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歷史活動課堂研究與實踐的心得體會

歷史活動課堂研究與實踐的心得體會

歷史活動課堂研究與實踐的心得體會

  透過參加課題研究小組的活動,我的感受頗多,更重要的是在研究研討過程中,我能虛心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能透過課題研究發表自己的見解,能對自身的得失做一個總結,便於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研能力都能更上一個臺階,最重要的是能讓我們的學生在我們的先進的教學理念引導下,學的快樂,學的成功,能在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知識不是透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在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透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歷史與社會的學習即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以網路技術為載體,以知識的協作學習和能力培養為目標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對此,我有幾點自己的見解:

  1、 教師利用資訊科技創設學習的情境,可以是音影片、圖文或一個主題性較強的網頁,這是一個學習興趣、情感激發的過程,讓學生“樂學”。

  2、 透過網路教學平臺釋出探究的問題,即呈現問題。

  3、 學生利用教學平臺,建立相應的小組討論區,在區內對問題進行分析、理解,並且完成小組內的分工。

  4、 學生自由上網,瀏覽網頁,查詢、收集各種輔助音訊、影片、圖片、教學課件、練習及其他的資源。

  5、 在海量的資訊中迅速進行鑑別、篩選出有效資訊,消化後,自主完成學習任務。或者初步加工後,發表於討論區,組內成員透過教學平臺對所有資訊一覽無餘,透過“回覆”質疑、交流、互補,形成共識。

  自從開展課題研究之後,課堂上我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將所有的教師課堂演示實驗由學生代替完成,利用學校現有的條件,完成學生“活動與探究”實驗,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更增加了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不僅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更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不僅易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長時間記憶;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更拉近了我們師生的距離。如在講授《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課時,學生對各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產生極大興趣,課堂上的討論意猶未盡,在課堂臨近結束時,我提出了以下學習任務:

  (1)以“多民族的大家庭”為主題,對教材進行拓展學習。

  (2)介紹你最感興趣的幾個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

  (3)製作成幻燈片(給出評價量規)。

  (4)準備好介紹你作品的發言詞。

  第二堂課,當學生介紹他們的作品時,我驚訝不已。幻燈片製作非常精美,而且涉及各個少數民族,加入了學習體會: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各民族應互相尊重、關愛、團結。學習效果明顯,同時增強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另外,本課題有許多成功之處和一定的可行性:

  首先,教師立足於學生的需求,將教學的目的、要求轉化為學生作為主體的內在需要,讓學習成為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

  教學活動置身於輕鬆自由的情境之中,既拓展了學習的空間,又最大限度地體現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習富有生命活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課課題內容真正做到了從以學生為主體,發揮了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給予學生更多的表現機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在教學中,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只要腳踏實地,每個人都會進步和收穫。

  本次課題研究第二階段即將接近尾聲,在研討的程序中,我始終以學習的心態參加到課題的研究中,在整個過程中,我積極找資料,積極學習,在各位教師的積極配合和參與下,學習他人先進的教學理念,從而不斷更新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

【歷史活動課堂研究與實踐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