論和實操水平參差不齊,因學生來源較廣,部分農村學生從未接觸過計算機。這種學生層次的不均給技工學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帶來極大困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分層次進行教學。基礎差的學生按教材進度學習,從易到難,逐步認識和掌握;基礎好的學生,可根據他們的興趣,在完成相應任務後,另外安排一些難度較大的任務。(3)做好課前準備工作,精講多練。課前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計算機熟練程度和接受能力,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對授課內容作適當的調整,力求精講、少講,只需把學生普遍感到陌生、難懂的知識點及難點作為主要內容來講,把作者簡介:王華(1972—),男,四川劍閣人,廣元工程技工學校計算機講師。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去討論、操作。

  二、多種教學方法並舉,豐富課堂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1)任務驅動式教學法。課前,教師應讀活教材,在把握總體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設計出隱含新知識點的任務,在課堂上佈置任務並要求學生完成。讓學生有目的地學習和實踐,鍛鍊學生的學習和探究能力,提高學習效率。(2)案例教學法。教師應結合當前企業的需求,熟悉並掌握相關案例。對於某些知識點,以案例的形式引導性地進行講解和示範,讓所有學生都能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透過自身的努力,能找到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創新能力,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氣氛,也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3)分組學習教學法。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思考,有的放矢地自覺訓練,相互督促,提高教學效率。每個小組挑選2~3名基礎好的學生來負責,這樣做不僅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是一種幫助,而且對基礎好的學生也是一種知識鞏固、技能深化的過程,讓所有學生都動起腦和手,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三、注重教學過程,確保教學效果

  重視教學過程組織。在機房的計算機網路中加裝多媒體網路教室控制軟體(如極域電子教室、伽卡他卡電子教室等),把教師機的螢幕演示內容直接廣播到學生機的螢幕上。這個軟體的功能還可以實現老師講解後立即讓學生操作,然後可以把某位同學完成的作業廣播給大家,進行講評。有時為了使課堂不致枯燥無味,可以讓學生們完成作業後玩一些小遊戲,寓教於樂。這樣,教師可以隨時將理論教學與上機操作穿插進行,可以更好地將知識與技能緊密聯絡,增強學生的直觀體驗,同時小遊戲能讓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具趣味性,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目的。綜上所述,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學習,教師一定要精心設計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及教學過程,讓學生想學、樂學、可學,同時讓學生學會對基本資訊的收集、處理及應用,不斷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後能儘快適應,實現與社會的無縫對接。

  參考文獻:

  [1]趙豔霞.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內江科技,2009,(6).

  [2]胡慧.《計算機應用基礎》分組教學探索[J].矽谷,2008,(5).

【技工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方法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