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電影> 祖孫情電影觀後感

祖孫情電影觀後感

祖孫情電影觀後感範文

  很久以前看過的電影,那還是租碟片的年代。電影裡小志扮演的十七歲少年阿健,父母在一次飛機失事中喪生了,他從一個每次洗頭都還要叫媽媽拿毛巾的大男孩,突然變成爺爺眼中要幫忙分擔煩惱,又要照顧弟弟的“長孫”。

  看到這裡,根據傳統親情劇的路線,觀眾是不是覺得阿健從此隱忍發奮,最後變成一個手能扛肩能挑的成熟的青年?然而,影片卻一反常態,以一個17歲少年的視角去講述他在失去雙親的這段時間裡,面對父母的突然離開,面對爺爺不理解自己的代溝,面對弟弟不諳世事的無奈,把所有的傷心、難過、苦悶都裝在心裡,希望被理解,卻又裝作無所謂的故事。

  個人認為這是小志最好的.作品,沒有之一。雖然小志這些年的影視作品頗被人詬病,多數覺得他演戲太著痕跡,太造作。要知道,所謂演技,是隨著演員戲齡的增長,對所飾角色日漸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解和判定,從而提煉出來的屬於自己的表達方式。

  我說小志在這部作品裡表現得好,並不是指他在裡面演技多麼精湛,是他在影片裡幾乎沒有用“演”的,而是非常本色地呈現了渴望被引導卻又渴望獨立,渴望被理解卻又固執地不做解釋的17歲大男孩迷茫矛盾的內心。

  17歲,多麼尷尬的年紀,情感上的喜怒哀樂,已經不能像孩童那般無所顧忌地隨意表達,可是,在邁向成熟的路上,他也只是步履蹣跚的少年。爺爺期待他像個大人一樣為家裡多分擔煩憂,而弟弟對父母的離世又還懵懂無知,17歲少年,稚氣未脫,他又能承受多少生命中的痛?於是,只能用一種沒心沒肺的方式去填補父母離世的空白,卻又被誤會成沒有情感,難以管教。

  引用百科對影片經過的描述:

  明明是保姆不負責任,他才使計和弟弟一起趕走了她,可是卻不和爺爺說明。於是在爺爺眼中,又添了“頑劣無可救藥”的一筆。

  明明是因為父母唯一留存的錄影帶被弟弟不小心毀掉而心痛得借酒澆愁,在爺爺面前卻一個字也吐不出。

  明明是品學兼優,卻故意在舅舅面前胡說自己是作弊。

  明明對弟弟關心呵護備至,卻在女孩子們面前大放厥詞,說自己曾把弟弟打得重傷住院……

  只有舅舅知道,父母墓碑前面每個星期的一束花,是阿健放的。只有舅舅理解,他不是頑劣,不是沒心沒肺,不是難以管教,他只是用一種“特立獨行”的方式在表達:我也只是個少年,也希望快樂的時候有人分享,難過的時候有人安慰。

  可是,舅舅畢竟是外人,或許因為這樣,才會旁觀者清,而他所崇拜的爺爺,只是毫不掩飾地寵愛弟弟阿康,對他只有責備和失望。對於這一系列的誤解,他選擇了沉默,選擇了去爬那棵危險的樹來排遣和宣洩,他說,我明明知道有危險,還是要去爬,可是爬過我也輕鬆了。

  他為了救弟弟,從樹上摔下來,摔傷了脊椎,知道自己即使救活了,也將面臨癱瘓,於是要求把病床設在書房,躺在媽媽的畫像前面,他一直重複說著“媽媽死了,我也不想活了。”爺爺淚如雨下“你還有爺爺和阿康陪著你啊。”“你只愛阿康,你從來沒有關心過我。”是啊,在管家打電話到公司通知爺爺,孩子掉到後山山谷裡了,他回到家第一時間也是先問阿康有沒有事。

  爺爺在病床前,讀著阿健沒寫完的作文《朋友》,讀著阿健對他的崇拜,對消除祖孫兩代之間溝壑的渴望。最後,爺爺握著阿康的手說:你一定很不快樂,你只是把不快樂放在自己內心裡面,其實你內心並沒有外表那麼堅強,對嗎?我錯怪你太多太久了,我們從現在開始做個朋友好嗎?因為,有了你,我覺得很驕傲……阿健聽完,開心的笑了:那我要趕快好起來,不能走,也沒關係。可是,我好累,好累……

  阿健對爺爺和弟弟阿康的愛,很深刻,很真摯,也很純粹,卻因為青春期的尷尬,不知如何去表達,最後,用生命,換來一次被理解的機會,也給風燭殘年的爺爺留下永久的悲慟和自責。

  本片真實細膩地反映了現實裡存在的問題,發人深思,催人淚下,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是阿健,都曾經歷過Eason歌裡唱的那個“孩童只盼望歡樂 大人只知道期望”的尷尬時期。本片如果放在現在,絕不比《桃姐》、《爸媽不在家》差,只是在武俠正義、江湖豪情、男歡女愛各種題材電影平地而起,百家爭鳴的1994年,這部平淡描述,蘊涵豐富的親情片,顯然不夠濃烈和突出。

  無論如何,歲月是虧欠朱延平一個獎項的,也虧欠觀眾一幕值得被傳承和留世的經典。

【祖孫情電影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