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設計論文

關於景觀設計論文範文

  摘要:為了提高現代城市交通的高效執行,改善交通環境,提高道路景觀質量,提升城市地位和整體景觀風貌,必然要求城市營造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清潔、高效率、無汙染的交通體系。改變道路斷面正規化化,提高道路功能合理化,提高道路景觀質量,挽回道路公共生活缺失,保持交通系統高效運轉的自我良性發展以及對環境景觀的全面控制[1]。本文主要從道路景觀分類、道路景觀設計原則、城市道路景觀要素、城市道路景觀特點四個方面對城市道路儘管進行分析。

  關鍵詞:景觀設計論文範文

  (一)道路景觀分類

  道路景觀分為內部景觀和外部景觀。行駛在道路上的司機和乘客見到的景觀以及在停車場、服務區等休息設施處所看到的景觀稱為內部景觀,這是動景觀。而從沿線居住地及其他道路上看到的道路及沿線設施景觀稱為外部景觀,這是靜景觀。道路內部景觀設計包括道路空間線形本身的協調性設計、線形與視覺誘導分析、線形與地形的融合、線形與沿線環境協調性分析等。線形設計是內部景觀設計的主體,直接影響道路景觀設計的成敗,線形佈設不妥的道路採用人工措施難以彌補景觀方面的不足[2]。除線形設計外,沿線綠化、標誌標線、邊坡處理、沿線景點的造型與設計、道路的色彩等對內部景觀同樣影響大。例如邊坡處理不適的道路,給司機或行人留下的印象就是道路與環境割裂,道路缺乏整體性。道路外部景觀強調的是道路整體印象。道路是一種人工構築物,道路建設無疑會衝擊原有的環境,與原有地形之間產生摩擦,但人類的智慧能緩和這種衝突,創造環境。外部景觀設計就是從沿線居住區或相鄰的道路上審視道路與環境之間的統一性,分析道路與環境協調一致的措施,力求使道路及沿線構造物成為環境中的一部分。

  (二)道路景觀設計原則

  1以人為本的原則:以人為本的思想來源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本主義思潮。人本主義是也稱人文主義主張思想自由和個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反對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反對以神為本位,提倡以人為本位。2尊重歷史、地域、文脈的原則:城市景觀環境中那些具有歷史意義的場所往往給人們留下較深刻的印象,也為城市建立獨特的個性奠定了基礎。3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可持續發展有兩層含義,一是它強調發展是滿足人的需要,是以提高人的生活質量為最高目標;二是它關注所有影響發展的因素,環境的、經濟的、社會的等幾個方面的因素。4具有生態的觀念:景觀規劃學發展到景觀生態學層次上,生態觀念的引入為認識和解決日益尖銳化的城市化問題。5保持整體性原則:城市道路景觀整體性原則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從城市整體出發,道路景觀的設計要體現城市文化和特點。從道路整體出發,要體現道路與周圍房屋、建築物、植物的協調性。

  (三)城市道路景觀要素

  自然、人工兩種景觀要素構成道路景觀的靜態要素。自然景觀要素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山水格肩使城市具有不同性格。城市道路骨架需充分結合地形地貌,才能滿足主體人的需求與審美感受。平原城市的道路視覺景觀被限制在道路空間之中;高低起伏的山地城市給人以視覺瞬息萬變的感受,視線突破道路空間的束縛,接觸到不同層次的景觀,例如山城重慶,總體給人以強烈的層次感和立體感,道路景觀豐富。人工景觀要素構成道路景觀的人工景觀要素主要包括路網、橫斷面、建築與構築物、綠化、道路鋪裝、交通設施、街道小品等。構成城市道路景觀的動態要素道路景觀是一個動態三維空間景觀,包括高速運轉的交通流和豐富多彩的人為活動。道路串聯起不同的景觀活動,形成了具有連續感、律動感、流動感、美感的視覺長廊,並隨時運動與變化,給城市道路景觀帶來無限生機。交通性景觀要素交通性景觀要素包括人流與車流,應提高交通、環境生態和景觀形象三方面功能。首先,道路的通達是保證交通流效率、交通流活力、交通有效運轉的重要前提;其次,結合道路綠化來控制車流帶來的交通汙染,發揮生態保護價值;最後,人流與車流是反映這個時代城市景觀風貌,時代藝術的象徵[3]。另外,道路景觀中的“景觀”不僅僅只是考慮視覺的狹義景觀,而是連帶交通、環保和周邊土地幵發建設、經濟發展、歷史文脈、旅遊資源等因素的廣義景觀。人的活動蓋爾曾強調說"活動是引人入勝的景觀因素”,並指出“有機會耳聞目睹眾生相,結識各種各樣的'人,是市中心區和步行街上最吸引人的特色”。人對道路景觀做出評判,同時人在道路空間的活動構成了景觀場所,作為道路景觀的主客體,人的活動具有重要價值。孩子的嬉戲、老人的休憩、街頭小販的叫賣都使街道充滿了生活趣味,使道路空間富有生命力。

  (四)城市道路景觀特點

  線形開放景觀城市道路呈現出狹長的線性空間特徵,是一系列線性景觀組合成的開放空間。道路使用者會隨著視線的不斷轉換對道路的起伏、道路的轉彎、道路的節點等動態變化資訊進行綜合過濾,使其感受到道路強烈的視覺導向性。可以概括的講,道路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接觸頻率最多的公共開放空間。它具有公平性、服務性、通達性、開放性。沿著道路行進,在步移景異的道路景觀視覺中,感受到的是道路帶給人們的線性開放景觀。道路空間系統性就物質方面而言,道路空間景觀的系統性主要表現在道路景觀和路外景觀的層次分明。道路景觀是由車行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綠化隔離帶等所構成的實體景觀,景觀形象的美化主要體現在道路的線形、介面、橫斷面的組成及比例、路面鋪裝及道路綠化,道路服務設施的藝術風格等,主要為人工產物。路外景觀主要由城市建築、公園綠地、街頭綠地廣場等人工景觀和江河、山地等自然景觀組成。道路景觀與路外景觀的協調,才能取得最佳品質的幵放空間。其中人的活動也是道路空間重要組成部分,各部分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進行道路景觀設計時,應強調以整體環境為核心,尊重道路空間的系統性,才能提高道路景觀的整體質量。道路空間多元化道路空間多樣化預示著多元的道路景觀結構。因為當代城市被劃分了多個片區,每個片區的功能和定位都不盡相同,即使是同一片區,土地利用和功能置換上也有所差別。城市的多元化,必定帶來的是土地用地性質的不同,從而產生功能、風格不同的城市空間,個性不同的建築空間。城市道路作為串聯城市不同空間的線性載體,經過不同型別的區域空間,必然會產生風格迥異的道路空間,從而豐富多元化的道路形象。根據城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不同,可以產生不同型別的城市道路空間。視覺感觀多樣化城市道路景觀具有車和人兩種視覺尺度。車行速度比較快,視點比較遠,對兩側景物的感觀呈現模糊的狀態;人行速度比較慢,可以近距離以零速度觀察事物的細部,視野開闊,可以清楚的掌握道路景觀的構成。視覺尺度的景觀設計應該著重對尺度多樣化進行深入的剖析,以便使居民形成豐富的道路景觀感觀體驗。

  參考文獻

  [1]徐循初.城市道路與交通規劃(下)[M].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7

  [2]魏興琥.景觀規劃設計[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

  [3]呂元.城市道路景觀設計[D].北京工業大學.2001

【景觀設計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