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桃花心木課堂實錄及評析

桃花心木課堂實錄及評析

桃花心木課堂實錄及評析

  第一課時

  一、“我需要,所以我閱讀”

  (一)引出話題

  師:(板書“夢想”一詞)同學們,看到這個詞,你想到了什麼?

  生:我想到了40多年前,美國黑人馬丁·路德·金,他所作的著名演講就叫《我有一個夢想》。他的夢想在40年後實現了,黑人後裔當選了美國總統。

  師:呵呵,你的知識面真廣!你知道嗎?就在前不久,美國總統勉勵黑人孩子時,說了什麼嗎?

  生:希望他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夢想。

  師:是呀,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有一個夢想。有夢想才有追求,有夢想才有未來!大家小學快畢業了,有自己的夢想嗎?是什麼夢想?我們一起來聊聊!

  生:我的夢想是當一名醫生,專門醫治癌症。

  師:要攻克世界醫學難題,有志氣!不過,老師希望你底氣足一點,將自己的夢想大聲說出來!

  生:(連續說了三次,聲音一次比一次洪亮,語氣一次比一次堅定)

  師:這就對了,堅定、自信!誰再來說說?

  (接著學生有說當科學家、文學家、教師、建築師、國家主席等等的。)

  師:由於時間關係,在這裡不可能讓大家一一“宣示”自己的夢想。這樣吧,讓我們在自己心裡堅定地、暗暗地、飽含深情地說一遍!好嗎?預備,起——

  生;(在心裡自己對自己說)

  (二)啟用需要

  師:從大家的表情,我看出來了,咱們班的同學都有一個美好的夢想!這很好!但是如何實現這個夢想呢?大家想過沒有?

  生:好好學習!

  師:當然,學習是我們實現夢想的重要途徑。問題是:怎樣學?學會什麼最為關鍵?

  生:(大多學生一臉茫然)

  (三)因需而讀

  師: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曾說過一句話,叫“道法自然”。是什麼意思呢?簡單地說,就是有許多道理,我們可以在大自然中去尋找!大家現在是小學生,就像一棵小樹苗,要實現自己的夢想,長成參天大樹。我們可以從樹木的生長中去獲得啟示,尋找道理。今天就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叫《桃花心木》,看看大家能從中獲得什麼樣的啟示,找到什麼樣的道理?

  生:(情不自禁地翻開書P7,找到課文《桃花心木》,默讀起來)

  師:希望大家一邊默讀,一邊思考,還要一邊勾畫。自己讀懂了什麼?請用簡單的語句旁批出來。自己有什麼問題,有什麼迷惑?也請標註出來。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大約12分鐘。)

  二、“我迷惑,所以我探究”

  (一)定位已知

  師:下面,我們來交流交流,說說自己讀了課文已經知道了什麼?

  (學生介紹自己對課文的初步瞭解,如,知道了“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桃花心木從小樹苗長到屋頂一般高”,“作者對種樹人的舉動感到奇怪”等等。)

  (二)梳理問題

  師:大家讀了課文,知道了這麼多,很不錯。有問題,有迷惑嗎?

  生:什麼是“不確定”?為什麼“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棵獨立自主的心”?

  生:為什麼種樹人要模仿老天下雨?

  生:為什麼說“在不確定中,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生:為什麼人也和樹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容易成才?

  生:種樹人的一番話,為什麼使我非常感動?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很有水平!請看著板書,將這些問題梳理一下,看看都集中在哪一個關鍵詞上?

  生(爭先恐後):不確定。

  師:大家眼力真好,一看就明白!“不確定”就像一個活蹦亂跳的小精靈,真叫人琢磨不透啊(眾笑)!大家所迷惑的關鍵點在這個詞語上,可以把你們提出的問題說得更集中,更明白一點,就是(板書出示)——

  ·什麼是“不確定”?

  ·種樹人為什麼要讓桃花心木在不確定中生長?

  ·為什麼人也和樹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容易成才?

  (三)自主探究

  師:大家都很想知道問題的答案吧?下面我們就來探究這些問題。請大家再仔細閱讀課文,聯絡課前收集的資料和生活實際,思考並寫出這些問題的答案要點。

  (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巡視指點。大約12分鐘。)

  第二課時

  三、“我求證,所以我對話”

  師:同學們,有夢想的孩子就不一樣!上節課,大家聚精會神,自主探究,寫出了三個問題的答案。想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合理,是否深刻,是否最具說服力嗎?

  生:想!

  (一)求證主題詞

  師:下面我們就來交流交流探究的結果。先來看第一個問題:什麼是“不確定”?

  (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沒有規律”、 “不一定”、 “有時……有時……”等詞句並舉例作答。)

  師:課文寫了種樹人的哪些“不確定”做法呢?

  生: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來一次。

  師:這是寫什麼不確定?

  生:這是寫澆水的天數不確定。

  生:澆水的量也不確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生:澆水的時間也不確定,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

  (二)求證物之理

  師:澆水的天數、水量和時間都不確定。種樹人為什麼要讓桃花心木在不確定中生長?是不是太懶?是不是為懶找一個藉口?是不是忽悠作者林清玄?(眾笑)

  生:(念課文中種樹人說的那兩段話)

  師:這兩段話的確回答了種樹人為什麼要讓桃花心木在不確定中生長的問題。但是像這樣全部照搬課文的語句來回答,要是課文很長很長,有個2000、3000字的,那可苦了同學們囉(眾笑)!“天下文章一大抄”,不能說明你真的就弄懂了其中的原因。這樣吧,我給大家一個“照妖鏡”,看看有多少“南郭先生”原形畢露(眾笑)。先填一個表格,填好後,四人小組中對對答案,再用自己的話說說,好嗎?

  桃花心木的生長

  生長環境 確定 不確定

  生長過程

  生長結果

  學生討論後,教師抽取一份表格投影:

  桃花心木的生長

  生長環境 確定 不確定

  生長過程 養成依賴心 學會在土地裡找到水源

  根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 拼命紮根,汲取水源

  生長結果 自然枯萎 長成百年大樹

  遇到狂風暴雨也會被吹倒 顯示出勃勃生機

  師:這位同學真有本事,填得很完整!和他大體差不多的同學請舉手!

  生:(絕大多數學生舉手)

  師:英雄所見略同嘛!這樣吧,看著這個表格,說一說:種樹人為什麼要讓桃花心木在不確定中生長?

  生:桃花心木苗在不確定中生長就能學會在土地裡找到水源,拼命紮根,汲水生長,長成百年大樹,顯示出勃勃生機。

  師:這從正面說明了種樹人為什麼要讓桃花心木在不確定中生長,從反面來說呢?

  生:如果桃花心木在確定中生長,就會養成依賴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水就會自然枯萎,倖存下來的,遇到狂風暴雨也會被吹倒。

  師:在這裡,種樹人採用了什麼方法來說明道理?

  生:正反對比。

  師:由此可見,種樹人可不是一個一般的人,不但懂得種樹的道理,還懂得用正反對比的方法來說明道理。誰來朗讀種樹人的這一番富有哲理的.話?

  生:(先各自試讀,再抽一位學生深情朗讀。)

  (三)求證人之理

  師:“種樹人的一番話,使我非常感動”。由種樹想到了人的成長。誰來讀讀作者的感受?

  生:(朗讀課文第14自然段)

  師:為什麼說人的成長也和樹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容易成才?答案就在這一段話中。

  生:因為人在不確定中生活,能鍛鍊一顆獨立的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師:用書上的語句來回答,很不錯。但是這個結論是怎麼得出來的?

  生:由種樹人的一番話想到的。

  生:由種桃花心木想到人的成長。

  師:怎麼想的?怎麼推理的?(學生躍躍欲試)且慢,還是請大家填個表。同桌同學可以相互討論。

  出示表格,學生填好後交流,師生共同完成表格如下:

  由桃花心木的生長想到人的成長(1)

  桃花心木 人

  生長環境 不確定 不確定

  生長過程 學會在土地裡找到水源 學會鍛鍊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拼命紮根,汲取水源 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

  生長結果 長成百年大樹 努力生長

  顯示出勃勃生機 實現夢想

  由桃花心木的生長想到人的成長(2)

  桃花心木 人

  生長環境 確定 確定

  生長過程 養成依賴心 養成依賴心

  根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 不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生長結果 自然枯萎 做不了有用的人才

  遇到狂風暴雨也會被吹倒

  師:作者由樹的不確定生活想到人的不確定生活,這種思維方法叫“類比”!透過類比,我們由樹在確定中生活推出了人在確定中生活的情況。把課文中沒有的內容補充了出來。看著表格,說說為什麼人也和樹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容易成才?

  生:人如果在確定中生活,容易養成依賴心,不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做不了有用的人才。只有在不確定中生活,才能鍛鍊一顆獨立的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實現自己的夢想。

  師:你的回答簡潔、準確!就像一部電影的題目《非常完美》(眾笑)!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許許多多的不確定性中,林清玄的這段話告訴我們必須做到“兩個學會”——

  生:一個是學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一個是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教師板書)

  四、“我心動,所以我表達”

  (一)深入道理核心

  師:這就是我們從桃花心木生長中悟出的道理。但是,怎樣才能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是什麼意思?如何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你們知道嗎?

  生:(左顧右盼,一時無語)

  師:這些問題要同學們來回答,的確難度係數有點大,至少5.0(說著做了個滑稽的跳水動作。眾笑)。但是我想大家不會因為難就不回答吧?是不是?

  生:是!

  (二)例證輔助解析

  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志氣!這樣吧,我們來讀兩則小故事。看看大家是否有所觸動,有所領悟。

  (一個是李小林考上大學卻因生活不能自理退學的故事;一個是張海迪身患脊髓病而奮鬥成才的故事。)

  師:同學們緊盯著螢幕,一邊看錄影,一邊閱讀文字,神情十分專注,眼睛裡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想必心靈受到了震撼,會有不少感受、感想、感觸吧?請用一段話寫下來。

  生:(寫感受。)

  (三)交流共建理解

  師:下面,我們來交流交流閱讀兩個小故事的體會。

  生(念):李小林的生活是一種確定的生活,生活上的一切都由姐姐安排好了,養成了依賴心,離開了姐姐,自己的生活就不能料理,想不到解決辦法,是一個十足的書呆子。

  師:看問題一針見血啊!(師生鼓掌)

  生(念):我讀了李小林的故事,臉火辣辣的,因為我也過著一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衣服,有媽媽洗;吃飯,有奶奶煮;書包,有爺爺清理;上學,有爸爸送。

  師:你有勇氣剖析自己,很了不起!更應該來點掌聲。(師生一起為他鼓掌)在獲得掌聲之後,你可要堅定信心,改變這種“自己的事情別人做”的皇帝生活(眾笑)。

  生(念):讀了張海迪的故事,我很感動。張海迪大半身癱瘓,還實現了當作家的夢想,她真正做到了“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力量”!

  師:是啊!張海迪是一位高度癱瘓的殘疾人,不能上學,不能到圖書館,不能隨便走動去觀察世界,在小小的生活圈子裡,她所獲得的養分的確很少,但就這樣少的養分,她將其轉化為巨大的力量,成為了一位作家,為人們奉獻了精神的糧食,的確了不起!這就是——

  生(齊):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力量!

  生(念):讀了李小林的故事,我想給老師提一條建議。希望老師上課多給時間我們自學,就像今天這節課一樣。這樣,我們才能養成自學能力!

  師:你的建議很好!生活是自己的事,學習也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生(念):張海迪5歲開始殘疾,但是她獨立自主,自強不息,依靠自學,掌握了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等四種語言,令人佩服!我們一定要向她學習!

  師:學習她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學習她能將有限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力量!

  生(念):李小林和張海迪的童年都不幸,但兩個人的命運就像桃花心木苗一樣。一個在確定中生活,養成了依賴的習慣,成不了才。一個在不確定中生活,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成了才!

  師:你用對比的手法來寫感受,不但有說服力,而且別具一格!真是得了種樹人的真傳!現在是小小種樹人,將來可要做一個大大的種樹人囉(眾笑。熱烈鼓掌)!讓我們回過頭來,齊讀種樹人說的話,以及林清玄的感悟。

  生:(齊聲朗讀課文12-14自然段)

  五、“我生長,所以我汲取”

  (一)汲取文段

  師:這三個自然段的話極富哲理,是同學們“道法自然”,從桃花心木生長中要找到的啟示,也是大家成就夢想所要找到的道理!上課的時候大家都在心中默唸了自己的夢想,現在是不是該默唸這些段落,把它當作實現自己夢想的一個法寶?

  生:是!

  師:那好,把這三個自然段默記下來!裝進腦袋裡!

  生:(默默背誦)

  師:誰來嘗試背一背?

  生:(背誦)

  (二)汲取文法

  師:這麼快就能比較通順地背下來,沒有偷看吧?(生搖頭)你是怎樣練習背誦的?介紹介紹經驗。

  生:我是這樣想的:第12自然段是正面寫桃花心木在不確定中生活就能長成百年大樹,第13自然段是反面寫桃花心木在確定中生活就會枯萎,就會一吹就倒。第14自然段是從樹聯想到人,講人也和樹一樣,要在不確定中磨鍊自己。

  師:你這是經驗之談啊!抓住了三個自然段之間的聯絡,正反對比、物人類比,很快便將它們背下來了!由此可見,這篇課文的寫作特點是——

  生:正反對比,說明道理;借物喻人,類比推理。

  師:概括得太好了!建議大家把這16個字批註到12-14自然段旁邊。

  生:(批註)

  (三)汲取文理

  師:批註好了?來,我們一起將這三個段落背誦一遍,將它深深地刻寫在記憶裡!

  生:(齊聲背誦)

  師:三個自然段,概括成一句話,那就是,桃花心木的生長告訴我們,要成就夢想,長成參天大樹,必須做到“兩個學會”——

  生(齊):學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師:有了這“兩個學會”,我相信同學們的美夢一定成真!祝大家好運!

  桃花心木教學實錄評析:

  劉雲生老師這堂課是一堂有思想的語文,是“用學生心靈力量培育學生心靈根基”的教學典範,值得玩味的地方至少有三點:一是啟用學生心靈的力量。開課的時候,劉老師不厭其煩地讓學生大聲說出自己的夢想,旨在激發學生進取的熱情,喚起閱讀的內動力。“我想大家不會因為難就不回答吧?是不是?”“我給大家一個‘照妖鏡’,看看有多少‘南郭先生’原形畢露?”等“挑釁”式的發問,旨在激發學生深入探究的鬥志。“看問題一針見血啊”、“ 你有勇氣剖析自己,很了不起!”等點評,旨在激發學生持續思考的意趣。學習歸根結底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只要像劉老師這樣,持續不斷地激發學生內心的力量,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就會煥發出異樣的光彩!二是順應學生心靈的需要。學生為什麼要讀《桃花心木》這篇課文?因為要從中悟出成長的道理。劉老師的教學處處從學生這個“我”出發,將閱讀文字與學生的成長結合起來,將“課眼”設定在讓學生懂得“兩個學會”的生長道理上,因需要而閱讀,因迷惑而探究,因求證而對話,因心動而表達,因生長而汲取,演繹了一段教學的華彩樂章。三是抵達學生心靈的深處。教學是否有效果,是否有效應,是否有境界,檢驗的最重要標尺是看教學進入學生心靈的深度。劉老師這節課層層深入,從“已經知道什麼”到“發問質疑”,從“問題求解”到“哲理感悟”,從“心靈震撼”到“激情表達”,從“知識汲取”到“堅定信念”,就連我們在課堂聽課的每一個人,都能從學生聽說讀寫中感受到來自他們心靈深處的迴響、嬗變和延展。

【桃花心木課堂實錄及評析】相關文章: