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高校英語課堂國中生人文情懷的培育策略論文

高校英語課堂國中生人文情懷的培育策略論文

高校英語課堂中學生人文情懷的培育策略論文

  “語言工具論”一直以來將英語學習侷限在教學語法規則、詞彙用法等方面, 忽視了語言的文化人文內容。著名哲學家海德格爾曾說過:“語言是存在的家”, 其中之意在於強調語言與存在、與人本身內在的本質聯絡。語言是工具, 但不僅僅是工具, 語言是人類精神文明的體現物, 它根植於文化之中, 也凝結了更多的文化內容、思想觀念與人文情懷。20xx年4月, 王守仁教授在全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發展學術研討會上指出:大學英語教學應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 服務於學校辦學目標, 服務於院系專業需要, 服務於學生個性發展需要。

  一、研究背景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 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為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大學英語應成為提高學生英語運用能力和人文素質的重要課程。從一定程度上來講, 人文教育要傳授自己國家的文化以及其他國家的文化, 培養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還要培養學生的批判能力, 特別是文字的分析和領會能力的發展, 領會一個作家、畫家、音樂家到底表達了什麼, 最終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綜合材料和有效論證的能力以及熟練的口頭和筆頭表達能力。大學英語實質上屬於跨學科的人文教育課程, 對於培養大學生的全球意識、促進中西文化交流、提升人文素養具有重要作用。

  “外語教育的本質是人文教育, 其最終目的是透過外語理解它所承載的文學、歷史、社會、政治、文化和精神。”[1]然而, 教學要求雖然對語言技能做出了要求, 也強調透過語言學習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國際交流的能力, 但是20xx年《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並未對文化教學有具體要求。換言之, 原有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並沒有制定關於文化教學內容或文化移入的具體實施方案, 這就導致教師在語言知識的傳授之餘, 沒有關於文化背景等知識教授的可參考方案和標準, 也就不利於教學要求的全面實現。

  二、現實狀況及問題

  近年來, 因為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深入發展, 使大學英語課程成為學生“真正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 必須改變傳統教育中只注重語言學習的情況,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昇華人文素質教育。

  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英語這門國際通用語言, 使其能夠進行正常的英語交流。大學英語是人文性很強的一門學科, 與人文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2]。但是, 目前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三個:

  (1) 大學英語課程的人文教育意識淡薄。儘管教育領域一直以來都在強調推進素質教育, 但應試教育仍是現階段教育的主流[3]。教師在處理課文時都會對課文的文化背景進行基本介紹, 但在教師的眼中這僅僅是教學的一個步驟, 不需要深入和昇華。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都是被動學習, 聽見和聽懂是兩個不同程度的學習, 而他們只是聽見了教師所說的。

  (2) 大學英語課程的人文資源挖掘不夠。目前大學英語所用的教材內容涵蓋語言知識和應用技能, 突出“以學生為中心”, 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但是, 由於大多數教師採用的授課方式多為傳統的講授法, 對深化課堂思想內容和文字人文主題意識不強, 從而導致知識與素養脫節, 也不利於對學生合作、創新以及批判效能力的培養。

  (3) 大學英語課程人文教育的方式不力。現階段, 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力量是年輕教師, 精力充沛, 知識更新快, 但是閱歷少、教學經驗和人文素養都較為欠缺, 難以採用人文主義的教學方式, 難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人文教育。

  三、研究思路及解決方法

  大學英語教學是進行人文教育和人文情懷培養的一個重要平臺。語言與人文具有不可分割性, 兩者相輔相成, 更好地掌握一門語言需要人文素養做依靠, 人文也需要語言作為傳播的媒介[4]。大學英語課程的人文性研究應以強化人文教育的應然性和當前人文教育弱化的實然性為研究的出發點。一方面深入研究大學英語實施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對大學英語實施人文教育的現狀進行調研, 立足於大學英語的人文資源與學生人文需求, 注重大學英語人文教育各系統之間以及系統各要素的互動性, 將大學英語教學從詞彙語法上升到素質教育的層面, 既注重大學英語自身理論與方法的運用, 又充分融合了其他學科的知識, 突出大學英語課程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探索大學英語課程實施人文教育可以從環境、內容、方法、價值等方面深入探究實施人文教育的策略, 探索大學英語課程實施人文教育的合力機制, 挖掘資源, 探索策略, 尋找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

  1、詩樂的.教與學。

  首先, 詩歌是語言的極致, 凝結著語言文化的精髓。中國古代有句俗語:“熟讀唐詩三百首, 不會作詩也會吟。”因為語言學習的共同性, 英語詩歌中也有活躍的詞彙和語法以及特有的節奏韻律, 能給人振奮的力量和充滿意境的情懷。英語教師應該由淺入深, 先讀通詩歌, 再讀懂文化和意境。其次, 就是樂教, 即將音樂融入英語教學。許多的英文歌曲或深沉或悠揚, 或動感或清新。教師可以用優美的英文歌曲作為課文的匯入, 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融入課文學習, 也可以作為課間的休閒活動, 幫助學生舒緩課堂氣氛, 讓大腦得到暫時地放鬆和休息。總之, 詩歌和音樂都充滿了人文氣息, 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恰當地運用, 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同時也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人文修養。

  2、英漢翻譯的教與學。

  翻譯是語言教學中重要的一環, 不可忽視。翻譯的過程是詞彙和語法的比較, 也是思維模式和文化行為比較。在比較鑑別的過程中, 學生會感受到不同文化的衝突和差別, 也會體驗到一種融和的美。教師要培養學生善於想象的思維, 善於捕捉細微差別的心。在翻譯時, 只要能從思維中自覺地跳出一個貼切的而且被賦予了無限幻想的詞彙, 對學生而言, 它已有了人情味, 有了人文價值。所以, 在英語學習中僅會說是不夠的, 更重要的是怎樣去感受, 怎樣將人類共同的財富化為自身的精神內涵。

  3、英語閱讀的教與學。

  閱讀一直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因為其範圍涉及各個領域。真正的讀, 應該是閱讀原汁原味的英文原版作品,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閱讀水平, 介紹適合學生閱讀的不同材料, 既要有知識性, 也要有趣味性, 用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透過閱讀, 除了獲得新的語言知識, 學生可以廣泛接觸西方文化, 增加文化背景知識, 去體會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 學習用英語理解、思考和分析文章, 縮短兩種文化思維的差異, 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

  4、英文寫作的教與學。

  英語寫作最能體現學生的英語水平, 但是應試教育侷限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使得學生的文章幾乎千篇一律, 缺乏豐富的詞彙和多變的句型。所以, 教師在自己的教學中可以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利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寫一篇小短文, 自擬題目, 發揮想象, 字數不限。然後, 讓學生們相互修改, 並給出意見和建議。同時, 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讀、所思, 記日記或寫感想。

  四、結語

  “語言是文化的一種重要形式, 是傳達人們思想的有效方式, 學習語言不僅是學習語言本身, 也是傳授人文知識、感受人文教育、昇華人文精神的一種方式。”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 必須轉變教育觀念, 必須要有“文化成人”的人文理想, 注重將大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才。因此, 高等教育包括大學英語教學, 要徹底改變重技術、輕人文的教育觀念, 把人格的培養和完善作為當前高等教育的終極目標, 使學生真正成為專業與通識、個體與群體、人格與修養高度統一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高校英語課堂國中生人文情懷的培育策略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